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鄂尔多斯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为红细胞在内环境稳态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红细胞内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

    B.生成都是在血浆中完成的,主要通过血浆运输

    C.反方向跨膜运输时,可能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

    D.红细胞在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2、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支配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C.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脑神经不包括躯体运动神经

    D.传入神经又称为感觉神经,将接受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 3、某种土壤细菌可将尿素(CH4N2O)分解为CO2和NH3,但分解产物CO2不能为该菌提供营养。若欲筛选出该种土壤细菌,仅考虑碳源和氮源,下列培养基设置合理的是(       

    A.仅尿素就可以,既是碳源也是氮源

    B.仅葡萄糖就可以,可以从空气中固氮

    C.尿素为氮源,需要葡萄糖作为碳源

    D.牛肉膏蛋白胨含C和N,可以满足

  • 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区随机取样

    B.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用标记物影响褐家鼠正常的运动能力

    C.研究酵母菌数量变化时,先滴加培养液在计数板上后加盖玻片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将表层土上的落叶拨开后再取样

  • 5、为研究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小鼠做实验材料完成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切除胰腺及下丘脑可降低小鼠自身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中小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为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该实验结果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小鼠体重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

  • 6、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举办,本次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出色,获得了201金111银71铜,共383枚奖牌。运动员比赛的整个过程中体内神经系统参与了一系列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起跳时深呼吸的完成与脑干密切相关

    B.田径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

    C.运动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参与工作,其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出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

    D.若运动员不幸在运动中颈椎受伤导致瘫痪,其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无法传递到四肢的肌肉,从而无法运动

  • 7、如图是A、B、C、D四种植物激素调节幼苗生长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D是乙烯,乙烯能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

    B.用不同浓度的激素C处理同一部位,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C.激素B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它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

    D.激素A、B、C和D在植物体中合成的部位完全相同

  • 8、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杨酸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

    B.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

    C.内环境中的CO32-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

    D.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

  • 9、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图作为数学模型的一种形式可直观反映种群的增长趋势

    B.种内竞争对种群数量的调节作用导致种群增长速率保持不变

    C.野生资源种群数量维持在 B点左右,可获得最大持续利用量

    D.其他条件不变,增加 A 点种群数量不会导致环境容纳量改变

  • 10、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下列对信息传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花香引蝶、老马识途和心猿意马属于化学信息

    B.蜜蜂跳“圆圈舞”和“8字摆尾舞”属于行为信息

    C.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 11、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被激活后其结构会发生改变

    B.光敏色素不仅能吸收红光和远红光,还能感受蓝光的刺激

    C.“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通过平衡石细胞感受重力方向

    D.树木上年轮的形成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 12、如图为某DNA部分结构示意图,已知该DNA分子含有m个碱基对,其中碱基C所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为n。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中的每个碱基都可与两个磷酸基团形成磷酸二酯键

    B.该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有4m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C.该DNA分子中含氢键数m+2n个,碱基A+G占碱基总数的1/2

    D.若该DNA分子进行连续两次复制,需消耗游离的脱氧核苷酸6m个

  • 13、黑麂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预测某保护区黑麂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调查的数量特征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

  • 14、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等。某时刻调查了某地的几种生态金字塔,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金字塔中的每一个层级均代表一个营养级,其中不包括分解者

    B.海洋中某时刻可能出现如图甲所示的上宽下窄倒置的生物量金字塔

    C.由于进入生物体内的铅会形成较稳定的化合物,各营养级铅含量可用图乙表示

    D.对任意生态系统而言,其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均与图丙吻合

  • 15、下列事实或证据中,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A.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

    B.单细胞的草履虫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膝跳反射需要一系列不同细胞共同参与完成

    D.离体的线粒体在特定的人工培养液中也能完成呼吸作用的某些过程

  • 16、研究表明,B细胞对多数抗原产生免疫应答有赖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h细胞和B细胞能分裂和分化

    B.Th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

    C.B细胞有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D.Th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 17、谢湖大樱桃是连云港市厉庄镇特产,其果实色泽鲜艳,肉质细软,酸甜可口。下列有关樱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樱桃生长旺盛期,使用适量赤霉素能促进其开花和果实生长

    B.樱桃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调节

    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未成熟樱桃,可促进侧枝生长,果实发育,使其酸甜可口

    D.樱桃体内的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共同调控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 18、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产生并促进胚芽鞘尖端的伸长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 19、蝽虫具有臭腺,遇危险时便会分泌臭液来自卫逃生,这使它“臭名远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蝽虫分泌的臭液可向天敌传递化学信息

    B.蝽虫分泌的臭液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信息传递可影响种群的繁衍,以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由生物发出并在相互传递中起作用

  • 20、科研人员发明了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泵。包埋在皮肤下面的血糖传感器可以测量患者的血糖浓度并将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胰岛素释放速度,将信号发送到胰岛素泵,胰岛素聚通过放置在皮肤下面的导管释放胰岛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去向是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B.胰岛素泵中的控制器相当于下丘脑,胰岛素泵相当于胰岛B细胞

    C.胰岛素泵调节血糖平衡与体内血糖的分级调节方式相似

    D.相比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可以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 21、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捕获次数

    麻雀数量/只

    黄鹂数量/只

    第一次

    46

    43

    第二次

    48(6*)

    36(9*)

    注:*表示带标记

    A.该区域内包括麻雀和黄鹂在内的所有鸟类构成一个群落

    B.该区域黄鹂大约有172只,麻雀大约有322只

    C.第二次捕获过程中两种鸟各死了2只,将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D.为使调查结果更准确,两次捕获期间两种鸟的种群数量应维持相对稳定

  • 22、养鸡时,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会刺激鸡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产蛋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延长光照对于母鸡属于一种物理信息

    B.光照对母鸡雌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机制

    C.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作用

    D.参与此过程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有神经递质和激素

  • 23、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来,小笼子内的肉块消失了,原来是胃蛋白酶发挥了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

    C.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胃蛋白酶不能脱离生物体发挥作用

  • 24、科学研究发现,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后,囊泡膜既能以“完全坍塌’’的方式融入突触前膜,也能以“触一弹”的方式迅速脱离突触前膜回到轴浆,并装载神经递质成为新的突触小泡,这两种方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是生物大分子,只能以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

    B.以“触一弹”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后的囊泡可循环利用

    C.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神经元兴奋

    D.通过检测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变化,不能区分神经递质的两种释放方式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因为发现树突状细胞(简称DC)获得2011年诺贝尔奖。DC能够结合抗原发挥吞噬作用,在感染或炎症反应时,被激活的DC开始由非淋巴器官到二级淋巴器官的移位,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请结合下面的免疫调节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B细胞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F为靶细胞,E与F接触后会激活其内溶酶体导致F裂解死亡,该免疫方式称为________

    (3)某人患病后,未做皮试就注射了青霉素,结果引发过敏,这说明他并不是第一次接触青霉素,其体内已经产生了相应的________

    (4)当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主要靠____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病毒,随后通过体液免疫过程产生的________(物质名称)予以消灭。

    (5)定期注射流感疫苗是预防感冒的措施之一。流感疫苗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_

  • 26、如图表示接种新冠疫苗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模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①~⑤代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⑤一般由________组成。

    (2)刺激图甲中的④,结合图乙分析此处膜内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________引起的,电流表A的指针发生________次偏转。

    (3)为验证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可分别刺激m、n处,观察A、B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若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③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反之则不能。

    (4)若某人因病产生了某种抗体,而破坏了图丙中某一结构,导致其兴奋传递功能障碍,研究发现图丙5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正常人相同,说明该抗体是破坏了________(用图中的标号表示)处的结构。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该病是________________病。

  • 27、如图是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

    1)填出各标号所指体液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浆中的______物质,如HCO3-HPO42-

    3)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______调节网络。

  • 28、“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社会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破解“垃圾围城”推动资源再循环利用的必然举措,需要人人行动起来。科研小组欲分离及培养若干种微生物用于对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瓜皮果壳、肉类碎骨、茶叶渣等食品类废物)的处理。请分析回答:

    1)科研小组将能够合成脂肪酶的细菌进行培养,需要提供水、无机盐、_________四大类基本营养物质。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_(填“消毒”或“灭菌”),培养过程需要向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目的是_________

    2)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小组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将其接种到仅含有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制作鉴别培养基选用_________染色,通过产生_________大小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 29、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下图是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已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其促进细胞生长具有___________特点。

    (2) 结合cd两过程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生长受到抑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赤霉素能够促进茎杆伸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 30、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沉,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图丙是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丁是有关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分析,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第________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_的能力。

    4)图丙中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

    5)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_g

  • 31、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因其聚集、迁飞、暴食等特征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群居蝗虫释放的信息素4VA能使蝗虫聚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东亚飞蝗能聚集成巨大的蝗群,每平方公里有40万~8000万只,这描述的情况属于种群的_________特征。东亚飞蝗爆发早期,在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等条件下,其种群数量一般呈现“___________”形增长。

    (2)少量蝗虫聚集后能释放信息素4VA,促使更多的蝗虫聚集,从而产生更多的信息素4VA,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蝗虫成灾时,人们利用鸭子吞食蝗虫卵能有效减轻蝗虫带来的危害,降低了蝗虫种群的_________从而控制其数量。这种防治方法属于__________

    (3)聚集型蝗虫分泌的毒性物质苯乙腈能降低蝗虫被天敌捕食的概率,苯乙腈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4)羊草和针茅为某草原的主要牧草,为了解草原植被类型与蝗虫爆发的关联,将相同数量的跳蛹(蝗虫幼虫)置于样地,统计跳蝻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发育历期指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所经历的时间),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图中信息,东亚飞蝗在___________更容易爆发,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 32、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上。可以用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同时加入一定了碳酸钙以__________,来测定叶绿素含量。用__________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实验结果位于滤纸条的最上端的是__________素。

    (2)上图中,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3)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4)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三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5)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髙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光照强度这—因素的影响。据本实验结果可知,应采取__________措施来提高温室作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最大产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