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1954年10月,英国承认埃及对运河享有主权,但运河管理权仍由英法霸占。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守军发起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埃及军民奋起抗击,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埃及最终取得了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胜利。这说明( )
A.埃及民主革命任务艰巨曲折
B.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共识
C.殖民霸权威胁民族国家发展
D.发展中国家联合抗击侵略
2、韩愈在《论佛骨表》中强调“佛者,夷狄之一法耳”,在《原道》中,称引孔子作春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韩愈提出夷夏之别( )
A.从根本上遏制了佛教发展
B.有助于多元文化调和吸纳
C.意在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D.旨在维护儒学的主流地位
3、下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站名 | 车到分秒 | 车开分秒 | 停车分秒 |
三元里 | - | 28分15秒 | - |
六合路 | 31分25秒 | 31分55秒 | 30秒 |
华清街 | 35分50秒 | 36分55秒 | 1分5秒 |
青年会 | 40分5秒 | 40分50秒 | 45秒 |
怡园 | 45分55秒 | 46分35秒 | 40秒 |
六渡桥 | 55分45秒 | 56分15秒 | 30秒 |
A.公交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B.武汉地区城市化进程增加交通压力
C.近代中国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
D.交通的进步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4、如图是当今10大科技典型案例。这表明( )
A.科技主宰人类
B.娱乐方式变化
C.科技改变生活
D.人类交往扩大
5、1973年4月,基辛格建议美国和西欧拟订新的大西洋宪章,但欧洲盟国对此反应冷漠。1973年9月,欧洲九国声称如果美国不确定能保护世界贸易的货币体系,西欧将不会实现其提出的自由贸易政策。这些现象表明( )
A.美国构建单极世界的企图遭到抵制
B.欧盟建立后经济政治实力迅速崛起
C.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新一轮变动
D.美国与西欧间既定的权益结构崩塌
6、《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下而成的,俾斯麦曾坦承:“帝国宪法的最初动机是,使皇帝在作出帝国军队兵力的决定时……不受帝国议会决议的干扰。” 这说明当时德国( )
A.政体形式并未变化
B.代议制政体未建立
C.君主立宪仅是形式
D.宰相是权力的中心
7、18世纪以前,小麦在英国食谱中属于奢侈品,只有富有阶层才可经常食用。但到18世纪60年代,南部劳工家庭主食的三分之二为小麦,东南部甚至可以达到90%;相较而言,畜牧业占优势的北部占比会低一些。据此可推知,当时英国( )
A.小麦储藏技术得到显著改进
B.通货膨胀现象非常严重
C.生产发展推动饮食结构变化
D.工业革命缩小贫富差距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自由、平等、民主、诚信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9、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他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10、在基督教会的控制下,违背基督教伦理的行为往往为社会所不容。教会不允许任何质疑声音的存在,甚至为此建立了宗教法庭或宗教裁判所。1480年,西班牙建立了国王控制的宗教法庭,以此来打击异己。到1820年,西班牙宗教法庭审判的“异端”有30多万人,其中10多万人被判处火刑。材料表明,宗教法庭的设立 ( )
A.使基督教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B.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C.有利于人们遵从基督教的教义
D.使基督教的教义具有法律效力
11、《周礼·考工记》记载,先秦时期官府手工业分制造木器、铜器、玉器、陶器和染色等不同工种。此外,先秦时期的青铜制品除贵族所用的礼器、乐器、铜镜之外,还有数量较多的各种兵器和货币。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
A.生产力进步促进手工业发展
B.手工业门类多样且发达
C.民营手工业生产发展较缓慢
D.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12、1914到1915年间,北京政府为选拔兵级行政长官组织了四次考试,先后录取6297人。大多数被录取人员处于30—50岁之间,有相对丰富的近代文化知识。但因大批被分配到各省的录取人员没有获得任职机会,考试被迫停办。这反映出( )
A.任人唯亲的政治弊政被打破
B.重学历轻实践的偏见尚存
C.文官制度脱离了中国的国情
D.强化中央集权的努力受挫
13、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苏联用了4年,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这主要表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技术发展迅速
B.科技发展威胁着世界安全
C.原子能的研究遍及世界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开始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14、如图所示为2007—2011年世界航空运输业经营利润率的变化情况(单位:%)。据此可知( )
A.金融危机冲击世界航运业发展
B.拉美国家经济安全性最高
C.航空运输方式受欢迎程度下降
D.世界各大洲经济联系减弱
15、某条运河被称为世界工程奇迹。该运河由法国人在1881年开始建造,但很快由于工程技术问题和劳工的高死亡率而停工。美国于1904年接手这一工程,运用了大量现代工程手段,最终运河于1914年8月15日完工。这条运河的开通( )
A.体现了非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活力
B.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C.成为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水上通道
D.极大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间的航程
16、19世纪40年代,法国“农民还保持着……在主人面前下跪的家长式系统的礼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心理有了显著变化,“从前他们首先是村民……现在,他们首先是法国人和共和主义者。……他们投票反对从前他们主人的后代”。这反映了
A.法国大革命未对乡村社会产生影响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群众基础有所扩大
C.巴黎公社深刻改造了农民精神
D.法国农村的变革比英国显得更加深刻
17、如图为先秦某一著名思想家的主张示意图。图示表明该思想家
A.吸收了法家思想
B.开创了儒家学派
C.贯穿了功利精神
D.探索了天人关系
18、观察下方秦国和六国劳动力耕作能力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每户人均面积 | 家庭平均人口数 | 家庭平均劳动力数 | 劳动力耕作人均面积 |
六国 | 100(亩) | 8(人) | 3.5(人) | 28.57(亩) |
秦国 | 108(亩) | 5(人) | 2(人) | 54.00(亩) |
A.七国的劳动力耕作水平差距很小
B.秦国家庭劳动力明显不足
C.耕作能力强是秦统一的重要条件
D.六国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
19、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 )
A.血缘政治明显
B.神权色彩突出
C.君主专制加强
D.中央集权强化
20、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日臻成熟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技术日益完善
③水利工程相继兴建
④农作物资源的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1912年,各省新设工厂激增至963家,比1911年增长99. 38%。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人士挥舞着“实业救国”的旗帜,形成一股象征时代进步的实业热潮。这有力地推动了( )
A.中国完整工业体系建立
B.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2、韩非子在《五蠹》中,先是叙述了守株待兔的故事,指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进而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些主张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
A.自强不息
B.道法自然
C.崇德尚贤
D.和而不同
23、1961年,苏联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对美国来说犹如珍珠港事件,于是源源不断的资金从五角大楼、财政部流向了兰德公司、IBM、国际电报电话公司……联邦基金援助占据了航空航天研究费用的90%,电力和电子设备研究的65%,科学仪器的42%。这表明,美国这一时期( )
A.大力推行国家宏观调控
B.主要依靠非政府力量发展科技
C.经济发展获得持续动力
D.政企之间的关系发生变革
24、收回关税自主权是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列选项中属于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主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完善关税制度
B.颁布专门海关税法,统一全国关税制度
C.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征收个人所得税
D.发起改订新约运动,缔结新的关税条约
25、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国家依据实力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如下图示)
(1)上述图示欧美国家确立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 )
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2)若为“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选择单元插图封面,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填写字母)
(3)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26、明朝中后期,随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27、进化论的证实
1863年赫胥黎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学说,__________逐渐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28、战国时期
(1)背景: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政治上,_____________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2)统治者支持: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
(3)表现
①魏国李悝变法,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
②楚国吴起变法,主要内容包括: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变相没收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裁免无能多余的官吏,削减官吏俸禄,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请托。
③齐国、赵国和韩国也陆续进行了变法。
(4)作用:各国变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各国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
29、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________”,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30、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_____________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31、美国联邦制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3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 “四个阶段”:①从______ 到 ______ ,是地主阶级学“器物”阶段。②从 ______ 到______ ,是资产阶级学“制度”阶段。③从______到 ______ ,是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阶段。向俄国学习:④______以后,无产阶级“以俄为师”。
33、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皇帝是______。
34、电视的产生
1926年,英国人________发明了电视。
35、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相关史实,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36、19世纪下半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在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
(2)三国的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7、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是20世纪以来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他们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思想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最主要体现在哪里?新旧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分别起了什么历史作用?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哪两大创新理论成果?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分别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作了怎样的阐述?这些理论对新时期中国的建设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4)综合以上问题,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38、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击”……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 上海人愚昧、落后
B. 上海开始了生活的近代化
C. 上海人善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
D. 上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请完成:
(1)简述这一体系得以建立的基本条件。
(2)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它的存在不会长久?
(3)简述这一体系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