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延边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颗小桃树》的作者是当代作家贾平凹,他凭借《秦腔》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凭借《古炉》获得了第一届施耐庵文学奖。

    B. 《驿路梨花》选自《光明日报》,作者是当代作家彭荆风,题目中的“驿路”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C.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她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D. 《卖油翁》的作者是唐朝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唐宋八大家”之一。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专家指出,不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B.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C.犯罪分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劫持人质,被我公安干警当场击毙。

    D.张一山拍戏遭居民大爷臭骂踹车,他尴尬地笑着,低眉顺眼地躲到一边。

  • 3、“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会区分了吗?“美轮美奂”和“绘声绘色”分别形容的是啥了解了吗?当然这些今天都是不考的,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周兰芳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朵欢都略胜一筹

    C.刘启荣突然意识到,在关键环节上的操作偏差,导致了整个焊接工作屡试不爽

    D.面对一片荒山,杨雅婷没有望洋兴叹,而是决心要尽全力把这片荒山变成森林。

  • 4、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pìn 起(dié kān 而不舍(

    B.shǐ 育( 琐(wěi 忍俊不jìn

    C.huì qiàn 午(shǎng)海市楼(shèn

    D.jué 问(jié   zhuó 人不倦(huǐ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不仅是现实的呼唤,更是历史的启示。

    B.全世界携手抗击疫情,是一场攸关全人类健康福祉、世界发展繁荣。

    C.青年要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D.武汉新冠重症病例已清零,总体治愈率达94%,80岁以上老人大约70%左右治愈。

  • 6、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夜(zòu   取缔   痛绝(   语无轮次

    B. bài   深霄   然入梦(hān   祸不单行

    C. 育(   门槛   流离(pèi   悲天悯人

    D. yàn   震悚   琼浆(   五脏六俯

  • 7、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造访 响清 静默 抖擞精神

    B.捷毛 幽谷 昏鸦 幸甚至哉

    C.淅沥 宽敞 喉咙 花枝招展

    D.萧瑟 端庄 郎润 不知不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言文阅读理解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责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壮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署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蕖:荷花

    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B.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C.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D.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香远清/自以为大有所

    B.荷叶清香/一老河兵闻

    C.李唐来/荷钱出水之日

    D.乃摘藏之/出淤泥不染

    3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4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说明事理,可论述道理,跟现代杂文大体相似。“说”就是“谈谈”的意思。

    B.乙文中“日高一日,日上日妍”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C.甲文中的菊花和牡丹,一直为前人所钟爱,菊花象征隐逸之士,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由前人所爱之花说到自己所爱之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但原因各不相同:甲文是因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因莲的多种实用价值。

    5人们喜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欣赏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原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

    (3)____________ , 明月来相照 。

    (4)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

    (6)《木兰诗》中描写战地生活的艰苦侧面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寄厚味于淡泊

    高秀芹

    ①如今已快到杖朝之年的袁行霈先生,却越来越有活力。从当年那位英俊温和的北大学生,到“文革”时期那位信念坚定的“白专典型”,再到之后凤凰涅槃的北大著名教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他对学术的敬畏一直有增无减。如今看着袁先生依然在学术前线冲锋陷阵,不禁为之赞叹,近年来他还主持了博鳌亚洲论坛——传统智慧与力量:对话亚洲文化分论坛。最近,历时将近7年、由袁先生主编、近千名专家学者及多位编审共同合作完成的《中国文化地域通览》出版发行,填补了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上的空白。此消息一出,不禁让我再次对袁先生的敬佩更加一层,还让我回忆起曾经与袁先生之间许多有趣又温暖的事情。

    ②我结识袁先生,则因为我曾经扮演过的我一生中仅有一次的一个角色——保镖。那是1998年,我刚到出版社不久,袁先生到出版社来取稿费,具体数目记不清了,估计万元左右,这在当时已是不小的数目了。袁先生要拿着出版社的支票,到海淀南大街中国工商银行取钱,然后再把钱存到校内的银行。从北京大学东门到南门外的路虽然不太远,但是中间要穿过乱七八糟的小马路。当时北大周围还没改造,环境有些繁乱,一介书生揣着这么多钱,当时的文史编辑部主任乔征胜老师有点不放心,叫我护送袁先生去银行。

    ③那是我第一次跟袁先生这么近地走在一起,他身材挺拔,步履轻盈,说话轻柔,音色优美,我们一路边走边说,不知不觉就到了银行,我光荣而不艰巨地出色完成了“保镖”的任务。没想到,很多天过后,我意外地收到了袁行霈先生的邀请,只为了答谢,这让我十分感动,也因为那次“家宴”,我得以有更多机会走近这位学界泰斗。

    ④许多年过去了,如今,袁先生的声望越来越大,但对于先生来说,除了书越来越多,其他并没有改变,他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还喜欢坐在原来的沙发上,还会一如既往地大声笑,还一如既往地俊朗着。我们从来看不到袁先生的忙乱,尽管他有那么多的事情。他永远那么从容自如,因为他的生活里有诗有画有他的陶渊明研究,这一切带给他精神的满足,让他远离物欲。我惊异于袁先生的唯美和优雅,也尊重袁先生的洁净和超然,所以凡俗之事我一概不敢惊扰先生,只有自己出版了好书或者做了有价值的事情,才敢去先生那里汇报。先生看到我带去的书总是很宽厚地褒扬,有时善意的注视和温暖的鼓励比鞭策和批评还有力量,我在袁先生那里获得的就是这种温润涵养却有立场的力量。

    ⑤对于向学之人,先生总是鼓励的(甲)对于学问之道,先生有自己的见解。早在1978年,他就曾在《光明日报》发表《“纵通”与“横通”》一文,提出独到的学术研究方法和学术境界。后来他说(乙)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丙)先生认为具有大家气象的学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丁)他们的学术格局和视野开阔,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他们的学问都具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垂范后学;他们都是学问和道德并重,用正直、诚实、刚强成其宽容、独立之气象。

    ⑥先生谈诗论道,能书善咏,他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人生,听着西方古典音乐,临摹观望二王颜柳之书法,极高妙而近乎忘我,他把书法和音乐之享受,有形和无形合二为一,打通古今艺术形式,获得全方位的艺术享受。此时的先生是幸福的,青山历历,峰峦自见,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老友陶渊明潜而入,缀句成诗。美的,诗意的,幸福的人生;谦谨,高洁,优雅的人,正所谓:觑神佛如蝼蚁,寄厚味于淡泊。这就是我眼中的袁行霈先生。

    (注释)①杖朝之年:年龄的代称,指男子80岁,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出自《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1依次填入文章第⑤段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

    :“

    。”

    B

    ,“

    ”。

    C

    ,“

    ”。

    D

    :“

    。”

     

     

    A.A B.B C.C D.D

    2从全文看,第①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第④段,谈一谈作者眼中的袁行霈有哪些内在品质。

    4请根据文中袁行霈先生的观点,简要概括“大家气象的学者”具有哪些特点。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紫藤萝瀑布(节选)

    ①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③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⑤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选文第①段中加点的“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3】选文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内容?

    【4】对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1)写你最真实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