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台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①嫁接矮果,用小便反复浸过并晒干的黄泥封住树枝促进生根

    ②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

    ③开花传粉遇上连续阴雨天,对作物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④“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A.措施①的原理是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植物生根

    B.措施②反映光直接调控植物的生长

    C.措施③可以用于连续阴雨天气油菜传粉失败的补救,提高油菜种子的产量

    D.措施④中这种“气”是乙烯利,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 2、由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多数人因缺氧引发代偿反应,身体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少数人不能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出现气喘、下肢浮肿、全身软弱无力等高原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初入高海拔地区,人体血浆pH可能略有下降

    C.下肢浮肿可能是下肢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所致

    D.出现高原病症状时可以通过吸氧缓解症状

  • 3、甲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的致病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B.该家系中Ⅰ代2号一定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C.该家系中Ⅱ代2号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一定为 1/2

    D.Ⅱ代1号与表型正常的女性婚配,所生子女一定不患甲病

  • 4、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表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B.NAA使用效果比生长素好的原因是其在植物体内不易被分解

    C.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

    D.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农业生产

  • 5、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不受环境影响

    B.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C.植物体内接受各种光信号的受体统称光敏色素

    D.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类似

  • 6、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旨在强调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全社会要共同参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标一致,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关于艾滋病及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感染HIV后,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并不会立即迅速下降

    B.可通过核酸检测或特异性抗体检测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HIV

    C.HIV在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中进行逆转录,所需酶来自辅助性T细胞

    D.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等并不会感染HIV,对待他们应多一份关爱

  • 7、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列简图所示。该育种方式是(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单倍体育种

  • 8、若如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图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中心法则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指的是B过程

    C.三种RNA都是通过转录而来

    D.图中A过程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

  • 9、11.5日小南同学参加了在黔江区举办的山地马拉松比赛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后,热敷有利于缓解肌肉酸痛

    B.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

    C.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

    D.酸痛是因为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积累导致

  • 10、研究人员以幼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有关探究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结果。实验中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均使用同一种溶剂溶解后注射,并且每组实验幼鼠使用的溶剂量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处理方法

    和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mg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mg

    不做任何处理

    70

    218

    仅切除垂体

    37

    96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溶

    38

    95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雌激素

    39

    221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8

    220

    A.是否注射激素和是否切除垂体均为实验的自变量

    B.该实验证明了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

    C.丙组与丁组对照,说明雌激素直接促进卵巢和子宫的发育

    D.该实验证明雌激素的分泌受到促性腺激素的促进作用

  • 11、2020年10月,Biospace报道,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对84285名新冠肺炎患者做了一项“大不列颠智力测试”研究,结果发现感染新冠病毒与严重认知障碍(记忆空白、注意力下降、器官功能下降)相关,住院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认知衰退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和记忆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与脑内蛋白质合成无关

    B.注意力下降,将会影响瞬时记忆转换至短时记忆过程

    C.大脑皮层具有语言等高级功能,大多数人主导言语功能的区域在大脑右半球

    D.大脑皮层虽然可控制机体反射活动,但是对外部世界感知不属于其功能范畴

  • 12、“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春景》)。词句中描述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A.燕子种群

    B.生物群落

    C.村落生态系统

    D.果园生态系统

  • 13、东亚飞蝗别名蝗虫,为杂食性害虫。为解决我国千百年来的蝗灾问题,生态学家马世骏根据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运用“改治结合、根除蝗灾”战略,使大面积蝗灾在中国大地上得以根治。下图表示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干旱气候属于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B.a点时蝗虫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应该在a点之前进行防治

    C.图中c点是该种群的最大数量、也就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蝗虫种群数量长期维持在d—e段,出生率可能等于死亡率

  • 14、在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激烈比赛过程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体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

    B.肌肉细胞产生大量乳酸使血浆pH明显下降

    C.体内的肾上腺和甲状腺活动加强促进细胞代谢

    D.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不变

  • 15、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喜食植物嫩梢、幼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有2个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可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

    B.b点对应数量小于a点对应数量,可能是b点时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

    C.调查结果说明毛束象的种群数量受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5月10 日之前控制毛束象的种群密度

  • 16、下列与生物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希尔制取离体叶绿体悬液并加入铁盐,光照后发现有氧气释放

    B.在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过氧化氢酶做实验材料

    D.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的预实验设置空白对照可减小实验误差

  • 17、如图是A、B、C、D四种植物激素调节幼苗生长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D是乙烯,乙烯能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

    B.激素C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

    C.激素B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它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

    D.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激素A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 18、下图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示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1发生了非条件反射,食物为非条件刺激

    B.过程2狗未分泌唾液,说明铃声属于无关刺激

    C.过程4狗仅听到铃声也分泌唾液,说明铃声已变为条件刺激

    D.如果之后铃声反复单独出现而没有食物,铃声和食物之间则不再有联系

  • 19、人体绝大多数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进入肌细胞的路径为外界环境的氧气→血液→肺→肌细胞

    B.淀粉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麦芽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C.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排出

    D.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

  • 20、下图1表示将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2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与对图1植株茎作用效应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B.图1中茎的背地生长是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图1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均为图2的g

    D.若图1幼苗a侧生长素浓度为图2的f时,则b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f

  • 21、山樱桃种子休眠期脱落酸含量高,抑制其萌发。为提高发芽率,研究人员对山樱桃种子的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够解除脱落酸的抑制作用

    B.500 mg/L的赤霉素对山樱桃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强

    C.赤霉素浓度过高对山樱桃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D.适当增加处理时间能促进山樱桃种子的萌发

  • 2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心肌细胞表面的M受体与之结合后可导致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骨骼肌细胞表面的N受体与之结合后则导致细胞膜Na+通道开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可使骨骼肌的细胞膜发生去极化

    B.乙酰胆碱可使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C.乙酰胆碱与N受体结合的数量增加可使膜电位变化加快

    D.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会被相应的酶催化水解

  • 23、胚胎工程中各种胚胎操作技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良种公牛体内获得的精子可以直接与获能的卵细胞结合受精

    B.早期囊胚a、b、c的基因型相同

    C.d可直接移植给受体,且得到的两只小牛的性状不相同

    D.图中“小牛”的性别可能为雄性或雌性

  • 24、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研究我国沿海某城市人口的变化,除①和②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B.①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改变③,从而使害虫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D.往往通过研究某国人口的④来预测一段时间后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1)图甲中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填图中字母)。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_____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图乙中的A表示_____,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

    (4)若某种原因造成了鼠的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能力,鼠的灭绝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

    (5)图甲中的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_____价值。

  • 26、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长时程增强作用(LTP)被普遍认为是学习与记忆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

    (1)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外电位为_______。施加刺激后,由于Na+_______产生动作电位。研究人员发现对海马区突触前神经元施加持续1s的强刺激,在刺激后几小时内,再次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高23倍,这种现象称为LTP。

    (2)已知LTP的产生依赖于CaMKⅡ,其关键部位包括具有催化作用的酶活性区域和能与N蛋白结合的受体区域。为确定形成LTP时CaMKⅡ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研究人员对突触前神经元施加持续1s的强刺激,随后向突触后神经元分别注射两种抑制剂。

    图中对照组表示施加持续1s的强刺激后再次施加单次强刺激的曲线是_______(填“X”或“Y”),实验结果表明LTP的形成依赖于CaMKⅡ与N蛋白的结合,而不依赖于酶活性的提升,请画出抑制剂H和A处理组的Y曲线_______

    (3)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请根据所给出的选项,选填实验组所需的实验材料及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组小鼠:_______;实验组操作步骤_______

    I、 野生型小鼠        II、CaMKⅡ基因敲除小鼠

    a、向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转入CaMKⅡ基因

    b、向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转入功能缺失的突变CaMKⅡ基因

    c、使用抑制剂H处理海马区神经细胞

    d、使用直接促进突变CaMKⅡ与N蛋白相互作用的试剂处理海马区神经细胞

    e、对海马区神经细胞施加单次强刺激

    f、对海马区神经细胞施加持续1s强刺激

    g、检测膜电位变化

    (4)抑制CaMKII的酶活性可以缓解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淀粉样蛋白斑块形成。使用这类抑制剂治疗是否会影响LTP的形成进而影响学习和记忆?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

  • 27、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填字母),红细胞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的该过程至少穿过____层磷脂分子。

    (2)__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3)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28、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药物,成分是一种糖蛋白,它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升人血中只能提取0.05 μg,所以价格昂贵。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基因公司用如图所示的方式生产干扰素,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人的淋巴细胞中取出________________,使它同质粒相结合,然后移植到酵母菌体内,让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尝试将干扰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重组,转入大肠杆菌体内后,形成“工程菌”,此种操作能制备到干扰素吗?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3)中国青年科学家陈炬成功地把人的干扰素基因移植到烟草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试分析:

    ①人的基因之所以能移接到植物体内,其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烟草有了抗病能力,这表明烟草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____。这个事实说明,人和植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合成方式________________(基本相同/大不相同)。

     

  • 29、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图2三个细胞分裂图象中,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2)据图2甲细胞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据图2丙细胞(ABCD表示染色体,EeFf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______期。若此细胞分裂后产生的1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Eef,则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4)图2乙图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某生物技术员对一个小池塘(未受到人类干扰)中的几种生物进行了一年的调查,调查情况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样方法时,要注意________

    (2)画出池塘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______________

    (3)甲与乙的关系是______;丙与丁的关系是___

    (4)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是______;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等。

    (5)影响丙种数量变化的外部因素有________(至少写出3种)。

     

  • 31、蝗虫是农、林、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禾本科植株的主要害虫之一。蝗虫会吞食禾苗,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粮食短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稻田等农业生态系统易受害虫侵害,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的_____________,进而降低其种群密度。用化学药剂杀灭蝗虫时,可交替喷洒品种不同而药效相近的农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通过放养鸭子来防止蝗灾,鸭子通过_______________作用降低蝗虫密度,鸭子的粪便为牧草的生长提供营养,从而促进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32、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_____。从培养基成分分析,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_____

    2)进行②过程培养时,转印的操作相当于_____,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目的是_____,再从_____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

    3)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致_____,或培养时间太长导致_____

    4)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_____(选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

    ②吸取1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mL融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_____ “皿盖”或“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所含氨基酸

    A

    组氨酸

    苏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B

    精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丙氨酸

    D

    甘氨酸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丝氨酸

    E

    半胱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