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结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嫦娥奔月”表达了人们对于飞天的向往,飞天梦想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一个美好愿望,现在这一愿望早已实现。那么,现实版成功“奔月”的中国载人航天实践最早始于( )
A.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 B.1984年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
C.2003年“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D.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3、亚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哪一幅图片与古巴比伦王国有关( )
4、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A.1951年
B.1954年
C.1953年
D.1952年
5、2018年4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宜布党中央支持海南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是在
A.1979年
B.1978年
C.1988年
D.1980年
6、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翟志刚 D.袁隆平
7、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不禁会忆起中华民族曾遭受的凌辱。我国的国歌是
A. 《黄河大合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我的中国心》
D. 《祖国颂》
8、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7年
9、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 “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毛泽东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民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土地改革尚末完成
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一五计划”尚末完成
10、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了“中国梦”,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又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是指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1、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A.建立股份制
B.实行合同制
C.建立公司制
D.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12、下表造成美国驻台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 | 美国驻台湾军队最高军官衔级 |
1972 | 9800 | 中将 |
1974-1975 | 4500 | 少将 |
1976 | 2200 | 准将 |
1977 | 1400 | 上校 |
A.中日关系稳定发展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国拓展多边外交
D.中美签署《建交公报》
13、“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据史实推断,与次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4、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史实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进行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实行
15、1958年6月22日,毛泽东在《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上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你认为与此批示有关的运动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6、中共十四大以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大批典型企业。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实行自由资本主义
17、《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B.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下列几幅图片代表的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国际盛会,它们共同反映了
A. 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 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19、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共同纲领》的颁布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0、据1958年9月1日的《人民日报》,“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当年中国掀起的“大炼钢铁”运动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给中国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D.推动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21、开国大典: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2、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23、三、拨乱反正
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胜利完成。拓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24、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5、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其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8、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29、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全国掀起_____的高潮和_____运动。
3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破坏了世界和平,世界性的大战爆发。
(1)法国、俄国和英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签订了军事协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2)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是_______________
(3)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4)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相对应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7)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8)促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10)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2、情境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工作报告上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分析: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其胜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3、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四: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述的场景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二中的话是彭德怀在哪场战争结束后讲的?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什么?1988年,我国增设哪个地方为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