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西双版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关于继承,《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父亲以盖章文书形式将土地、房屋赠给所喜爱的继承人,父亲死后,遗产分割时,其所喜爱的继承人先获得所赠部分,然后所有继承人参与均分剩余遗产。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A.尊重财产所有者的意愿

    B.化解了社会矛盾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D.明晰了家庭权利

  • 2、1907年,意大利人阿·劳罗来到中国上海,先是经营影片放映,后来开始进行拍摄活动。1908年3月,他在上海拍摄新闻短片《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这是上海由外国人拍摄的最早的一部新闻纪录影片。由此可见,当时上海(       

    A.市民生活受到西方文化影响

    B.是外商的竞相投资地

    C.看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的主流

    D.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 3、《美国故事:制宪之路》中写到:“一个更强大的中央政府似乎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但是'中央政府'带着一个与生俱来的原罪,就是独裁倾向。正是出于对独裁的畏惧,美国人迟迟不肯给这匹叫'自由'的野马套上笼头。”最终美国给“自由”野马套上的笼头是确立了(     

    A.三权分立原则

    B.联邦主义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共和主义原则

  • 4、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一批评针对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 5、在古代中国,姓或氏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春秋时期,统治者才有姓,氏则是统治者颁给有功、有土地或有职官的贵族;战国时期,平民开始有僭越或冒用姓氏的情况。但秦汉以后,姓氏普及于一般平民。秦汉以后姓氏普及是(     

    A.华夷族群的认同

    B.登录户籍的需要

    C.人口迁徙的频繁

    D.统一国家的建立

  • 6、如表为部分西方学者关于君权的论述。当时这些主张(     

    论述

    提出者

    统治者为达到巩固统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意】马基雅弗利(1469—1527)

    专制制度是法兰西民族统一的支柱,是新人文主义文化反对政治上的各自为政、反对交战的天主教派和胡格诺派的宗教狂热病的支柱

    【法】蒙台涅(1533—1592)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趋势

    B.反映欧洲政局四分五裂的状况

    C.体现了启蒙思想的理性光芒

    D.解放了被宗教戒律压抑的人性

  • 7、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材料主要表明(     

    A.官员的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B.人情私利威胁政权的稳定

    C.三省六部制导致效率低下

    D.官官相护限制了中央集权

  • 8、从1770一1840年,英国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与此同时,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据此可知(     

    A.英国垄断了世界贸易

    B.两大对立阶级形成

    C.人们的工作强度增大

    D.机器生产效率大增

  • 9、依据下列年代尺示意图(下图)的主题,推测方框中可能填写的是(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

    C.开放沿海十四个城市

    D.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10、西周时期,王室重臣召公劝谏周厉王“历民之口,甚于防川”。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师旷也劝谏晋倬公说,上天为民立君,为君设立辅佐,“勿使过度(过分)”。 这反映了(     

    A.社会舆论决定君王行为

    B.君权受到了相权有效限制

    C.民贵君轻观念成为共识

    D.原始民主传统仍具影响力

  • 11、“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康德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 12、孙中山曾提到,“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材料中的“俄国革命”(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调整了工人与农民之间关系

  • 13、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制定的州县官员条例强调,县令“亲临里甲,务要明播条章,不致长奸损良,如此上下之分定,民知有依,巨细事务,诉有所归”。此举旨在(     

    A.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B.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C.宣扬儒家纲常伦理

    D.整顿基层管理队伍

  • 14、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 15、下表所示为《大明律》中关于家庭关系的部分规定。由此可知,该法律(     

    凡立嫡子违法者,杖八十。其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庶长子。不立长子者,罪亦同。

    凡卑幼,殴本宗及外姻缌麻兄姊,杖一百……若尊长殴卑幼,非折伤,勿论。

    凡外姻、有服、尊属、卑幼共为婚姻,及娶同母异父姊妹,若妻前夫之女者,各以奸论。

    A.维护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B.以严刑峻法维护专制统治

    C.构建了和谐的家庭关系

    D.强调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

  • 16、“二战”后,亚洲的蒙古、越南、朝鲜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苏联帮助下,蒙古从194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48—1952),接着又实施了三年计划( 1953—1956),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这体现了(       

    A.亚洲成为冷战对抗最前沿

    B.国际合作推动了经济发展转型

    C.华约组织的跨国协调性强

    D.苏联对亚洲民主国家控制加强

  • 17、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爆发后,贞德成为法兰西民族爱国主义的象征,这种爱国主义是法国赢得英法百年战争的关键,也为法兰西民族的统一在思想上准备了条件。据此可知,英法百年战争(     

    A.推动了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进程

    B.结束了西欧大国间的混战局面

    C.是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的根源

    D.促进了法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 18、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由此可知新政(     

    A.标志着革命时机成熟

    B.客观上阻挡革命的潮流

    C.走向主观意识的反面

    D.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19、据统计,春秋战国时,236名君主中异常退位68人(28. 4%),平均在位时间18.42年。秦至清348位皇帝中异常退位的皇帝高达155位(44%),平均在位时间只有12年。这一现象反映了(     

    A.血缘宗法关系利于社会稳定

    B.官僚体制社会治理效能有限

    C.最高统治权的争夺愈演愈烈

    D.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本质特征

  • 20、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4.1%。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的技术基础是(       

    ①电子计算机                 ②航天技术

    ③通信技术                      ④交通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 21、南北朝时期,大量农民依附在豪强地主周围。隋朝建立后,多次通过“大索貌阅”的方式来重新核定户籍,若地方官被发现其治下有户籍不实的问题,即面临着被治罪的风险。重新核定户籍(     

    A.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B.维护了基层社会治安

    C.意在整顿官吏腐败问题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 22、如图大本钟是英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钟塔,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第三高的独立钟楼。钟塔的原型建造于1288年至1290年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1859年,大本钟监制完工并投入使用,塔钟室的内部是一座16英尺高的极其复杂装置,包括杠杆、滑轮和齿轮。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2012年,经下议院确认通过议案,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下列有关大本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风格深受东正教的影响

    B.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

    C.体现英国浓厚的君主制传统

    D.加快了伦敦市民的生活节奏

  • 23、由于古典时代(城邦时期)雅典公民都拥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因此他们之间不需要严格地区分开来。他们并不需要通过住宅的不同来体现贫富的差异。对他们而言,宗教与政治的大型建筑远比他们自己的住房重要。这反映了古典时代雅典(     

    A.城邦意识至上

    B.经济发展迅速

    C.贫富差距不大

    D.人文思潮盛行

  • 24、19世纪30年代,法国巴黎流行充满政治幻灭感的杂耍剧。这些剧作以既讥讽又肯定的方式滑稽通俗地迎合了“以赢来了人民的法律为荣的人民,已经把从君主到共和的选择用尽”的公众心态。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宗教改革导致人们精神空虚

    B.政治动荡冲击公民法律观念

    C.制度变革缺乏可靠思想武器

    D.民主共和亟需积累社会力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哥白尼

    (1)背景: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2)观点:提出____________

    (3)影响: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 26、1915年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发表《敬告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

  • 27、________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28、主要观点:阐述“____________”学说提出人民主权的口号认为人民应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________,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____________”的原则

     

  • 29、共产主义运动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持续了近两百年,历经坎坷,风雨无阻。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下列事件对应的字母填入方框。

    A.新经济政策     B.巴黎公社     C.东欧剧变     D.《共产党宣言》          E.十月革命

    (2)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谱写了一部光辉历史。请将下列选项填入年表的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A.抗日战争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浦东开发开放     F.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G.南昌起义   H.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30、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________文学产生了;________文学反映了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 31、发展历程

    (1)默片时代

    ①由来:________年之前的电影全是________电影,这个时期被称为“默片时代”。

    ②改革:美国人____________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③特点: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____________和夸张生动的________表演来取悦观众。

    ④代表:此时期最杰出的影星是________。他的《城市之光》《____________》《大独裁者》等影片成为经典之作。

    (2)有声电影: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____________阶段。

     

  •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mò,泛指北方少数民族)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明末士人朱宗光

    (1)概括材料一中对西学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一中国欲自强,则英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嚣,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画》

    材料三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

    材料三  中国第一位驻英法的公使(1876—1878年)郭嵩焘是另一位提倡渐进式改革的人,......他在谴责自强运动局限性的同时,赞扬日本派学生赴英国学习法律和经济学,并敦促李鸿章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度、法学和经济学。他的呼吁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因为李鸿章认为自己已被委以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加强军事方面的现代化。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中郭嵩焘在学习西方问题重大突破,李鸿章为什么不接受郭嵩焘的建议?

     

  • 33、百家争鸣: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奴隶社会转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崛起,___________重用;___________,私学兴起,形成了诸子百家(九流十家);

    (2)时间:___________(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

    (3)表现:诸子百家提出自己的主张,相互___________、形成百家争鸣;

    (4)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_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___________;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 34、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请按题号填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作为我国老牌重工业基地的东北三省,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举行了情况发布会,为振兴东北出谋划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元朝时在东北地区设立行省管辖,其意义何在?

    (2)近代东北地区见证了列强的多次侵略,请结合日本侵华史实加以说明。

    (3)1953年新中国制订并开始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东北地区取得了哪些重要的工业成就?

    (4)对于国家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你有何合理化建议?

  • 36、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梁启超、魏源、李大钊、林则徐、左宗棠、陈独秀、李鸿章、康有为、等人。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英美等国列强的默认下,寻找借口,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由于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历时8个月的甲午之战终于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强弩之末的庞大封建帝国在新兴的资本立义国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及随后《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摘编自韦建新《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晌》

    材料二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对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在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中,中国付出了3500万人伤亡的代价,迎来了近代以来对外族入侵势力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告别了孙中山先生曾喟叹的“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状态,重新在战争中凝聚成一个整体,无论民族、不分地域、各个阶级,全员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抗战的胜利,也是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起点。但抗战胜利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放眼世界场域,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使其无法“北进”攻打苏联或“南进”大平洋群岛,在同盟国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摘编自《抗战:中国胜利的世界意义(二战中的中国贡献)》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场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 38、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国与欧洲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 39、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积极倡导并践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为正在失序的世界提供了新的变革动力和新的行动指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谋求共同发展有何重大举措?这一举措对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重要影响?

    (3)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格局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直接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