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亟需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1855年、1870年英国两次颁布文官制度改革法令,规定“一切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文官制度逐渐形成。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形成
B.文官制度杜绝了政治腐败
C.文官制度推动了英国经济发展
D.文官制度降低了行政效率
2、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后,总统在任命法官后便基本失去了对该法官的控制能力,法官对具体案件的处理也没有总统等非司法官员过问。只要没有违法行为,任何法官都不必担心国会会弹劾自己。据此可知,美国( )
A.明确制定分权制衡机制
B.司法机构权力大于行政权力
C.司法独立得到法律认可
D.立法机构无法影响司法机构
3、下图为1954年少数民族学生参加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场景。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
A.人民能够当家作主
B.各族人民空前团结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社会普法力度加大
4、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及:农民运动“好得很”,成就了“奇勋”;农会的所谓“过分”举动具有“革命的意义”;农民是“革命先锋”。这些提法( )
A.为土地革命战争提供借鉴
B.推动国民大革命取得胜利
C.加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D.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5、在行省体制下,元代边疆地区被纳入中原王朝直接管理。各地区部落和地方首领变为土官,直隶于行省,推行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据此可知,行省制的推行
A.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
B.使全国经济实现同步发展
C.导致了边疆地区权力扩张
D.使中原文化开始传到边疆
6、1905年,湖北当局在黄陂县募兵,96人中有12个廪生、24个秀才。同时有大量的旧文人转向新式教育,成为新学堂与学务机构的教职员。清末贡生陈蝶仙开办了许多公司,生产牙粉、酒、汽水及玻璃。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废除( )
A.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B.提高了士人群体的政治地位
C.反映了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
D.促进了国家政治认同的形成
7、某时期一份文书写道:“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 )
A.秦汉的刑律
B.隋唐的律令
C.宋元的税法
D.明清的乡约
8、东汉时期,主管行政的尚书令取代丞相,主管监察的御史中丞,加上督察京畿地区的司隶校尉,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人物,人称“三独坐”。这种现象的出现( )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完善了官僚制度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加强了皇权专制
9、罗马执政官托克瓦突斯曾下令任何将士不得与敌方将军独自对阵。其子自恃骁勇,不顾军令杀了敌方将领,但仍然受军法处置。此后“己法自守”被确定为基本原则。这一原则
A.导致了执政官权力的滥用
B.旨在维护军事行动的严肃性
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10、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该法案宜称“(英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应获得并享有……属于英格兰国教会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优越权、司法权”。英国此举( )
A.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B.加速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压抑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限制了国王的专制权力
11、某部通史将盐铁官营列入《服务于大一统政治的经济政策》中。其依据最有可能是盐铁官营
A.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统治能力
B.民众免于遭受更多商业剥削
C.打击富商大贾有利稳定人心
D.使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增强
12、中国人民政协共有四级组织,涵盖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囊括56个民族、5大宗教、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无论纵向的组织设置,还是横向的代表范围,人民政协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到全国各族各界各方面群众。结合所学知识,有关人民政协表述正确的是( )
①推选代表具有广泛性
②它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于1954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表所示为1867——1894年中国茶、丝的出口状况。对表中所列“大宗”商品出口变化趋势影响最直接的因素是( )
年份 | 出口总值/千海关两 | 茶叶 | 生丝 | ||||
担数/担 | 货值/千海关两 | 比重/% | 担数/担 | 货值/千海关两 | 比重/% | ||
1867—1869 | 58 041 | 1 427 636 | 32 526 | 56.04 | 50 273 | 18 250 | 31.44 |
1870—1874 | 66 720 | 1 635 512 | 35 153 | 52.69 | 62 015 | 22 468 | 33.67 |
1875—1879 | 71 332 | 1 875 508 | 34 393 | 48.22 | 73 290 | 22 295 | 31.25 |
1880—1884 | 70 804 | 2 051 007 | 32 236 | 45.53 | 69 032 | 18 875 | 26.66 |
1885—1889 | 83 484 | 2 108 735 | 30 873 | 36.98 | 76 663 | 19 677 | 23.57 |
1890—1894 | 107 083 | 1 744 250 | 29 218 | 27.28 | 95 444 | 25 797 | 24.09 |
A.产业结构的转型
B.民族工业的兴颓
C.自然经济的比重
D.海外市场的竞争
14、19世纪后期,美国通过法案对文官制度进行了规范,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这些内容( )
A.有效避免官僚习气的滋生
B.体现了文官任期制的特点
C.有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D.实现了文官与政党共进退
15、有学者认为“政府干预的强弱与市场机能运作能力的强弱成反比。但在中国古代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恰恰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少。”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极强
B.重农抑商的传统不符合经济规律
C.中国古代已经出现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矛盾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的发展
16、明代士人在宣讲太祖圣谕时,经常呼吁人们依“高皇帝六言”,成就“极好的风俗”。为此高攀龙等士人宣讲时说:“人人有父母,人人随分孝顺他;人人有长上,人人随分尊敬他:人人有乡里,大家要和气些,人人做自家该做的事。”由此可知,明代士人的圣谕宣讲( )
A.强化了等级观念
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倾注了儒家理想
D.注重结合法律法规
17、如图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东京城门税卡,房屋内中间所坐人物是税官,门前手拿纸笔的税吏正在登记客商的货物。门税是宋代在城门征收的商业税,有别于此前官府在“市”中向商人征收的“市税”。门税的征收意味着宋朝城市中商业活动的范围从以前特定的“市”扩大到了整个城区。门税的征收( )
《清明上河图》(局部)
A.说明政权并峙导致宋代关卡林立
B.表明宋代限制商品和人口的流动
C.适应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加重了宋代城市平民的赋税负担
18、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这表明,江南地区( )
A.经济发展水平趋同
B.市镇发展威胁中央统治
C.基层社会治理加强
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压制
19、《左传·昭公十四年》云“好于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左传·成公十三年》载晋厉公遣人指责秦“倾覆我社稷,帅我鹜贼,以来荡摇我边疆”。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诸侯国之间有明确的疆界
B.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C.国家统一成为必然的趋势
D.秦国对经营边疆的重视
20、西周以前没有关于人质的记载,东周常有宗族之子做人质的情况,如“周郑交质”,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王室权威荡然无存
B.阶级矛盾逐渐缓和
C.宗法制已难以为继
D.分封制在不断瓦解
21、下面漫画选自《旧世百态:漫画时政》,描绘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沈阳各制旗店赶做清朝的国旗——三角龙旗的情景。它可以用来说明( )
A.近代中国帝制与共和的生死较量
B.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已严重破坏
C.东北人民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无奈
D.日本企图实现“以华治华”的战略
22、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的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中共十一大
D.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23、某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成立是“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该机构是
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B.亚太经合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24、《国语•楚语下》中记载“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春秋时期的“曹刿论战”中,劝阻者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孟尝君门下策士冯谖为发泄心中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要求士人应有的待遇。材料主要表明( )
A.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
B.士阶层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
C.分封制下的贵族等级秩序及其意识仍顽强存在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发生根本改变
25、我国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26、地位:__________艺术流派的开山之作。1969年贝克特因这部剧作而荣获__________文学奖。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
朝代 | 特点 | 地方 | 沿革情况 |
秦 | 传承开创 | 郡县制 |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
汉 | 汉承秦制 | 西汉初年: (1) (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 汉初在地方推行(2) 行政管理制度,中央集权遭到极大削弱。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 ”,极大加强(4)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
隋 | 承前启后 | 州、县 |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
唐 | 发展完善 | 道、州、县 |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逐渐演变成为地方的(5) 权力扩大。 |
28、____________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_______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9、1917年3月俄国爆发的“________”,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而1917年11月爆发的________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0、近代中国工厂制度的引进,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______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31、内容
民族主义 | 对外反对________,对内反对________ |
民权主义 | 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______________ |
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____________,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
32、洋务重镇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而上海又是洋务运动的重镇。请你在下列材料中选取符合“上海:洋务运动的重镇”这一主题的史料(填写字母)。
33、提倡“为政以德”
(1)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___________【4】”教化百姓(德治)
(2)以“礼”治国,逐步改良政治。
B: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___________【5】放在优先的位置。
C:教育思想
(1)教育原则:主张“___________【6】”。
(2)教育方法:主张“因材施教”。
(3)学习方法:主张学与思结合,坚持正确意见。
34、80年代
(1)提出“教育要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⑭_______________。
(3)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4)高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①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
②建立了⑮_____________。
③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④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35、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任举三位?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三位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请在他们的主要思想后面对应写出他们的名字。
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4)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请谈谈你的认识。
36、西欧思想界曾经长期处于宗教神学的黑暗禁锢之下,从15世纪起,经过300年的发展,直到18世纪末,才走进了“理性时代”。
问题:请简述西欧思想界逐步摆脱神学禁锢,走进“理性时代”的过程。
37、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38、旧三民主义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不同救国主张纷纷失败的情况下提出的,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那么新旧“三民主义”有何不同?分别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9、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和平共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总原则是什么?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制定了哪一外交基本方针?
(2)包容共济5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什么外交新原则?有何特点?
(3)有所作为70年代初,我国积极开拓外交新局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4)复兴筑梦新时期,我国积极发挥国际影响力,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体现了什么外交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