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现象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
①雄鸡报晓 ②鹦鹉学舌 ③蜘蛛结网 ④蜜蜂采蜜
⑤老马识途 ⑥孔雀开屏 ⑦狗钻火圈 ⑧蚯蚓走迷宫
A.①③④⑥
B.①②⑤⑦
C.②⑤⑦⑧
D.②④⑥⑧
3、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蚌﹣﹣呼吸器官是肺
B.蝗虫﹣﹣足和触角都分节
C.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4、“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织丝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关于家蚕的发育特点,正确的选项是
A.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B.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家蚕与蝼蛄、蟋蟀的发育过程完全相同
D.成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5、有些女性因为某种原因摘除了子宫,那么她将表现出的生理现象是( )
A.不能排卵,月经正常
B.正常排卵,月经失调
C.不能排卵,月经失调
D.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B.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C.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兴奋性比较强
7、下列人体细胞中,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是( )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精子
D.受精卵
8、昆虫、两栖类、鸟类在生殖发育方面既有明显区别,也有共同特点。如图是关于其区别与相同点的汇总,①②③处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A.变态发育、卵生、体外受精
B.变态发育、卵生、体内受精
C.卵生、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D.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
9、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A.DN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
B.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C.基因﹥染色体﹥DNA﹥细胞核
D.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10、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这是哪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
11、为了探究卷舌和不卷舌到底是怎么遗传的,同学们利用假期分组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父母的卷舌情况 | 家庭数 | 卷舌孩子个数 | 不卷舌孩子个数 |
第一组 | 都卷舌 | 110 | 128 | 30 |
第二组 | 一方卷舌, 另一方不卷舌 | 55 | 42 | 29 |
第三组 | 都不卷舌 | 5 | 0 | 8 |
A.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B.第三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C.根据第一组可以判断出不卷舌是隐性性状
D.第二组中卷舌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12、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B.遗精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及时治疗
C.身材高大是男性的第一性征
D.性器官已经发育成熟,应避免与异性交往
13、《科学》2018年1月26日发文,一支大型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存在于非洲大陆以外地区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这一发现,将之前推测的现代人类离开非洲大陆的时间提前了5万年,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森林曾大量消失
B.①表示的物种名为现代类人猿
C.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方向发展
D.人类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14、下列动物结构和功能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家鸽——气囊——气体交换
B.蚯蚓——湿润的体表——呼吸
C.蝗虫——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散失
D.鲫鱼——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
15、“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春联,其中的“六畜”指牛、羊、马、猪、狗、鸡。下列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胎生、哺乳
B.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体温恒定
D.用肺呼吸
16、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母亲是大学生,儿子也是大学生
D.“老鼠生来会打洞”
17、观察下图,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嫁接是用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的常用方法。嫁接的关键是:( )
A.接穗要保持湿润
B.嫁接的时间要选好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D.要选择好接穗和砧木
19、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的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发后,随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插入泥滩,很快就能长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组织培养
B.扦插
C.嫁接
D.有性生殖
20、下列生物体现出的生殖方式与试管婴儿这种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
A.组织培养蝴蝶兰
B.月季的扦插
C.植物异花传粉
D.克隆羊多莉
21、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儿童和________ 时期开始.吸毒会损害人的________ 系统,降低人体的________ 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22、19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做了下面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如下问题:
(1)巴斯德把澄清的肉汤倒入两个曲颈烧瓶中,把其中的一瓶肉汤煮沸,而另一瓶则不加热煮沸,几天后,未煮沸的肉汤变得浑浊,表明肉汤中长有________ , 而煮沸的肉汤仍保持澄清,巴斯德由此推测出________不会自发地从肉汤中长出,只有在________已经存在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新的________。接着,巴斯德打破了盛有澄清肉汤的曲颈瓶的瓶颈,数日后,澄清的肉汤变得________。
(2)巴斯德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3、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近亲是指_____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之间禁止结婚,其科学依据是近亲结婚所生子女_____.
2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科学家在地层中相继发现了始祖鸟、中华龙鸟等一些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这些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________关系.
26、健康包括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
27、“母鸡中的战斗机”﹣﹣据报道,英国某农场,一只母鸡曾孵出5只小鸭,这些小鸭一出生就紧紧跟随着母鸡,面对与自己长相不同的鸭宝宝,这只鸡妈妈毫不在意,经常带着它们外出“散步”.
(1)鸭卵产下后,须经过资料中提到的________过程,小鸭才能破壳而出,卵壳起________作用.
(2)够发育成小鸭的结构是鸭卵中的________.
(3)小鸭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其生殖方式是:雌雄异体,________生殖,________受精,卵生.发育过程中(填“有”或“无”)________变态发育.
28、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9、创立双名法的是______。
30、我国的裸子植物物种丰富,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的美称,有许多我国特有的珍惜种类,其中被称为“植物中的熊猫”的是____________。
31、将下列左侧内容与右侧内容进行合理搭配。
32、生物所有的性状都可以遗传,还与环境有关系。_____
33、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模式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请据右图回答: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 关系。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 。
(3)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属于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4)桑叶中传递到蚕的能量约占桑叶总能量的 。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效率。
34、小明经常和同学去稻田地玩,在春夏交接之际常常,听到青蛙的鸣叫,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鸣叫的青蛙是_____,目的是_____。
(2)他们仔细观察,会看到青蛙的雌雄抱对行为,这种行为的意义是_____。
(3)青蛙的卵细胞和精子在_____完成受精。受精卵会发育成蝌蚪,蝌蚪的外形像_____,通过_____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用_____呼吸;成体青蛙后肢比前肢_____,适于在陆地上跳跃,用_____呼吸,青蛙在由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习性上和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因此,也是_____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