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策之不以其道
B.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 居天下之广居
2、下列排序,顺序正确的是( )
①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积下来的结果。
②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③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
④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
⑤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
⑥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
A. ②④⑤①③⑥ B. ②①⑥③④⑤
C. ②④⑥③⑤① D. ②①⑥③⑤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超市对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赠送精美礼品。
B.期末将至,杨明同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提高。
C.公司经理采纳并征求了全体员工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
D.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的美好家园。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上课了,正在打篮球的同学们戛然而止。
B.年近九旬的他,行将就木,所以需要子女服侍他。
C.大陆台湾两地血脉相连、亲如一家,不会受人挑拨离间。
D.昆明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是名副其实的春城。
5、《诗经》是文学的典范,语言的宝库。许多常用的成语就出自《诗经》。请从下列《诗经》名句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填在括号中。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_______)
(2)“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_______)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_______)
(4)“它山之石,可以为错。”——《诗经·小雅·鹤鸣》(_______)
(5)“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_______)
(6)“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诗经·豳风·鸱鸮》(_______)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2)________,老妇出门看。
(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5)________,千里共婵娟。
(6)________,潭影空人心。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
(8)________,更着风和雨。
(9)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①她立刻激动地走过来,立在他面前,看来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亲爱的人!你不会想到,你此刻看见的是这样一个孙少平吧?他又脏又黑,象刚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鬼魂。
泪水不知什么时间悄悄涌出了他的眼睛,在染满煤尘的脸颊上静静流淌。这热的河流淌过黑色大地,淌过六月金黄的阳光,澎湃激荡地拍打她的胸膛,一直涌向地的心间……她仍然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胸前的山脉在起伏着。他用黑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使得那张脸更肮脏不堪。他说:“你先到外面等一等,我洗个澡就来了!”他不能忍受井口那一群粗鲁的伙伴这样来“观赏”她。
以上文字选自《____》,文中的“她”名叫____,“她”这一人物性格:______。
②老资格的犯人替武松担心:“不打你,不是好意,只怕要害你!”正说着,有个军人给武松送来好酒好菜。武松想:“让我吃过了就要来害我了吧?不管它,吃了再说。”吃完了那军人还提来热水让武松洗澡。“洗完澡就要来害我了吧?”但当天晚上没什么动静。以后天天这样服侍。到第五天武松憋不住了,他问那人:“是谁派你来送这送那?”那人说:“是小管营吩咐的。”“小管营?是那个包着头吊着胳膊的年轻人吗?”“正是。”“他为什么要照顾我?”“小管营不许我多说,要过半年才能让你知道。
以上文段提到的“小管营”名叫____,请简述武松这一人物形象:______。《水浒传》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______的链式结构。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⑤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1】第④段中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
【2】第⑤段中老人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是可信的,因为什么?
【3】分析第⑤段“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美好的品德”是指什么?
(2)“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的依据是什么?
【4】第②段中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为什么特别强调“看着那人的眼睛”?
9、请以“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