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农谚(yàn) 迁徙(xí) 行辈(xíng) 撺掇(cuān)
B. 凫水(fǔ) 两栖(qī) 褶皱(zhé) 狩猎(shòu)
C. 潺潺(chán) 追溯(sù) 缄默(jiān) 沼泽(zhǎo)
D. 雾霭(ǎi) 凋零(líng) 欺侮(rǔ) 沟壑(h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束缚 翡翠 川流不息 怒不可恶
B.扶植 赋予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帷幕 模糊 世外松园 人情世故
D.骨骼 严峻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3、选出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A.震撼zhèng hàn 糜子méi zi 羁绊jī bàn 麾下灸zhì
B.戛然jiá rán 熙熙然xī xī rán 蓦然mù rán 关睢guān jū
C.纠葛jiū gě 欺侮qī wǔ 窈窕 yáo tiǎo 斡旋wò xuán
D.撺掇cuān duo 燎原liáo yuán 惮dàn 辗转zhǎn zhuǎn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
②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
③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
④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⑤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和意义。
A.③④⑤①② B.⑤①④②③
C.③⑤①②④ D.⑤③④①②
5、(题文)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1】(小题1)请结合全诗赏析“秋风起兮木叶飞”一句。
【2】(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6、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____地搏击着。它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________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________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________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________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7、名著阅读。
⑴《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_____________的爱。
⑵吴敬梓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是长篇________小说。他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仕的庸俗不堪,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材料二)
现在的书真叫多,读书的可选择范围非常之大,倒容易弄得读书人手足无措,不知该读什么,该取怎么个读法了。面对这一形势,我现在多取“猫式读法”。我家养了三只大猫,注意观察,发现它们进食有几个特点,都足资我读书时借鉴。一是它们进食前先要以目巡查左右,并对食盆中的食物以鼻检验,绝不轻易下嘴,这启发我选一本陌生的书来读时要十分慎重,不能因此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更不能误食腐物影响心灵健康;二是它们吃东西时不仅细嚼慢咽,还往往摆头晃脑,能十分精确地将鱼肉中的小刺剔除,这启发我读书要善于汲取精华、唾其糟粕;三是它们一般都不贪食,胃口大开,却能适可而止,我们常用“猫食儿”形容量虽小而已他足,由此启发我:面对的书越繁杂,越不能贪多求广,还是要先确定好一个时期的读书目的,依次列出必读、可读、可读可不读(即机动安排,时间有富裕则读,无富裕则放弃)的书名,订出相应的计划,配置好时间份额,一周或半月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猫式读法”实践下来,尤有读书乐、乐融融的效益,故不揣冒昧,写出以供读友们参考。
(节选自刘心武《狼·蟒·牛·猫——读书的四种方式》)
(材料三)
(数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1】材料一中说“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能否用《孙权劝学》中吕蒙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这个观点?为什么?
【2】依据材料三,说说国民利用各种媒介阅读的时长有什么特点?
【3】初二同学时间紧、课业重。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向同学提出三条阅读建议。
9、请以“行者的歌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