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以及物理学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当时,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这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C.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为:、
、
D.加速度与质量
、合外力
之间的关系
,利用了比值定义法
2、将一小球水平抛出,A、B、C 为平抛运动轨迹上的三个点,AB间的距离为L,BC间的距离为,AB、BC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为
。则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3、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物块,在水平恒力
的作用下紧贴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自
时刻起
随时间均匀减小,直至
时刻减为零,重力加速度为
,关于小物块所受摩擦力
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下列选项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所以我们课间不要打闹,不要在楼道内拍球。现在假设篮球从高楼层自由下落,其落地速度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篮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下落的时间为3s
B.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25m
C.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最后1s的位移为15m
5、一同学将铅球水平推出,不计空气阻力和转动的影响,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 )
A.被推出时瞬间速度最大
B.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C.加速度一直变大
D.位移一直变大
6、如图所示为清除屋面积雪的简易设备,把该设备底部的尼龙布料伸入到积雪下方,积雪就会顺着布料滑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积雪与布料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于积雪与屋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B.积雪受到的支持力变小而下滑
C.积雪受到向下的摩擦力而下滑
D.积雪受到的合力变大而下滑
7、俄乌冲突以来,中国政府十分关心我国公民的安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布置撤侨方案,首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的临时航班于北京时间3月4日20∶08分(当地时间14∶08)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起飞,于3月5日早上5时41分安全抵达杭州,飞行航程8210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0∶08分”指的是时间
B.“飞行航程8210km”指的是飞机的位移
C.研究飞机的飞行路线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
D.飞机的平均速度为
8、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末端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在白纸上留下印迹。多次实验,用平滑曲线把这些印迹连接起来,就得到钢球运动的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水平
C.挡板高度需要等间距变化
D.要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释放钢球
9、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固定斜面上,A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力F的作用,A、B均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斜面之间可能是光滑的
C.A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
D.B可能只受到3个力的作用
10、关于质点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物体的运动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
C.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现象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D.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
11、如图所示,某滑雪场的索道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质量为m=50kg的人坐在缆车内的水平座椅上,当缆车随索道以a=2m/s2的加速度斜向上运动时,已知g=10m/s2,sin37°=0.6,cos37°=0.8,则( )
A.座椅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
B.座椅对人的摩擦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且指向右上方
C.座椅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560N
D.座椅对人的作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且指向右上方
12、某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的地板上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在传感器上放一个重为20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计算机显示出传感器所受物块的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根据图象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从时刻t1到t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B.从时刻t3到t4,物块一定向下加速运动
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
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
13、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放置一物块m,最开始对m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使得弹簧压缩。在
时撤去F释放小物块,计算机通过小物块上的速度传感器描绘出它的
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
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倾斜直线Od是
时图线的切线。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弹簧自身重力及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在时刻恢复原长
B.
C.弹簧的劲度系数
D.小物块向上的最大位移为
14、 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
B.A 受5个,B受3个,C受3个
C.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
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
15、吊车将200kg的货物从地面竖直向上提升,货物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10s内吊车对货物的拉力为2000N
B.30s~35s内,货物处于失重状态
C.30s~35s内,吊车对货物的拉力为2040N
D.35s末货物离地面的距离为55m
16、新疆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无人机为长绒棉喷洒农药。无人机悬停在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末的速度大小为6m/s,然后无人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并开始喷洒农药。若喷洒农药前无人机和农药的总质量为90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在加速阶段,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大小约为( )
A.180N
B.900N
C.918N
D.1080N
17、始终保持竖直状态的缆车沿着山坡以加速度a下行,如图所示。在缆车地板上质量为m的物块与地板始终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所受的支持力
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0
C.若缆车加速度增加,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D.若缆车加速度增加,则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一定减小
18、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采用“冲淡”重力的方法,将落体实验转化为沿斜面运动的实验。伽利略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发现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增大斜面倾角,该规律仍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倾角为的情况得出结论。关于伽利略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冲淡”重力是指使铜球的重力变小了
B.伽利略让铜球沿着阻力较小的斜面滚下,直接测出了铜球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C.伽利略对倾角为的情况进行了测量后得出结论
D.铜球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说明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9、如图所示,用气垫导轨测量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d 的遮光条。滑块做匀变速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1的时间,通过光电门 2 的时间
,遮光条从光电门 1 到光电门 2 的时间为
,
和
均远小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得滑块在两个光电门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B.测得滑块在两个光电门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C.测得滑块的加速度为
D.测得滑块的加速度为
2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汽车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0-0.1v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
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 m
2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为37°,其顶端A到底端B的距离为4m,传送带始终以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顶端A轻放一小煤块,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sin37°=0.6,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块下滑过程中先加速后匀速
B.煤块从传送带顶端A运动到底端B所用的时间为1.05s
C.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滑动痕迹为1.5m
D.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滑动痕迹为1.25m
22、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小物块在平行斜面向下的恒力F作用下,从固定粗糙斜面底端开始以v0=12m/s的初速度向上运动,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以出发点O为原点沿斜面向上建立坐标系,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速率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斜面倾角θ=37°,取cos37°=0.8,sin37°=0.6,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斜面上行阶段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4m/s2
B.恒力F大小为4N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D.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
23、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由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1】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步骤如下: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将运动更长的距离;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持续运动。
在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属于理想化的推论。下列有关事实和推论的分类和排序均正确的是( )
A.①(事实),②③④(推论)
B.②(事实),①③④(推论)
C.②(事实),③①④(推论)
D.③(事实),①②④(推论)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所以先有作用力,然后才有加速度
B.要使物体获得较大的加速度,除了增大作用力外,还要使物体的质量尽可能小
C.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D.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各个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作用力,人才能前进
B.以卵击石,石头无恙而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C.甲、乙两人拔河,甲获胜,说明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运动员从地面上竖直跳起,说明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自身重力
【4】生活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较光滑桌面上的苹果保持静止;但当火车加速时,桌面上的苹果却动起来了,如图所示。此时苹果在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为零,为什么苹果获得加速度动起来了呢?这与牛顿运动定律似乎矛盾了。原来,牛顿运动定律是否成立,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则称为非惯性系。在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时,一般将地面视为惯性系,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其他参考系也可视为惯性系。若选车厢为参考系,当火车匀速行驶时,车厢是惯性系,所以苹果保持静止;当火车加速时,车厢则是非惯性系,此时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其实,在非惯性系中,需要引入“惯性力”来修正牛顿运动定律:有一个力 F'作用于苹果,其方向与火车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的方向相反,其大小等于苹果质量m与加速度a的乘积,即。修正后的牛顿运动定律既适用于惯性系,也适用于非惯性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修正前的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
B.在车厢中的观察者看来,苹果运动的方向与车厢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只有在非惯性系中才能观测到“惯性力”
D.“惯性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惯性力”不存在反作用力
24、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正确的是( )
A.运动方向不可能发生改变的直线运动
B.速度的变化率恒定的直线运动
C.速度的变化量恒定的直线运动
D.加速度的变化率恒定的直线运动
25、王聪同学,为了测量某河流的水速,找来一条小船,他首先保持小船对水以恒定的速度行驶.第一次,保持船头始终垂直河岸划行,经10min到达正对岸下游120m处;第二次,船头始终保持指向与上游河岸成θ角划行,经12.5min到达正对岸。由此,你帮王聪同学计算计算,水速u=________,船对水的速度v=____ ,河宽L=____ .
26、小文同学在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时,将一条形磁铁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让小钢珠在水平桌面上从同一位置以相同初速度v0运动,得到不同轨迹.图中a、b、c、d为其中四条运动轨迹,磁铁放在位置A时,小钢珠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填轨迹字母代号),磁铁放在位置B时,小钢珠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填轨迹字母代号).实验表明,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5kg的物体,在F=50N的拉力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F与水平面夹角,取
,
,
,则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N,支持力为________N,摩擦力为_________N。
28、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减小为原来的,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_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
29、一条小河,河宽60m,水流速度是6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3m/s,如果它能以最短的时间渡河,则时间至少是_________s,若它能以最短的航程渡河,则航程是__________m。
30、(1)如图所示,你的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彩色画笔。你的同伴牵动一条宽约1 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每隔1s你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一个点。你还可以练习在1s内均匀地点上两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由实验可知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越___________,纸带的速度与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小张以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在固定频率下,測量小车拉动纸带甲、乙、丙、丁的运动速度,每次车子都是自右向左运动,四段纸带的长度都相同。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是
A.纸带甲打点均匀,表示车子的运动是匀速的,加速度是零。 |
B.纸带乙显示的平均速度与纸带甲相同 |
C.纸带丙表示的小车的运动是先快后慢 |
D.纸带丁表示的小车的运动是先慢后快 |
31、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_.
A.弹簧原长
B.当地重力加速度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
(3)增大A、O之间的距离x,计时器显示时间t将_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32、公路上拱形桥半径为,一辆质量为
的汽车以速度
通过拱形桥,求:汽车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
,为了安全,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___________
。
33、以初速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如果所受空气阻力是小球所受重力的
倍,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
,在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
34、如图所示,a图表示某物体在x轴方向上分速度的v-t图像,b图表示该物体在y轴上分速度图像。
(1)物体在t=0时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__
(2)t=8s时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__
(3)t=4s时物体的位移为___________ 。
35、某学生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步骤如下:
①长度为GE橡皮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轻质小圆环,如图甲所示:
②把两根细线做成两个绳套,拴在小圆环上,另一端连接弹簧测力计,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平衡时记录下小圆环位置O、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及两条细线的方向,如图乙所示;
③撤去、
、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单独拉住小圆环,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及细线的方向,如图丙所示:
④分别画出力、
和F的图示。
(1)步骤③中遗漏的重要操作是________
(2)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填选项)
A.两个分力、
间的夹角越小越好
B.两个分力、
的大小适当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线要稍长一些
(3)该学生小组用虚线把拉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
的箭头端连接,看到所围成的形状像一个平行四边形(图丁),于是猜想: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还应该________。
(4)试分析如何对上述实验步骤进行相应调整,让实验可以“探究力的分解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如图,重为G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试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3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开始运动。求:
(1)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物体在2s末的速度大小?
38、一个物体从45m高的地方自由落下。(g =10 m/s2)求:
(1)物体2s末的速度大小?
(2)物体多长时间落地?
(3)在下落的最后1 s内的位移是多大?
39、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所示,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中心线处减速至0,经过20s缴费后,再加速至15m/s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5m/s,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15m/s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
(1)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从收费前减速开始,到收费后加速结束,总共经过的时间t 和通过的路程s;
(2)汽车过ETC通道,从收费前减速开始,到收费后加速结束,总共经过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
;
(3)如果过ETC通道,汽车通过第(1))问的路程,比人工收费通道所节约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