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才30多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沧海桑田,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呢?
B.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人们追溯历史的渴求也不会停歇。
C. 前不久国学知识竞赛主办方所出的试卷题量之多、难度之大,令参赛者叹为观止。
D.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2、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②腹肌是大笑中强烈的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而且对胃、肠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
③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
④一张一驰之间,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
A. ③④②⑤① B. ①③⑤②④ C. ③①⑤④② D. ①③⑤④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娴熟 湿漉漉 纷至踏来 心旌摇荡
B.堕落 茂腾腾 目眩神迷 招摇撞骗
C.浮燥 尾椎骨 川流不息 轻歌曼舞
D.抛锚 草坝子 舐犊之情 振耳欲聋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襁褓qiǎnɡ 阐述chǎn 萦绕yíng 挑拨离间jiàn
B.枷锁jiā 奠基diàn 歧途qí 暴风骤雨jù
C.崇尚chóng 慷慨kǎi 堕落duò 强词夺理qiáng
D.束缚fù 蛮横héng 绚丽xùn 不修边幅fú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画线句子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是本诗的重要特色。请结合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6、诗文名句积累。
(1)阡陌交通,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_________。(《关雎》)
(5)蒹葭苍苍,________。(《蒹葭》)
(6)青青子衿,_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__?(《子衿》)
(7)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对偶句描绘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的教育观念。
B.《傅雷家书》是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篇篇家书都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傅雷教育傅聪的人生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家书》中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是一场短跑。
(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大家对你的欣赏,妈妈一边念信一边直淌眼泪。你瞧,孩子,你的成功给我们多大的欢乐!而你的自我批评更使我们喜悦得无可形容。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么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从选段中你看到家长傅雷对儿子的最大期望是什么?真切的劝告是什么?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鹞子、风筝、纸鸢
薛舒
①现在的人们,把这种用一根细绳牵引着放飞的玩具叫风筝,可在我童年的时候,上海人都叫它鹞子。
②拥有一只鹞子,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它代表了一个儿童在玩伴中的地位,还体现了这名儿童的家境优劣状况。总之,谁要是擎举着一只鹞子从家门前的场地上飞奔而过,不用片刻,他的身后就会跟了一大群追随者。穷到赤贫的人家,是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孩子置办一只鹞子当玩具的,所以,那个举着鹞子的孩子,口袋里多半装着炒熟的花生或蚕豆。鹞子升上天空时,那孩子必定沉着气、绷着脸,手里的绳圈骨碌碌地转。鹞子越飞越高,飞得越来越平稳,孩子的手,不用那么紧张地控制力气了,于是,他的表情里,便带了一些散漫、油滑,那便是他的成就感。在骄傲的资本还未真正奠定之前,他自然是要以严峻的神态面对围观者的。严肃和冷峻只是前奏,胜券在握时,他便可以调皮一些了,他甚至有时间和别人说话,伸一只手从口袋里掏花生或者蚕豆来吃。那时候,他才发现,口袋里的花生或者蚕豆只剩下一半了。可他并未撒泼,也不胡乱责怪正往嘴里填塞蚕豆的别的孩子。因为手里牵着绳索,那只黄蝴蝶还在天上飞,他便宽宏大量地不去追究花生、蚕豆的去处。这就是他的资本,拥有一只可以飞上天的鹞子,让他成了一个不计较得失、不纠缠蝇头小利、大度的孩子。追随者们,便在羡慕他拥有鹞子的同时,心中对他生出些许尊重来。有鹞子的孩子,便拥有被尊崇的权利。事实上,他始终没有注意到,在他举着鹞子奔向开阔地的时候,他口袋里的花生或蚕豆已经撒落一路。自然有跟随在后面掉了队的孩子会捡起来,口袋里的花生、蚕豆可以吃,从口袋里掉出来的,也可以吃。有的人拥有了整个快乐,也有人,把别人丢弃的快乐捡拾起来,得到了快乐的一条边、一个角,于是,他也便拥有了快乐。
③那个年代,天空大部分时候是蓝色的,与现在不一样,比现在清澈透明。那时候,蓝色的天空里出现一只黄色的蝴蝶鹞子,那可真是耀眼,那可真是牛,牵着细绳的那个剃马桶头的孩子,不骄傲才怪呢。年节里,孩子跟着大人走二十多里煤渣路,从小镇到海边的乡下吃某一位表哥或者堂姐的喜酒。坚硬的煤渣路无尽延伸,似乎永远也走不完。路边的麦苗绿得暗淡委顿,油菜上蒙着一层灰白的暗霜。举目眺望,人迹稀少的旷野里,任何生机都被压抑着,单调而荒蛮。孩子的眼睛很快疲乏了,腿脚酸软了,便开始吵闹,即便大人哄骗着就要到了,一会儿就可以看到新娘子家送来的红红绿绿的新被子、新枕头、新脚盆、新马桶了,还可以吃到新马桶里的枣子、花生、红鸡蛋了,可孩子依然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没有枣子、花生、红鸡蛋,他便不肯再走半步了。母亲哄了半天,差不多要发火了,父亲忽然手指远方喊着孩子的名字:“快看啊,鹞子,那边有人在放鹞子。”
④孩子便抬起头,果然,远处的天空里,一点斑斓的红,或者紫,在风中摇摆不定地起飞。那方向,便是煤渣路的尽头处。孩子终于站了起来,向着越来越清晰的那片绚丽走去。有鹞子放的地方,便有着如此大的吸引力。而放鹞子的人,亦喜欢有人跟在身后观摩他的身手。若没有人观看,那他的乐趣只剩了小半,无非是放绳子、扯绳子、收绳子,那只高高在上的鹞子,与他只是一线维系,快乐与他之间,也就只是那细细的一线牵连了。若是有人看,那他就不仅仅是放鹞子了,他是受到瞩目的表演者,他领受的是羡慕、赞赏或者挑剔的目光。他甚至是一名艺术家,此刻的放飞,恰好证实着他的技术、能力,乃至魅力。放鹞子,本就是要给人看的,没有人看,还有什么意义呢?
⑤很多年前,我在旅游大学念书,同室一位山东潍坊的女孩说,纸鸢就是风筝。那也是一只飞翔的鸟,且给人更高更远的想象,我从那以后便喜欢上了“纸鸢”这个词。想起一种叫“鸢尾”的花,蓝色,有着裙摆一样的花瓣。那时候就觉得,这纸鸢和鹞子,是有着异曲同工的美妙之处的。
⑥其实,我从未与风筝有过亲密的接触,只在童年的某一个春节,在上海的乡下过年,就是那一次,走二十多里路去吃喜酒,走不动了,父亲指着远处说:“看,有人在放鹞子。”果真,我看到一只黄色的蝴蝶在天空中平静地游弋,我向着那只黄色的蝴蝶飞奔而去,然后,我看到提着一袋兰花豆、剃着马桶头的表哥,一根细细的绳索被他捏在手里,牵连着天上的蝴蝶。表哥把我丢在一边,一脸严肃地拉着绳索,他的动作和神情让我知道,一个放飞风筝的孩子,其实放飞的,是他的骄傲。
【1】“鹞子”“风筝”“纸鸢”指的是同一事物,为什么标题要将三者并列在一起?
【2】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两个场景来表现童年时孩子们对放鹞子的迷恋?请概括作答。
【3】下面三个句子中都有“骄傲”一词,联系全文分别说说“骄傲”指的是什么。
①在骄傲的资本还未真正奠定之前,他自然是要以严峻的神态面对围观者的。
②那时候,蓝色的天空里出现一只黄色的蝴蝶鹞子,那可真是耀眼,那可真是牛,牵着细绳的那个剃马桶头的孩子,不骄傲才怪呢。
③表哥把我丢在一边,一脸严肃地拉着绳索,他的动作和神情让我知道,一个放飞风筝的孩子,其实放飞的,是他的骄傲。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这个句子。
鹞子升上天空时,那孩子必定沉着气、绷着脸,手里的绳圈骨碌碌地转。
【5】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旅途,旅途中有晴天里阳光沐浴的温暖,也会有下雨天风雨交加的迷茫;有行走坦途时云淡风轻的惬意,也会有攀爬险峰时意想不到的艰辛。风雨过后是彩虹,山的那边是另一种风景。
请以“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