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 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 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C. 悠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消失
D. 宛转 悠扬 愉快 自失 弥散
2、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
B. 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或“使”去掉其一)
D. 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的后面加上“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B. 大自然启示我们: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
C. 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竖起来。
D. 德江县交管局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4、(2017·四川眉山中考,2分)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②⑤③①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③①②⑤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结合颔联内容,说说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与一般离别诗在感情表达的基调、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
③______________ ,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④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⑤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前四句。
7、名著阅读。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生活中总会有苦难和磨砺,但我们依然要微笑面对,勇敢生活。
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名人传》的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镜中的流年
①我站在落地镜前,很认真地打量起自己:青春痘已基本消去,剩下一个光滑的脸蛋,头发乌黑柔顺,睫毛长而翘,有点小骄傲,明亮的眸子像春天的湖水,笑起来有一深一浅的酒窝。我穿上夏裙,荷叶边呼啦啦地转动,我好像更高了。
②我的身旁,站着母亲。是我硬把她拽来的,她已经很久都没有好好照过镜子了。母亲比我矮了一厘米,穿着俗气的红衣服。她的脸上有很多雀斑,两鬓更不用说,在一层她精心遮掩的黑发下,斑斑驳驳的尽是白霜。她有低垂的眼袋,眼角有了鱼尾纹,睫毛也变短了,眼睛里停泊着我——她在看我。
③“你怎么这么丑!”我撒娇地嘲讽。
④母亲笑了:“丑还照什么?”她松弛又带有暗斑的脸上顿时又多了几条皱纹。
⑤我的心里猛然一颤,我的母亲,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了岁月无情的刻痕,我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有了与母亲截然不同的样貌......
⑥我曾经无意中翻到过母亲小时候的照片,是一张边角泛黄有茶渍的老照片,那时她年方十六,梳着两条垂到腰间的大麻花辫,额前有卷卷的刘海儿。她爽朗地笑着,明眸皓齿,有着那个年代的少女拥有的一切活力与单纯。
⑦这张照片被母亲锁在衣柜的匣子里,和它夹在一起的还有几十封宇迹清秀的泛黄信件。那些寄信人都是母亲的闺密,现在已成为我熟悉的“阿姨”。我没敢看,只是猜想,那当中是否也有我现在拥有的秘密。那时的她,一定时常捧着镜子,柔肠百转地细看每一封信,她那一头瀑布一样的乌发,伸到大脸盆里必定瞬间染黑了一盆清水,乌亮亮的,流淌着青春。
⑧母亲说,那时的她疯狂地喜欢唱歌,整夜整夜地听歌,用一盒一盒的磁带放,什么《粉红色的回忆》啊,《我只在乎你》啊,她每首都会唱。我说:“那你再给我唱两句?"“早忘了,哪里记得住!”
⑨可是母亲就是做了母亲也是美的啊。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母亲仍是一头秀丽的长发,用精致典雅的发卡夹着,我伏在她温暖的肩上,还闻得见熟悉亲切的发香。母亲喜欢牵着我肉乎乎的小手,她的手也不像现在这样干枯粗糙,而是细腻的,白皙而纤长。她用这双手一点点地喂饭给我吃,母亲说看到我大口大口地吃饭,她自己也感觉饱了。
⑩可是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母亲因为生我落下了偏头痛的毛病,每到天气变化时就头痛难忍;她在服装厂做工,十个手指有五个缠着胶布;她几乎没有穿过高跟鞋,她说她穿上都不知道怎么走路了;她除了那支用了几年还没用完的口红和眉笔外没有任何化妆品,她说化妆品太贵了,没必要买;我从来没有见过母亲穿裙子,她说她不爱穿裙子,因为干活不方便还得处处注意......
⑪几天后,母亲大扫除时顺手将放在衣柜上的大箱子拿了下来。那是母亲结婚时的箱子,大红色的,上面覆满了灰尘。我出于好奇将它打开,里面塞满了母亲的旧衣服,我看见一角青色的布料便轻轻将它扯起。衣服瞬间像花一样地抖开,竟是一条及踝长裙!
⑫我拿着它站在午后的阳光下,从窗外透进来的光束使得空气中现出无数飘浮的尘埃,最终落到箱子上,好像一条时光隧道——我站在落地镜前,将它搁在腰上,镜子反射太阳的光,我恍惚起来,感到一种莫名的召唤,是美丽如花的母亲的召唤……
⑬时光总是悄悄地从指缝间溜走,女儿的豆蔻青春,伴随的却是母亲的皱纹白发,然而母亲却不曾抱怨也不曾察觉,只有镜子诚实地记录着这一切,记录着母亲生命里的所有光华。只不过,今日镜子照见到的却是如花蕾般的女儿。
⑭爱,就是这般通过镜子记取,并延续着......
(选自《青年文摘》2018年8月26日,有删改)
【1】镜子记录了母亲生命里的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2】赏析第⑪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
【3】文章主要写母亲,而第①自然段却以“我”起笔,有何作用?
【4】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你如何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100字以内)
9、题目: 伴我成长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