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I和II为幼年期,III和IV为成年期,V和VI为老年期
A.甲地III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
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高
C.甲、乙两地阴坡乔木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D.该乔木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阿尔兹海默症(简称 AD)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元渐进性死亡,早期症状是记忆丧失,之后逻辑和语言等其他认知功能丧失,情感淡漠,性格改变,最终出现尿失禁等现象,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记忆和认知功能丧失都是大脑皮层受损的结果
B.大脑皮层言语区神经元死亡导致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C.尿失禁的原因是下丘脑对脊髓低级中枢的调控发生障碍
D.积极治疗能够有效延缓 AD 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性引诱剂可以通过降低乙来影响害虫的种群密度
B.图中的丙表示性别比例,丁可表示年龄组成
C.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D.任何一个种群都只有甲、乙、丙、丁四种数量特征
4、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冻原生态系统
5、高密度混养的大、小鲈鱼,蛔虫与人,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
A.种内竞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竞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6、下图为某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与其它神经元形成的突触均为兴奋性突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可以胞吐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B.图中共有6个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C.A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与③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进入
D.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可以通过4条途径传到B处
7、下列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到脊髓
B.躯干相应部位面积越大,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代表区就越大
C.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可以对脊髓中的低级中枢进行控制
D.大脑皮层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从而使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8、下列各物质中,全部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a2+、尿素、水
B.溶酶体、葡萄糖、氨基酸
C.麦芽糖、Cl-、O2
D.Na+、血红蛋白、抗体
9、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动态的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原上的植物叶片往往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B.两种生物的生态位重叠越大,其种间竞争程度越激烈
C.常绿乔木比落叶乔木更能适应大兴安岭森林的自然环境
D.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一般是与该种群的密度相关
10、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宫颈癌疫苗可以防止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产生的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免疫系统消灭侵入机体的HPV的过程表明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
C.消灭侵入人体的HPV,需要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参与
D.宫颈癌疫苗属于抗体,能够很好的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11、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B.幼虫密度随松针长度发生周期性波动
C.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D.可利用样方法调查灰线小卷蛾幼虫的密度
12、下列生态实例与相关原理对应关系不准确的是( )
A.湿地生态工程清淤减污,易于生物生存—遵循自生的原理
B.西北干旱区域被硬性规定种植杨树—违背协调原理
C.生态建设既考虑生态又关注民生—遵循整体原理
D.单一人工林易爆发虫害—违背了循环原理
13、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的细胞核内,甲状腺激素受体与DNA上的某些片段结合,抑制A蛋白基因(指导合成A蛋白)的表达。当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会解除该受体对A蛋白基因表达的抑制。当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量增加之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TSH含量与A蛋白的含量成反比
B.甲状腺激素受体对A蛋白基因表达的抑制减弱
C.促甲状腺激素可作为信号分子来调控基因的表达
D.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抑制作用增强
14、2022年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长江白鲟是体长2至3米、体重200至300公斤,主要生活于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支流中,性凶猛、健游,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是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有“水中老虎”之称。下列叙述与长江白鲟灭绝不相符的是( )
A.人为地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造成了长江白鲟食物来源减少
B.栖息地丧失、水域污染、航运干扰是导致长江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
C.水利工程建设、挖沙疏浚河道,有助于拓展长江白鲟的生存空间
D.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5、某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甲经过连续两次正常分裂依次得到细胞乙、细胞丙:甲乙
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过程中细胞核DNA数是甲细胞的2倍,2过程中无四分体
B.1过程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1和2过程中一定都出现纺锤体
C.若1和2过程中着丝粒只分裂1次,则2过程中细胞可含2个染色体组
D.若1过程中染色体组数与中心体数之比不变,则丙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
16、下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受到刺激时会引起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化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②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气孔关闭
③低温刺激可作为春化信号,调控某些越冬植物开花
④油菜素内酯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
⑤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⑥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⑤⑦
D.①③⑥
18、嫁接是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油桃和毛桃都是高等植物,油桃枝条可嫁接到毛桃的主干上发育成油桃树。下列关于嫁接后的油桃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育成熟的油桃树每个细胞都可以在离体条件下表达出全能性
B.油桃枝条细胞和毛桃主干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将油桃枝条嫁接后使之发育成完整的油桃树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要判断是否有细胞分化,可比较枝条上新生细胞和原有细胞所含的蛋白质种类
19、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就会出现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空调房待的时间太长,容易使人头晕目眩、关节酸痛等,俗称空调病,下列关于空调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大
B.室内几乎与外界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病菌含量会快速升高
C.空调房内,使人不能正常排汗,可能破环内环境稳态
D.经常处在空调房内,稳态可能失衡,人对空气中的病菌、过敏原等的抵抗力加强
2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
D.Na+、HPO42-、血浆蛋白、氨基酸
21、研究者调查了川西北不同退化程度下高寒草地中部分生物组成情况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 环境变量 | 未退化 | 轻度退化 | 中度退化 |
植物 | 植物种类数 | 14 | 13 | 14 |
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组成 | 螨类 | 70.89% | 46.51% | 30.75% |
跳虫 | 10.13% | 49.10% | 59.09% | |
昆虫 | 18.98% | 4.39% | 10.16% | |
土壤理化性质 | 有机碳( g ·kg-1) | 75.39% | 59.95% | 69.20% |
A.草地植物和土壤中的小型节肢动物共同组成群落
B.可用螨类数量评估不同区域高寒草地的退化程度
C.植物种类多样性降低对不同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同
D.土壤有机碳被微生物分解后为植物提供代谢原料
22、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生态位的研究属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B.不同种群的生态位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C.通常生态位越宽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D.生态位的形成一般要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
23、两株纯合白花的香豌豆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3株,白花为21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B.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杂合子=1:8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F1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红花:白花=1:3
24、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
B.甲装置的试管中一般需要加入无水乙醇
C.吸虫器放置纱布的目的上防止将小动物吸走
D.乙装置用于采集体型较小的小动物
2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人人体后会大量破坏 T细胞,最终引发艾滋病 (AIDS)。 科研人员将减毒的HIV制成疫苗注射到老鼠体内,使老鼠获得了免疫能力。 下图是疫苗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编号代表细胞):
(1)上图中②代表_______细胞。 当HIV侵入已免疫的老鼠体内,老鼠体内的________填序号)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2)在感染初期,侵入人体的HIV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_______细胞。同时在物质A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艾滋病患者更易罹患恶性肿瘤等,这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的功能。
(3)阻断HIV的传播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下列可预防传染艾滋病的做法有_______(填序号):
①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②注射吸毒;③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身、穿耳等。
26、萤火虫发光是体内荧光素酶催化一系列反应所产生的现象。如果荧光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使植物体发光。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惟一来源是从萤火虫腹部提取。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成功地通过转基因工程实现了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并在大肠杆菌体内产生荧光素酶。
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此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________,具体操作过程中下图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________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2)将此目的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需要载体的帮助。下列各项是选取载体时必须考虑的是________。
A.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
B.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割位点
C.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碱基片段
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3)本实验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的载体可以是________。
A.质粒
B.动物病毒
C.噬菌体衍生物
D.植物病毒
(4)在此转基因工程中,将体外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并使其在细胞内稳定保存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最常用的方法是首先用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得到___________细胞。
(5)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用____________技术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除了通过大肠杆菌是否发光来确定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特异性反应来判断。
27、下图表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的过程,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③④⑤共同构成_____。
(2)②结构中所含的传递信息的物质称为_____。
(3)构成⑤结构的基本骨架是_____。
(4)静息时,⑤结构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当⑤结构接受刺激后,由于对_____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两侧电位发生改变,产生兴奋。
28、曲线A、B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B表示在_____环境中种群增长曲线;而曲线A种群个体数量增长呈“____”型。
(2)曲线A中食物最可能成为种群限制因素在____段。
(3)若曲线A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段是_______。
(4)若曲线A表示某鱼类种群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最好使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点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曲线A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______点之前进行。
(6)图中能正确表示曲线A、B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
29、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__________,这些ATP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________________,这里产生的CO2是在_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
30、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中X、Y表示物质,①表示过程。请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X]__________增多,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
(2)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经过程①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__________。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Y]__________增加,主要作用于_________细胞,以促进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水平升高。
(3)参与升高血糖的激素还有_____________,与胰高血糖素具有________作用。
31、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
(2)若该细胞是西瓜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中。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
(3)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 ]_________供给,完成上述生理过程所需的酶是由[ ]_________合成的。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将扩散到[ ]_________处被利用。
(4)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_________。
(5)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除有[4]、[11]外,还有[ ]_______也是双层膜结构
32、果蝇的灰体和黑体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短刚毛和长刚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用纯合灰体长刚毛和纯合黑体短刚毛两只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全为灰体短刚毛,让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灰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体短刚毛=2:1:1。请回答问题:
(1)以上实验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欲进一步验证这一判断,选取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亲本换成纯合灰体短刚毛和纯合黑体长刚毛,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
(4)若F1自交后,F2代产生了少量的黑体长刚毛果蝇,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细胞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