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下列对感受生命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对生命的意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
②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③生命是独特的,人活得越久生命越有意义
④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不断地发现和创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地铁上、餐厅里还是马路上,亲人团聚还是朋友相约,总能见到“低头族”在玩手机。下图漫画《时间在手机里打了水漂》警示我们( )
A.使用手机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B.要增强自控力,合理使用网络
C.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应该用来玩手机
D.手机危害健康,严禁使用手机
3、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传承好家风好家训,黄冈市妇联在2023年新春佳节之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品年俗、传家风”的活动,让这个春节年味浓、情意更浓。开展“品年俗、传家风”的活动( )
①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
②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③能彻底消除家庭分歧,化解矛盾冲突
④能确保每个孩子做到孝亲敬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小王观看了“天宫课堂”后,对航天员演示的“浮力消失”实验感兴趣,自己钻研了相关知识,并进行了实验操作,观察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他的学习方式是( )
①探究学习 ②自主学习 ③合作学习 ④接受学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家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家是我们的精神乐园。”以下对“家”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②家只是吃饭的地方,是一处住所
③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④家有贫富之分,贫穷的家不值得炫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友谊需要精心养护。下列做法有利于呵护友谊的是( )
①体育课时,小青的脚抽筋,小华帮助照料小青
②在考试前,小祺要我给他传答案,我表示拒绝
③在课间,小东把小玲的秘密偷偷告诉了其他人
④放学后,小军与小伟闹矛盾,叫好友教训小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为此我们应该( )
A.努力学习,封闭自我
B.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C.放飞自我,任意发展
D.欣赏自己,唯我独尊
8、进入中学后,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小闽小学时的好友有的偶尔联系,有的不再联系,这使小闽有很多不适应。如果让你去开导小闽,你的建议是( )
A.友谊总是不断变化的
B.生活中没有真正的友谊
C.要学会拒绝新的友谊
D.以积极心态适应新环境
9、电影《长安三万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盛世大唐以及“神仙打架”般的诗词鼎盛时代。许多诗人以“友谊”为中心内容留下了千古名句。下面名句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下列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而且这个影响是双向的
B.我们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C.我们渴望得到朋友的肯定与鼓励,共同成长
D.我们要广交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
11、进入初中的小明感到有许多心里话无处诉说,总是希望其他同学先主动和自己交往,又担心自己和其他同学交往,会遭到拒绝,使自己处境尴尬。如果你是他的同学,请你根据图示,帮他选出正确解决“烦恼”的有效措施( )
交友的“烦恼” | 有效措施 | 摆脱烦恼 |
①无所顾忌,开放自己②安宁内心,自我安慰
③敞开心扉,主动表达④持续行动,真诚待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
①有理想信念 ②有道德情操 ③有扎实学识 ④有仁爱之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85后”老人干德顺,49岁开始研究哑剧;57岁创造“活雕塑艺术”,65岁开始学骑马,78岁骑摩托,79岁T台走秀,80岁学打碟……85岁的王德顺为完成儿时的飞天梦,决定学习飞机驾驶。王德顺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学习中只有乐没有苦 ②要更加珍惜中学阶段的学习
③只有退休后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④学习没有终点,我们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14、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更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发展。以下师生交往的方式你认同的是( )
A.放学回家路上遇到老师从不打招呼
B.和老师关系好到以“哥、姐”相称
C.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总是细心解答
D.课堂上发现老师错误立即大声指出
15、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B.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D.要学会学习,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16、由北京师范大学出品的纪录片《良师》共三集:《传道》《授业》《解惑》,讲述人民教师的动人事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师( )
①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能确保所有学生实现自己梦想
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④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下图显示的是: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下,学习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听讲”作为被动学习的方式应该被淘汰
B.小组讨论人云亦云,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
C.我们都应该采取“向其他人教授”的学习方式
D.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18、“朋友是雨中的伞,有你不凄惨;朋友是雪中的炭,有你无严寒;朋友是被中的棉,有你才温暖。”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主题。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交友的范围、与朋友活动内容发生了变化。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朋友圈的大与小,直接反映了我们的交往能力
B.朋友圈的大与小,反映了人们交往范围的差异
C.朋友圈越小,交往会越深入,因此朋友越少越好
D.朋友圈越大,交往内容越丰富,因此朋友越多越好
19、“自知之明是难得的知识。”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做更好的自己,需要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B.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C.做更好的自己,要扬长避短
D.认识自己很重要
20、人生难免有挫折,在挫折面前挑战者的态度是( )
A.妥协
B.放弃
C.坚持
D.回避
21、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__________和_________。
2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______到______的生命进阶。随着_____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随着________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随着________和_________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随着_________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这些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______。
23、下表中左栏的材料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道理?请将道理写在下栏的空格里。
材料 | 体现的道理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1)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2) |
吾生也有涯 而学也无涯 | (3) |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 (4) |
开通一个新窗口,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 (5) |
24、基础知识填空:
(1)在市级跆拳道比赛场上,佳宇勇夺第一。当班主任让他在班上发表获奖感言时,佳宇却害怕了。这属于青春期____矛盾心理的表现,是正常的。
(2)升入初中,老师鼓励我们,对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同时还要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这是在培养我们的____。老师还告诉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这是____的要求。
(3)当人们说“她是个假小子”或“他不像个男孩儿”,是用____来评价某个女孩或男孩。
(4)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明在学习中我们需要____精神。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告诉我们要追求____的精神境界。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体现了作者的____情感,请你再说出能体现该情感的一句古诗词____。
(7)“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中前后的“情”分别指的是____和____。
25、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______ ”。
(2)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_________。
(3)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_________________,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需要_____________的态度。
(5)请任意列举两个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26、连线
(1)创造的源泉 A.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
(2)批判 B.让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3)美好情感 C.合理的调节
(4)自强 D.学贵有疑
(5)情绪 E.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6)情感 F.社会实践
27、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所以未成年人享有法律特权。
28、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围绕如何建设美好集体,两个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29、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礼让斑马线”成为当前交通管理热议的话题,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马路,应当避让。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有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甲、乙针对“礼让斑马线”的话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斑马线上发生交通事故,大多是行人不守规则闯红灯所致,加强对行人的守法教育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乙:礼让行人是对的,但所谓礼让重在理智,这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拿道德捆绑司机就是对行人违法行为的纵容,应依法办事,谁违法谁负全责,不管是司机还是行人,都要依法办事。
请你任选甲或乙的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30、情绪的表达不能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_____)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材料二 《大学》谈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对此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要求自己?
(2)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体现“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
32、随着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又一位河南籍航天员陈冬进入太空。
小时候躺在地上看星星,陈冬便对浩渺的星空产生了极大兴趣,从那时起飞上蓝天、漫步太空成了陈冬的梦想。梦想的种子总是在不经意间发芽,一旦条件合适,便不可阻挡地茁壮成长。中学阶段的刻苦努力换来了620分的优异高考成绩,陈冬成功考入长春飞行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飞上蓝天的陈冬离梦想更近了,但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还需要更高的要求,为此,陈冬“失踪”了6年,在航天城全身心地投入训练,除了身体素质练习,他还学习天文、航天技术、空间惯性坐标等新知识。经过6年拼搏,他顺利通过8大类5 8个专业课程的所有考试,当之无愧的成为航天员,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成功始于梦想。想一想,我们应如何设定人生梦想?
(2)梦想贵在行动。向陈冬学习,你打算为实现梦想做出哪些努力?
33、你怎样正确的对待学习中的苦与乐?
34、(题文)下面是一位公安民警与一位少年在警务室的谈话内容:
民警:你叫什么名字?请把你家的详细地址告诉我们。
少年:我叫阿松(化名),我家就在合肥市郊区的农村,离这里大约乘车2小时的路程。
民警:今年多大了?像你这样的年龄应该在学校好好学习,怎么到这里来做这样的事情?
少年:我今年15岁,原来在我们家乡的一所中学读书。我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但我也是被迫无奈才这样做的。
民警:请把你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我们!
少年:在小学五年级时,爸爸就与妈妈离婚了,法院把我判给了妈妈抚养,爸爸每个月给我200元的生活费。我由于受不了妈妈的管教,于是偷了妈妈3 000元钱来了合肥市。可是钱很快就花光了,我又找不到工作,又不敢回家。为了生活下去,我不得不去偷他人的钱财。
民警:那你想家吗?
少年:我特别想回家,但又不愿意回家!
……
阅读完以上内容后,请你完成相关的问题。
(1)阿松同学的家庭属于什么结构的家庭?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
(2)有人说,家庭永远是温暖的,它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试说说你的理由。
(3)假如你是这个公安民警,请你劝说阿松同学改变对待母亲的态度,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
35、【做更好的自己】
《挑战不可能》是央视大型励志挑战节目,每期选择中外8个左右选手,涵盖技能、体能、脑力等多个项目的极致挑战。节目在展示这些选手挑战各种不可能的任务和故事时,重点展现“挑战自我”,选手们通过挑战成为更好的自己。
想成为更好的自己,除了材料中提及的内容,我们还可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