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临沧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据王祯《农书》记载,楮树(其皮为造纸原料)“种三十亩者,岁砍十亩,三年以遍,岁收绢百匹”;柞树“岁种三十亩,三年种九十亩,岁卖三十亩,终岁无穷”;经营漆树的民户,有的“资至巨万”。这些现象(     

    A.表明当时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B.巩固了江南地区经济重心的地位

    C.有利于解决当时严重的资源危机

    D.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 2、据《尚书》记载,夏朝每逢农历正月,道人(官职名)手持木舌铜铃往各地宣示政令,搜集民意:官师(官职名)如明知不正而不谏,就要追究责任,甚至受到刑法处罚。这表明当时(       

    A.夏王对地方直接统治

    B.夏朝刑罚十分严苛

    C.以民意作为施政基础

    D.早期国家特征初显

  • 3、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19世纪中后期,西方首先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 4、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开幕式上,印尼总统苏加诺发表了题为“让新亚洲新非洲诞生吧!”的著名演讲,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成立大会

    D.不结盟会议

  • 5、1895年纽约州通过了《面包房法案》,禁止面包房老板让雇工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1905年,面包房老板洛克纳违反该法律,法院对他处以50美元的罚金。他不服判决,提出上诉。最高法院判定他胜诉,因为法官认定,对于自己的事务签订合同的普遍权利是由宪法第14条修正案所保护的个人自由权的一部分。这表明美国(     

    A.司法实践遵循先例

    B.联邦宪法是司法最高依据

    C.法官作用极其有限

    D.法律充分保障了劳工权力

  • 6、20世纪开始,国际社会开始用法律限制战争权。《非战公约》规定,“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事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由此推知(     

    A.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增强

    B.国家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C.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D.诱发战争的因素在削减

  • 7、1841年,英国的托马斯·库克开启了商业化团队观光的时代。10年后,库克推出了首个欧洲大陆游套餐,这趟旅行从英国出发,途经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德国的科隆和法兰克福,再经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最终到达巴黎,参观世博会。库克在1872年还推出了历时222天,全程4万公里的环球旅行团。旅游方式的变革得益于(     

    A.中间阶层发展趋于稳定

    B.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C.人们生活方式出现变革

    D.垄断组织产生发展

  • 8、《晏子春秋》中记载:“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材料信息说明当时

    A.井田制仍然长期存在

    B.郡县制已在齐国普及

    C.丝帛是主要书写材料

    D.分封制尚未完全解体

  • 9、1941年初,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规定了产妇待遇、婴儿保育、托儿所设立的要求等,要求各级政府设保育员,专司孕母、产妇、儿童的调查、登记、统计、卫生、保护等工作。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重视维护群众利益

    B.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C.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D.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 10、图一、图二依次为东汉水排、唐代筒车。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   

       

    图一

       

    图二

    A.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趋势

    B.生产工具动力有了新发展

    C.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历程

    D.生产关系发展演进的趋势

  • 11、1911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唯有“坐旁听席”。但在1912年8月,中华民国出台的《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革命的包容性增强

    B.国民党内部组织日趋完善

    C.政党政治成为各方共识

    D.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充实

  • 12、明朝万历《兖州府志》记载定陶县时写到,“国初宫室尚朴,服不锦绮,器用陶瓦。成化以后,富居华丽,器用金银,陶以翠白,市井有十金之产,辄矜耀者有之。”材料可以说明(     

    A.传统重农抑商观念的颠覆

    B.儒家崇俭戒奢思想完全打破

    C.传统士农工商结构的瓦解

    D.经济发展影响社会消费观念

  • 13、20世纪以来,在纽约、伦敦等欧美国家的大城市,航空、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小汽车、自行车以及步行等都是城市交通模式的组成部分,并在各自适合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表明(       

    A.城市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B.交通工具创新扩大了城市规模

    C.工业化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

    D.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发展趋势

  • 14、有学者分析指出,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当白银过量流入则物贵银贱,当1630年后白银流入不足则迅速出现通货紧缩。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       

    A.中国“银本位”形成的过程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C.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社会发展

    D.“海禁”政策产生消极影响

  • 15、唐宋时代,同业商人组织,叫做“行”,而“行”这个词,同时又指同业商店的街区而言。相同工种的作坊、工匠,组成为一“行”。到宋代,“行”的数目由隋唐的120行发展到440行。这一变化说明(     

    A.政府管理更加严格

    B.商业垄断日益明显

    C.劳作方式发生变化

    D.社会分工不断细密

  • 16、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中记载:罗马人面对高空坠物伤人频发,视情况采取不同应对:如果可以找到具体抛掷人,可在市民法的框架内对此抛掷人提起诉讼;具体抛掷人很难找到时,裁判官通过告示的形式创设抛掷或倒泼之诉,让居住人来承担责任,形成通过市民法与裁判官法解决高空坠物问题的二元机制。据此可知罗马(     

    A.为欧洲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B.注重维护罗马公民公共安全

    C.公民法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D.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程度

  • 17、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经济停滞倒退

    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 18、17世纪,英国纯农业人口从15世纪的90%下降到50%,但人们却热衷于投资农业:占有土地、改良粮种和土壤、采用轮作制、使用各种农业机械。到18世纪上半期,农业革命取得丰硕的成果,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城市化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

    B.工业革命对原料的需求量增大

    C.圈地运动推动土地所有权的变化

    D.英国尊重传统的社会风气浓厚

  • 19、中国历代户籍制度逐渐演变.以下材料所涉户籍制度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诸色户计,已有定籍,仰各安生理”

    ②“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

    ③“五年一次编审增益人丁造册奏报之处,永行停止”

    ④“谓宜正其封疆,户口皆以土断。”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 20、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字之改(       

    A.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B.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推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

    D.有利于依法治国并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 21、“他们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热带雨林的一块地方耕作两三年后便会迁徙到别处。居住的圆形公共居所内也不分隔间,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区域。”据此推断,同属于该地区创造的文明是(     

    A.

    B.

    C.

    D.

  • 22、从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到网红“辛吉飞”引爆的食品添加剂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违法使用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阶段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 23、如图所示为东晋至唐朝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唐代(     

    A.人才选拔机制成熟

    B.世家大族退出政坛

    C.政权统治基础扩大

    D.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 24、十九世纪初期,美国传教士在亚非许多地区传教、进行各种“慈善”事业,如医院、孤儿院、救济院等。对新闻、广播、出版方面,美国教会也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信义会在东非建造电台,用数十种语言进行广播。据此可知(     

    A.全球文化的趋同性

    B.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C.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D.文化殖民的隐蔽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学)

    (1)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含义:①民主包括政治民主和反专制反特权的民主理念。

    ②科学包括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

  • 26、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______________的问题。

  • 27、小农经济的特征是_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

     

  • 28、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⑱__________和自我表现”。

  •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序号

    体现

    陈述

    1

    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提前完成“一五”计划,建立一批基础工业项目,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2

    3

    初步构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

    4

    颁布宪法

    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参考表中的(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完成(2)和(3)的表述。

  • 30、________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3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________。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人是________

  • 32、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______________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为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 33、哥白尼

    (1)背景: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2)观点:提出____________

    (3)影响: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 34、________年英国、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以《天津条约》和________为代表的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17世纪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热心中国文化,曾向来华传教士提出过30个有关中国的问题。如果当时由你来回答以下3问,你将如何回答?

    (1)中国的数学有哪些重要成就?

    (2)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建筑工程?

    (3)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列举几种值得欧洲人借鉴的舒适的生活方式。

     

  • 36、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是两千多年来传统文化的主流。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荀子对此有何新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两宋时期儒学分别有何新发展?并列举其核心观点。

    (3)明末清初,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早期启蒙思想悄然滋长。这一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有何特点?

    (4) 纵观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 37、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苏联和中国都曾取得过辉煌成就,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回答:

    (1)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2)既促进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又阻碍了苏联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什么?

    (3)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重大失误。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 38、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材料二 1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1)材料一中,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依据材料一中的柱状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作出的历史贡献。

     

  • 39、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的遗言,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美洲、对西班牙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500~1800年间,支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是跨欧、亚、美、非四大洲的贸易圈。与中世纪横跨亚欧大陆和印度沿海的长途贸易相比,新的大西洋贸易和太平洋贸易规模上是前所未有的……欧洲的海上霸权国家在亚洲和美洲都拥有殖民地和港口……这一时期贸易的内容已经逐渐从零散的奢侈品转变为大宗的经济作物甚至是工业制造品。

    ——摘编自何顺果《全球化的历史考察》

    (2)概括材料二所述1500~1800年间,全球经济交往的特点。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影响英国海外贸易的因素。

    材料四 《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  法兰西第一帝国  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依据材料四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材料五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3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时代的美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