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世纪起,英国开始了圈地运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圈占土地,雇农民养羊,发展了畜牧养殖,农民群体数量大大减少;而同时期中国地主热衷兼并土地,招募农民在土地上耕种,农民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土地肥瘠不同
B.生产水平差异
C.经营方式有别
D.政治体制迥异
2、清代前期,乐户、堕民、登户与世仆身份的人处于社会最底层,世代从事诸如乐工、抬轿、为人耕地等“贱业”。雍正帝时期, “废除贱籍”“贱民变良民”。雍正帝这一做法旨在( )
A.解决社会治理隐患
B.放松对民众人身控制
C.统一全国户籍制度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3、如图为1965年创作的宣传画:《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该作品反映出( )
A.农村移风易俗呈现新的气象
B.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C.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一五计划”的新成就
4、《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由此可知( )
A.文献与考古互证方可证实历史
B.历史推断违背求真理念
C.唯考古发掘才能还原历史真相
D.考古发掘可以印证历史
5、1954年,政务院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中各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随后,国家体委也公布并推行了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这表明( )
A.机关减少劳动学习时间
B.社会兴起竞技体育运动
C.民众接受休闲娱乐观念
D.政府重视增强民众体质
6、欧洲人对世界地理范围的认识,在17世纪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 )
A.阿拉伯人在欧亚非频繁的贸易活动
B.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
C.亚历山大国王持续的对外战争
D.罗马帝国加强不同地区间联系
7、20世纪70年代,打开我国外交新局面的关键在于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制定
8、邓小平在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中谈道,“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
A.我国已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确立
C.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发展生产力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已解决
9、近代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诉讼过程中,继承了古代罗马不告不理的原则(最早出现在奴隶制时代的罗马),当时采取控告式诉讼形式,即每个公民在得到最高裁判官的许可后,即可作为告诉人提起控诉,法院则根据其控诉,在指定的日期进行审理,如果告诉人不到,则撤销控诉。这表明罗马法的一些条款
A.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武器
B.经验证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C.推行“民不举官不究”的消极做法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10、19世纪60年代,容闳、冯桂芬、王韬等都对传统经学教育进行批判,极力推崇西式教育。然而此后30年间,他们对全盘改革旧教育、建设新的现代教育闭口不提,仅提一些补缝堵漏的主意。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社会缺乏教育全盘变革的条件
B.西方近代教育不适合中国需要
C.知识分子的变革思想尚未成熟
D.经济结构落后制约着人才需求
11、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 )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
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
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12、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大约在11世纪后期,西欧一些城市复苏,拥有一定的自治权。近代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市镇和乡村先后取得自治权,以不同的形式实现基层治理。可见,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
A.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道路
B.始终以贵族势力为主导
C.以基层自治为其主要特点
D.与民族国家的产生同步
13、1901年7月,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设总理大臣一名,会办大臣及会办大臣兼尚书各一人,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这说明清末“新政”中,中央机构改革
A.重视社会民情
B.解决了内外困境
C.与旧制度决裂
D.具有被动性特征
14、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政体指的是贫穷而又占多数的自由人执掌着政权,寡头政体指的是门第显贵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着政权。”下列政权中,“平民政体”的代表是( )
A.斯巴达
B.雅典
C.马其顿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5、读“外国在华铁路直接投资估计表”,据此可知( )
国别 | 铁路 | 建筑年代 | 里程(公里) | 投资估计 (百万美元) |
俄 | 中东铁路 | 1898﹣1903 | 1721 | 189.3 |
德 | 胶济铁路 | 1899﹣1904 | 446 | 15 |
法 | 滇越铁路 | 1903﹣1909 | 464 | 32 |
日 | 南满铁路 | 1899﹣1903 | 1105 | 49 |
英 | 广九铁路(英段) | 1907 | 36 | 6.7 |
| 合计 |
| 3772 | 292 |
A.甲午战后外国侵华以修筑铁路为主
B.甲午战后外国开始了对华资本输出
C.俄国在对华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
D.外国在华投资铁路便利了经济侵略
16、50年代末,苏联利用廉价的石油扩大了在古巴和印度的政治影响。1960年,意大利、西德成为苏联石油最大进口国。苏联通过与西方国家的石油贸易,不仅希望赚取外汇得以获取西方的工业技术,还试图打破了美国石油公司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垄断。苏联石油出口( )
A.见证了新经济体制的成效
B.佐证苏联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C.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17、宋朝初年以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戎人得钱,悉销铸为器”,于是宋朝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进行物物交换。宋朝的这一转变( )
A.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
B.凸显了中原地区经济优势
C.扭转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D.基于维护边疆安全的需要
18、下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在着力于( )
发布年份 | 文件名称 |
1994 |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
2001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2006 |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013 |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
20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
A.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B.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9、1998年,考古人员在印尼海域发现的唐朝时期古沉船“黑石号”中载有约5万件长沙窑瓷器。在“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中,有一件题为“湖南道草市石渚孟子有明樊家记”的长沙窑瓷碗(见下图)。以上考古成果说明唐朝( )
①海上对外贸易已经十分发达 ②石渚草市的瓷器已远销海外
③已注重宣传商品的品牌价值 ④长沙窑瓷器只面向国内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出土的秦简显示,秦代先由朝廷职掌手工业的官署统一制作各种度量衡标准器,并将其颁发给各地的郡县官署,再由地方官署根据标准器组织制造实用的计量器具。同时,据各地出土的秦量、秦权等实测结果,各地计量器具的误差最大值还不到1%。这表明秦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助推市场统一
B.度量衡制得到严格执行
C.手工业生产服务于百姓生活
D.封建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21、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建交高峰(见图3)。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图: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A.外交基本政策的调整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D.美苏关系的改变
22、近代英国实行陪审团制度,其成员来自普通民众,针对特定案件临时组成,审判结束后解散。犯罪与否及犯罪性质由陪审团判定,且须全体陪审员一致通过,法官只能根据陪审团作出的判决进行量刑。由此可见,陪审团制度旨在( )
A.维护立法和司法的独立性
B.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保护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
D.保证司法程序公开公正
23、“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后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
A.民主思想的出现
B.天命观念的成熟
C.人文精神的跃动
D.儒家思想的影响
24、19世纪30年代,法国巴黎流行充满政治幻灭感的杂耍剧。这些剧作以既讥讽又肯定的方式滑稽通俗地迎合了“以赢来了人民的法律为荣的人民,已经把从君主到共和的选择用尽”的公众心态。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宗教改革导致人们精神空虚
B.政治动荡冲击公民法律观念
C.制度变革缺乏可靠思想武器
D.民主共和亟需积累社会力量
25、史料的类型浩瀚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下列材料对其所处时代的呈现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请据此对其进行分类。
真实类 虚构类
26、代表:西班牙毕加索的⑲______________。
27、第一篇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著作是
A.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 《庶民的胜利》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8、朱熹认为人性和天理一致,强调“________”,王阳明的认识论主张致良知和________。
29、印象画派
(1)背景: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兴起。
(2)特点: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强调捕捉⑫______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强烈主张⑬______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3)代表:法国莫奈的⑭_________;荷兰凡高的⑮_________;法国⑯______擅长画静物,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30、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________运动,其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16世纪欧洲出现________运动,进一步传播人文主义。
31、意义
(1)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3)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32、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迁徙到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的印欧人分别发展为____和____。迁徙到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____。迁徙到印度河流域的印欧人发展为____。
33、1978.5《光明日报》发表________一文,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________理论。
34、歌剧
(1)背景:19世纪,欧洲歌剧取得了辉煌成就。
(2)代表:意大利,威尔第的①_______;法国,②_____的《卡门》。
35、请全面客观地评价科举制。
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世纪中国发展三个台阶:孙中山的救国道路,毛泽东的建国道路,邓小平的强国道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的思想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是什么?
(3)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37、孔子创立儒学,注重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中著名思想家伏尔泰非常推崇中国的儒学思想。由此请回答: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古代儒学家中地位仅次于孔孟的是谁?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提出的怎样的认识论?
(2)康有为把孔子说成是倡导改革的先师,其目的是什么?
(3)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写出薄伽丘和但丁的主要作品。
(4)启蒙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38、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39、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并对商鞅变法给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