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铁门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新中国成立之初关税税率统计表

    类别

    税率%

    主要商品

    必需品

    免税

    农作物种子、书籍、科学仪器等

    5

    农药、飞机、机车等

    7.5

    原油、发电机等

    需用品

    25

    小麦、缝纫机、马口铁等

    35

    燃料、麻、木材等

    非必需品

    50

    豆类、咖啡、收音机

    70

    糖、蚕茧、风灯等

     

    100

    茶、饮料、海产品等

     

    150

    燕窝、巧克力、衣饰等

    据表推知,以上商品关税税率的制定意在(     

    A.限制居民基本消费

    B.维护经济基本秩序

    C.捍卫中国关税主权

    D.接轨世界关税标准

  • 2、秦汉每年岁末官员考核时,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人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这一制度(     

    A.促使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B.保证了基层社会繁荣安定

    C.提供了评定官员政绩的依据

    D.避免了地方官员弄虚作假

  • 3、孟子说:“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此外,“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包含着对旧有势力的变相承认

    B.加强了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

    C.将血缘关系与地域关系融为一体

    D.表明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掌控

  • 4、两宋时期土地用养矛盾加剧,开始盛行长期租佃制,避免短期契约的分租制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南宋时期在国有土地上实行永佃制,农民拥有永佃权,同时可以在土地市场上转让。这表明两宋时期(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土地经营方式适时革新

    C.政府健全土地市场管理

    D.小农经济受到严重挫折

  • 5、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建交高峰(见图3)。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图: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A.外交基本政策的调整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D.美苏关系的改变

  • 6、《史记•陈涉世家》认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秦法严苛,“失期,法皆斩”,并广为流传。而据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徭律》规定,陈胜、吴广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这表明(       

    A.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

    D.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 7、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A.各民族生活习俗日趋一致

    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

    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

    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

  • 8、1968年,美国约翰逊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其长期抗拒的限制性经济措施,如控制资本和阻止资本外流等。随后,美国联合欧洲国家实行黄金价格双轨制,官方间的黄金兑换被暂时冻结,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可兑换性宣告破产。这说明当时(     

    A.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

    B.美国丧失了全球霸主地位

    C.全球金融机构职能调整

    D.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

  • 9、明初对民居的建造有明确规定,《明史》载:“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三十五年复申禁饬:不许造九五间数,房屋虽至一二十所,随其物力,但不许过三间。”明初的这一规定(     

    A.说明传统宗法观念遭到挑战

    B.凸显了民居建设的礼法色彩

    C.折射出建筑用地的严重不足

    D.消除了严重的社会奢靡现象

  • 10、意大利威尼斯很有权势的孔塔里尼家族在布伦塔河畔皮亚佐拉领地的地产于1617年首次接受佃农们用(熟)玉米(粒)交实物地租。1618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终于同意接受农业地区的农民用(熟)玉米(粒)上交所征的赋税。由此可推知(     

    A.玉米在意大利得到了广泛种植

    B.意大利庄园经济加速解体

    C.价格革命影响了农业生产结构

    D.意大利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11、17世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内船桅林立,岸上堆满货物,一派繁荣景象。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A.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B.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C.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D.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12、据统计,2018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为2135亿元人民币,超过去年的1682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纪录。马云曾说过:“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

    A.取代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B.提升了人们的消费能力

    C.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 13、1880年,武昌知府李有芬改革保甲制度,把保甲的权力交付给绅士掌握,只把保甲的最低两级(牌和甲)留给平民担任,在此之上的“保”由士绅领导,并设立总揽全乡保甲系统的监管总绅。据此可知,晚清士绅(     

    A.成为维护满清政权的主要力量

    B.主要职责从赋役征收变为维持治安

    C.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控制的主体

    D.地位的上升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强化

  • 14、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发达,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却暴露了一些问题,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注重市场竞争和大投入背景下的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医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优势的获得和维持,而不是公民的医疗福利与公平。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美国(     

    A.医疗技术的创新受政治体制的影响

    B.医疗体系具有明显的霸权国家特征

    C.“自由、平等、人权”思想的虚伪性

    D.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与疫情防治脱钩

  • 15、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爱尔兰,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敲窗人”会按约定的时间,拿着长竹竿、软锤等工具敲打客户的窗户。这说明(     

    A.城市的居住环境有所改善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工厂制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D.工人工作态度逐渐提升

  • 16、新世纪开始之际,因特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有人担心世界会向全球化、美国化迈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在能接触计算机新技术的国家和不能接触新技术的国家之间,划开了一条鸿沟。这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     

    A.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流联系

    B.确立了美国战后世界霸主地位

    C.加剧了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

    D.导致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 17、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依据的方针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8、 冲破了 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题中横线处应分别填入(       

    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科举制、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察举制

    D.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 19、清朝前期,康熙帝曾组织全国性地理测量,历经三十余年,绘制出《皇舆全览图》,乾隆帝两次派人测绘新疆等地,最终绘制成《内府皇舆全图》。这表明当时(     

    A.近代民族国家疆域观念已经成熟

    B.政府重视边地管辖

    C.内陆边疆危机得到了合法的解决

    D.严格控制对外交往

  • 20、东晋政府为了照顾侨户“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期”的心理,没有把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在南方的侨户编入当地土著户籍,“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谓以白纸为籍,以别于江左旧来土著也”。这一状况(     

    A.说明户籍体制的混乱

    B.导致中央权力的削弱

    C.带来赋役制度的瓦解

    D.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 21、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是势在必行。同时,从江苏刘家港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的海上运输也开辟全线通航。这些交通建设的创举(     

    A.使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B.极大地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C.得益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

    D.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

  • 22、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变化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 23、1533年,亨利八世通过了《禁止上诉法案》,将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司法联系完全断绝。1534年,《至尊法案》使英格兰国王拥有了对英国境内所有教职进行任命以及教义修改的至高权力。1536年,国会通过《小修道院解散法》,宣布解散岁入在200镑以下的小修道院,其动产、不动产均归王室所有。英国的这些措施(       

    A.说明社会等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旨在满足资本主义发展要求

    C.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D.促使国王与议会实现了结合

  • 24、明代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变化如下: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为1:1000,弘治年间(1488—1505年)为1:700,万历十七年(1589年)为1:500。对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变动原因,解释最合理的是(       

    A.明末税制改革的推动

    B.国内商品经济走向兴盛

    C.明朝外贸处顺差地位

    D.物种交换进程显著加快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重要人物的历史决择,请将对应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26、发明:________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 27、启蒙思想与现代化

    启蒙思想是开启现代化的一把钥匙,请完成以下表格。

     

    核心思想

    建立政体

    受其影响的国家

    伏尔泰

    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君主,主张言论自由

    孟德斯鸠

    美国

    卢梭

     

     

  • 28、美术

    (1)印象派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阶段,涌现出了________、高更和________等著名画家。

    (2)现代派绘画的出现

    ①特点: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________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②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________。

     

  • 29、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文学集中反映了现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生活危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________;这是其中一个特点。

  • 30、贡献:爱迪生一生的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被称为美国“____________”。他发明和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

     

  • 31、近代殖民活动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____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____主导、融合____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 32、19451024日,_____________正式生效,以后确定这天为“联合国日 ”。联合国的宗旨一般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大政治问题由大会和_____________讨论。

  • 33、春秋时期

    (1)齐国________________改革: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

    (2)鲁国的改革:鲁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履亩而税”。

  • 34、_____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京剧号称“国粹”,代表了我国古代戏剧的最高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2)今天,京剧面临后继乏人、观众群体缺失的现状。你认为应怎样才能将京剧发扬光大?

  •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 37、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 38、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学自诞生后,几经变化成为国传统文化的正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论语》

    1根据材料一的漫画信息,概括孔子的思想。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巻四十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处?

    材料三

    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人心之本体即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

    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材料五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4材料五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

     

  • 39、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出帝制,走向共和”的旗帜,请指出这一时期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具体内容。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对哪一场革命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2)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长征途中的哪一次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人民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之路。请指出20世纪90年代党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上所做出的重大决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是在哪一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的?

    (4)“长征永远在路上。”综上所述,如何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