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国朝贡使节带来的贸易货物俗称“私货”,明前期,政府对“私货”实行高价收买的“给价收买”制。明武宗正德时,市舶司开始实行“抽分”制,即对“私货”征收进口税。这一变化直接缘于( )
A.宗藩体系的瓦解
B.民间走私的频繁
C.财政负担的加重
D.海禁政策的松弛
2、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 史实 | 结论 |
A | 俄国农奴制改革 | 彻底废除封建制度 |
B | 王安石变法 | 核心内容是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 |
C | 日本明治维新 | 大力发展私人企业,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
D | 戊戌变法 | 是从学习西方技术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尝试 |
A.A
B.B
C.C
D.D
3、下面漫画选自《旧世百态:漫画时政》,描绘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沈阳各制旗店赶做清朝的国旗——三角龙旗的情景。它可以用来说明( )
A.近代中国帝制与共和的生死较量
B.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已严重破坏
C.东北人民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无奈
D.日本企图实现“以华治华”的战略
4、1905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的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店,三五零星”的研口至谌家矶一带,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 )
A.促进了武汉旅游业发展
B.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
C.取代了海运和航运地位
D.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5、1928年7月,中美双方达成《整理中美两国关税之条约》,规定废除关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子口税和船钞等项条款。1930年5月,中日两国签订《关税协定》,规定:“凡在中、日两国国境内关于货物进出口之税率、存票、通过税、船钞等一切事宜,完全由中日两国彼此国内法令规定之。”年底,国民政府修订了《海关进口税则》,税率由原来的7级增加为12级。这些规定( )
A.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B.说明列强废止了协定关税特权
C.源于国际经济形势严重恶化
D.体现国民政府独裁统治的实质
6、1829年,美国总统安德鲁奉行“战利品属于胜利者”的原则,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在他任职的8年内,先后撤换约1/5的联邦政府官员。这反映了美国
A.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
B.选官制度亟需变革
C.分权制衡原则被打破
D.总统破坏民主政治
7、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是楔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教会的精神控制
B.农奴制的日益盛行
C.庄园经济的繁盛
D.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8、如表为前往东印度的欧洲船只的舾装(舰船下水后的机械、电器、电子设备的安装)情况(单位:艘)。据此可知( )
年份 | 葡萄牙 | 荷兰 | 英国 | 法国 | 丹麦 |
1500-1549 | 476 | - | - | - | - |
1550-1599 | 260 | - | - | - | - |
1600-1649 | 272 | 656 | 286 | 24 | 23 |
1650-1699 | 124 | 1114 | 525 | 131 | 35 |
1700-1749 | 112 | 1662 | 734 | 367 | 87 |
1750-1799 | 72 | 1289 | 1131 | 933 | 161 |
合计 | 1316 | 4721 | 2676 | 1455 | 306 |
A.荷兰殖民优势增强
B.贸易竞争格局加剧
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9、在民生主义中,孙中山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通过实行核定地价和土地国有的方法解决农民的土地,然而这是不可能成功的。这说明( )
A.资产阶级改革在中国行不通
B.中国社会性质依然是“双半社会”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旧三民主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10、“他们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热带雨林的一块地方耕作两三年后便会迁徙到别处。居住的圆形公共居所内也不分隔间,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区域。”据此推断,同属于该地区创造的文明是( )
A.
B.
C.
D.
11、汤去世后,伊尹继续辅佐嗣君。据传,第四任商王太甲(汤之孙),“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将他放逐禁闭,自行摄政。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乃归政于他。上述现象表明( )
A.王位世袭制尚未确立
B.伊尹受儒家思想影响
C.王权受到一定制约
D.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12、如图为某一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出的指示。这反映出( )
要使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 取消国统区团组织,建立公开半公开的各种各样的青年组织。 大批吸收团员入党。 采用青年的、民主的、公开的活动方式开展青年工作。 |
A.发动青年支援北伐
B.吸纳青年参加红军
C.动员青年积极抗日
D.鼓舞青年反蒋反美
13、下图为唐朝三省六部制关于法令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
据图可知,这有利于( )
A.宰相擅权现象的杜绝
B.中央统治力度的强化
C.唐代官僚制度的确立
D.政权组织结构的紧密
14、1953年8月底,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提出削减事业拨款、精简行政机构,并动员党政军民节约粮食,使之成为一种良好风气。《人民日报》也发表社论强调必须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节约运动旨在(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强调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C.巩固农村土地改革的成果
D.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5、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重要官员的任免由议会多数党掌握,盛行任用私人。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
A.营私舞弊的政治乱象
B.分裂割据势力的出现
C.“天赋人权”思想的出现
D.国王的个人喜好受限
16、17世纪的英国成为欧洲的报刊发行中心之一。一个识字的英格兰人可以轻易地获取英文版报纸,通过王权与议会的斗争、英荷战争等重大事件的信息共享了解大不列颠各地区的历史。该现象( )
A.反映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B.得益于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C.扩大了英国对外殖民扩张
D.利于增强英国民族认同感
17、下为《海国图志》的部分主张。由此可见,该文献表达的重要思想是( )
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长技……(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
A.变夷为夏
B.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C.自强求富
D.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18、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就是要使机器“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行动”,其中的“行动”应广义地理解为采取行动,或制定行动的决策,而非肢体动作。这说明人工智能立足于( )
A.发展尖端科技
B.解决实际问题
C.改善人类生活
D.提高生产效率
19、雅典公民在十八岁时要在村社名簿中登记,登记需要村社成员进行宣誓投票决定,如果投票不同意,他可以向陪审法庭申诉,申诉成功则可登记。登记后的公民经过两年服役并举行一定仪式后可正式参加公民大会及各项民主政治生活。如果议事会发现其登记时未满18岁,那允许他登记的村民便要受到罚金的处分。由此可知雅典( )
①取得公民权是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 ②民主政治生活中注重程序的规范性
③陪审法庭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④村社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中正官由现任中央职官兼任,须“德充才盛”,经推举后报请司徒确认并予以任命。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难以为政府选拔优秀的人才
B.使得官僚体系职责混乱不明
C.彻底改变了乡里评议的传统
D.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21、1921年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征税以后的全部余粮,农民可以自由周转,并且可以发展小私有经济。他认为这种小私有经济“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无可争议的真理”,“而这种发展在有着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列宁( )
A.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B.极力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C.基于苏俄国情发展国民经济
D.否定了农业集体化模式
22、下表所示为1929—1937年中国每银圆所兑换美元的比例变动情况。材料可用来说明( )
时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1937年 |
最高 | 45.43% | 36.92% | 26.30% | 25.00% | 34.31% | 37.88% | 42.13% | 30.25% | 30.25% |
最低 | 36.83% | 24.54% | 19.88% | 19.09% | 19.47% | 13.19% | 29.50% | 29.44% | 29.44% |
注:图中比对为银圆和美分数目。
A.中国货币受世界银价影响较大
B.国民政府法币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C.世界金融体系处于不稳定状态
D.世界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23、如表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对外援助情况,由此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 )
| 改革开放前(1949年—1979年) | 改革开放后(1979年至今) |
援助形式 | 军事援助、物资援助 | 发展援助、人道主义援助 |
援助内容 | 无偿援助、无息贷款。 | 中小型成套项目比例上升、贴息优惠贷款 |
援助渠道 | 双边援助 | 双边援助、多边援助 |
援助主体 | 政府 | 政府、国际组织、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个人 |
A.开始主导世界新秩序
B.继续奉行睦邻友好外交宗旨
C.逐渐呈现理性化趋势
D.努力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主宰
24、北宋名将王韶在《平戎策》中说:“以钱粮茶彩或以羌人所嗜之物,与之贸易田土。田土既多,即招置弓箭手,入耕出战。”后来北宋经略西北基本采纳王韶的意见。这些做法( )
A.旨在发展本国商品经济
B.有利于西北边疆的稳固
C.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5、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即“(___________)”;民权主义即“(_________)”;民生主义即“(____________)”。1924年,孙中山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三大原则,并将(___________)发展为(___________),后者成为国共合作的(________),推动了(_________)的展开。
26、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公通过了同盟会章程,______以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27、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28、请将下列一战前发生的民族独立运动填入对应的区域
A 中国爆发辛亥革命 B 海地独立 C 印度掀起反英斗争
D 埃及掀起反英斗争 E 埃塞俄比亚发动抗意战争 F 伊朗爆发立宪革命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
29、意义
(1)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_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为以后的______________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30、航天和海洋技术____________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1、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____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是《________》;有“东方药物巨典”之称的名著是《________》
33、隋唐到两宋:城市__________________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元、明、清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______兴盛。
34、________和其它电力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5、新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积极倡导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为正在失序的世界提供了新的变革动力和新的行动指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谋求共同发展有何重大举措?这一举措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格局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直接原因是什么?
(4)举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所作出的努力。
36、数据中的中英历史:18世纪的中英对比图
——刘瑞中《18世纪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估计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问题:
(1)依据上图,对比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2)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
37、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实现现代化是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问题:联系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有关史实叙述中国现代化的变革历程。
38、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指南针 B.地动仪 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
39、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群众游行环节,有“关键抉择”方阵,游行群众簇拥着邓小平巨幅画像和“坚持邓小平理论”大字走过天安门广场。结合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实现“关键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