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帮助群众。他被誉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焦裕禄
D.彭德怀
2、1961年,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制定一五计划
D.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3、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 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 景。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 )
A.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农业互助组
D.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4、下图是新闻漫画《游子身上衣》,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漫画反映的事件
A.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B.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C.促使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D.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重大成就
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前提是( )
A.有一定的少数民族人口
B.当地无其他少数民族
C.坚持西部大开发战略
D.坚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6、“一五成就不寻常,自产铁轨出鞍钢。一汽长春解放牌,飞机南昌又沈阳。武汉大桥跨天堑,克拉玛依油不洋。铁路鹰下宝成等,三条公路通西藏。”鞍钢、沈飞、长江大桥,都是今天仍然无比显赫的名字,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一五计划的工作重点是( )
A.重点发展钢铁工业
B.大力发展轻工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着力发展交通建设
7、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之间的矛盾
A.落后的生产力 B.创新能力不够强
C.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D.发展质量效益不够高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刘少奇含冤致死 B.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 “九一三事件 ”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0、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④国外最先进技术的引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危难之际,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军赴朝作战。他是()
A. 朱德 B. 彭德怀 C. 林彪 D. 毛岸英
12、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
B.1976年9月,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
C.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新理念
1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国两制
14、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如图)召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张爱萍司令员说:“现在我们这些人就是主要的组成人员了。此外还有(华东军区)三野教导师的部分同志和国民党的舰队起义人员。”这次会议标志着
A.人民海军的诞生
B.第二炮兵部队的诞生
C.人民空军的诞生
D.战略支援部队的诞生
15、“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A. 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B. 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 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16、“新中国成立至今7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材料中的“科技成果”指
A.籼型杂交水稻 B.神五飞天
C.互联网的普及 D.青蒿素的发现
17、从增速看,重庆、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蒙、桂等12省市的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数据,贵、陕领跑。这一现象得益于下列那一项党的政策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精准扶贫
C. 西部大开发
D. 中部崛起战略
18、有一座城市,它属于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上海浦东 B.海南省 C.福州 D.深圳
1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个奋斗目标的实现是在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B. 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20、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2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战略布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____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____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和_____之间的矛盾。
(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23、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 宗教 | 创始人 | 创始地点 |
图片一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二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三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____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1990年,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5、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27、战区建设: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个战区,即_________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_____________,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8、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9、_____的推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30、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31、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哪一年在哪次会议上颁布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请举二例史实说明。
(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规定的总方针是什么?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32、1978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此后,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大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这次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
(3)邓小平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问是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5)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说明了什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历史意义?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对西部实行什么政策,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竖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与联系。
——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
(1)根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实施了怎样的外交政策?请以20世纪50年代的史实为例,说明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美方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除此之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还有哪些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