1、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中,美国支持自由国家抵御“极权政体”的观念,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联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 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 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 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位于广东省的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980年5月,“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谁的名誉得以恢复
A.雷锋
B.贺龙
C.陈毅
D.刘少奇
4、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5、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画旁配诗:“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 农业生产中的真实情况 B.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 农业科技得到飞速发展 D. 存在不切实际的浮夸风
6、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历史事件是
A.红军长征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战役的胜利
7、我国的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
A. 50年代
B. 60年代
C. 70年代
D. 80年代
8、歌曲中蕴含着历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9、刘少奇在某次政协会议上指出:“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而且不允许做的。”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0、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的历史事件是
A. 抗美援朝
B. 与苏联建交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稳定物价
11、在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对众多的历史事件、历史要素进行关联分析。下列史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大跃进”运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12、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3、1978年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当时中国社会所起的重大作用是( )
A.全面纠正了过去错误的做法
B.有力维护了党的领导地位
C.肯定了以往的革命和建设
D.深刻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中共哪次会议的主题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15、从1992年到2011年这20年来看,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2%,2011年的中国实际经济规模是1991年中国经济规模的七倍多。这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发展,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渐形成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16、下面所示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这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B. 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C. “一国两制”的实践是成功的
D. “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
17、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和平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 希波战争
B.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 布匿战争
D. 马可·波罗来华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A.经济建设
B.法制建设
C.制度改革
D.政治建设
19、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的时代背景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使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之巅!请问:五星红旗是在下面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国旗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 材料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 ②大炼钢铁 ③特区 ④两个凡是 ⑤一带一路 ⑥原子弹 ⑦西部大开发;⑧公私合营。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
22、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3、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
2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的种种罪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7、在中国、缅甸和印度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周恩来提出的_______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28、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政策。
29、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0、(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3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思想)?
3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33、“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业政策不断进行调整。请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农民遭受封建剥削的贫穷面貌,采取了什么措施?1953——1956年,为解决农民分散经营,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
(2)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这次改革最早是在哪一地区开始的?根据下图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建立什么制度?
(3)除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我国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4)综合以上内容,请总结我国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
34、图为1958年出现在我国的一幅宣传画,画上配的文字是: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请回答:
(1)画中文字“全社杀一口”中的“社”指的是什么?
(2)这幅画反映了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3)上面的宣传画与诗中反映的有关情况的出现,对我国建设有什么危害?
(4)上述历史事件给我们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