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经常听到周围人抱怨:查话费、信用卡、水电费、网上退货等业务在线咨询客服,却经常遇到机器人回复,不解决实际问题;电话咨询,转接人工服务后经常出现忙音、长时间等待、自动挂断等现象……由于某些原因,本应致力于提供更好服务的客户服务,却影响着客户体验。当前,网络上客服服务差、效率低,常常被消费者“吐槽”。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机器客服耗时长,服务不周请原谅

    B.企业客服存乱象,彻底整治没希望

    C.自身责任勇担当,服务焉能捉迷藏

    D.监督机制要完善,刑罚处罚不手软

  • 2、2020年12月21日,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陈某、冯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和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和六千元。对上述判决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①陈某和冯某承担的是民事责任②有期徒刑九个月和六个月属于主刑

    ③罚金二万元和六千元属于行政处分④陈某和冯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途径是(     

    A.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B.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合法权益

    C.通过公证和法律援助部门的调解

    D.通过劳动部门的宣传和仲裁解决争议

  • 4、2022年9月23日,备受舆论关注的“唐山烧烤店打人案”,迎来一审判决。其中主犯陈某志犯寻衅滋事、抢劫、聚众斗殴等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叁拾贰万元。以下对陈某志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违反民事法律,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③违反法律规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④违反刑事法律,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A.掌握学习方法

    B.关心社会发展

    C.培养批判精神

    D.遵守社会规则

  • 6、2023年8月29日,哈尔滨市政协原党委书记姜国文因受贿1.039亿元,被判无期徒刑。对该案的认知正确的是(       

    ①案例中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只要违法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7、观察下面图示,解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与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内容是(       

       

    A.中国特色、基础、政治安全、宗旨

    B.社会主义、宗旨、国土安全、基础

    C.中国特色、宗旨、政治安全、基础

    D.社会主义、基础、国土安全、宗旨

  • 8、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下列句子中,能体现与人为善和换位思考这一理念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名句启示我们要(     

    A.关心社会发展

    B.遵守社会规则

    C.保持积极情绪

    D.培养批判精神

  • 10、在生活中,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能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律师能给我们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如果经济困难,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这告诉我们(     

    A.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到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控诉、举报

    B.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C.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D.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 11、据中国地震台网显示,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此消息一出牵动全中国国人的心。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某中学开展了一次地震安全逃生演练活动。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教室上课,要如何快速正确应对地震的来临?(     

    ①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并蹲到课桌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②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并转移到安全地带

    ③不能无序乱跑,更不能直接跳楼逃生

    ④如果在室外遭遇地震,可以跑进建筑物或高楼、桥洞等地方避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2、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学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大会直播。这说明(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B.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C.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 13、8月22日,网名为“为爱停留”的网民通过微信群编造《双王城水库要泄洪》的谣言,引起下游群众恐慌,后散布谣言者于某某被依法行政拘留十日。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提高鉴别能力,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②远离网络生活,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③增强自律意识,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④制裁违法犯罪,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4、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以下案例进行解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江某高空掷物,获刑6个月,并缴纳罚金3000元——刑事违法行为

    B.黄某骑电动车逆向行驶被交警予以警告处罚——民事违法行为

    C.某公司擅用李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0元——行政违法行为

    D.李某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民事违法行为

  • 15、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面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实践的方式正确的有(     

    ①积极参加学校发起的“走进敬老院,关爱老年人”活动

    ②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③为争创“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④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小深在准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题征文比赛时搜集了以下诗句,其中能够呼应主题的是(     

    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小王销售盗版“冰墩墩”挂件被罚款5000元——民事违法行为

    B.照相馆未经小莉同意,私自将她的艺术照展出宣传,以招徕顾客——行政违法行为

    C.常某向境外人员泄露军事机密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刑事违法行为

    D.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刑事违法行为

  • 18、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表明(     

    A.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B.所有规则都是由国家制定的

    C.规则没有规律可循,可以随时改变

    D.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法律等规则的制定

  • 19、在医院的走廊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大大的“静”字,这个字提醒我们在医院里要遵守的秩序是(     

    A.生产秩序

    B.社会管理秩序

    C.公共场所秩序

    D.交通秩序

  • 20、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有期徒刑和罚金都是主刑刑罚方式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没有国土、人口和主权,国家就不能生存。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有同学说: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维护国家利益责无旁贷。还有同学说:当前学习最关键,关心国家发展,报效祖国是长大以后的事。

    请你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22、周一清晨,某校正在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全校师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奏唱国歌。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声响彻校因。在整个升旗的过程中,小吴同学既没有致敬,也未唱国歌,事后,班长小军提醒小吴,小吴却说:“致不致敬,唱不唱国歌是我的自由。”

    请运用“法治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小吴的言行进行简要评析。

  • 23、在某校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中,小红同学介绍了一起侵权案:

    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人物的的行为。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友好交往显魅力15

    链接一今年暑假小丽和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少年一起观看以中国梦为主题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展示中国元素感动各国友人。

    链接二小丽是位网络爱好者,她偶然在一家网站论坛里发现了一些指名道姓辱骂自己的帖子,有些帖子甚至公开了她的隐私。

    1青奥会期间,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哪些中国元素?3

    2小丽在与外国友人交往时,应怎样做友好往来的使者?4分

    3链接二中,小丽及同学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请你对下列观点加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8

    小丽认为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作出忍让,她想不过是些小事,大度一点,得饶人处且饶人。( )

    小俊认为宽容是懦弱的表现。

    小梅认为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小铭认为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  

     

  • 25、简答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 26、江西最美乡村老师李雨才:再苦再累也要让山里孩子有未来。李雨才,鹰潭市龙虎山景区上清

    镇城门小学高阳教学点的一位山区教师,今年58岁的他以顽强意志和惊人毅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穿梭

    在来去乡村的路上。辛勤耕耘了30余年。2004年,因胃癌做过胃切除手术的他,仍常年带病坚守在三尺讲

    台上。2015年,李雨才当选江西省2015年度最美乡村教师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李雨才被授予江西省2015年度最美乡村教师的原因是什么?

    (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如何与老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27、   八年级学生楠楠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就持刀抢劫,结果就造成受害人重伤,最终楠楠收到了刑罚处罚。

    (1)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 28、阅读6,回答问题

     

     

    (1)6中的女孩承担了哪些责任?

    (2)6中能得出与责任有关的什么结论?

    (3)我们应该向图6中的女孩学习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