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儋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将这两个日子确定和设立为国家层面的纪念,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不移的立场。对上述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国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彰显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C.铭记历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D.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 2、下列诗句中,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诗经》里有句话“谦谦君子,赐我百朋”这告诉我们(     

    A.文明有礼是通往交友的桥梁

    B.朋友带给我们温暖

    C.文明礼貌体现社会和谐

    D.朋友伴我同行

  • 4、雷佳的歌曲《多想对你说》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期盼与祝福。“我觉得每一个人的命运真的都跟祖国的命运是分不开的,也许每一个小小的梦想结合在一起才是我们的大的‘中国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国家利益至上

    ③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没有矛盾④青少年要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5、2022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简称《体育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修订后的《体育法》除了关注全民健康,对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将体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且体育课不得被占用),这是自1995年《体育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进行修订。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规则可以随意更改

    B.规则应该与时俱进

    C.规则应该一成不变

    D.更改规则不影响生活

  • 6、自2023年7月1日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正式施行。作为党的二十大后国家安全领域的首部专门立法,该法的修订(     

    ①有利于构筑国家安全法治保障②能够杜绝危害国家安全的现象发生

    ③有利于防范、制止、惩治间谍行为④有利于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启示我们(     

    ①要善于识别各种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②维护国家安全是只依靠党和国家

    ③国家安全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④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这说明(        

    A.男士比女士更具有规则意识

    B.全体公民的规则意识都很高

    C.社会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D.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 9、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以下体现这一责任的漫画是(     

    A.

    B.

    C.

    D.

  • 10、马某将电动车电池带回家中充电,充电中的电池突然爆炸起火,引发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马某被处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强制措施才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B.安全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维系

    C.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都需承担刑事责任

    D.社会规则是基于人们的默契与共识形成的

  • 11、2023年8月5日,陕西靖边县波浪谷景区发生一起游客翻越围栏、踩踏丹霞地貌的事件。景区派出所依法对该游客处以200元的罚款。这警示我们(     

    A.法律意识不强的人定会违法犯罪

    B.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要规范自身行为,不做违法之事

    D.受到侵害后要追究违法者的责任

  • 12、车厢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公共交通工具里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被国家明令禁止。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不文明乘车行为就是违法行为

    ③要自觉遵守规则,文明乘车   ④有了规则就能保障良好社会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3、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益的、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下列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

    B.

    C.

    D.

  • 14、劝说下图漫画中的青少年,我们可以说(     

    ①网络世界丰富多彩要多投入些时间     ②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和生活

    ③网络成瘾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④要理性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 16、杭州亚运会期间,志愿者“小青荷”累计上岗志愿服务37.8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36万个小时。他们的行为(     

    ①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②获得他人的认可只能通过志愿服务才能实现

    ③在社会大课堂里亲身实践,锻炼自己

    ④是为了赢得社会的赞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7、某市评选出2023年“榜样先锋”人物,他们坚定守护诚信理念,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以诚立身、诚信为本的精神风貌。如果让你为他们的事迹写一篇宣传稿,你认为最合适的题目是(     

    A.明礼遵规,友爱互助

    B.孝老爱亲,律己宽人

    C.脚踏实地,任劳任怨

    D.笃守诺言,薪火相传

  • 18、“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经典名言。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要求

    ③个人可以脱离社会生存和发展

    ④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做出了调整,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可能会负刑事责任。这表明(     

    ①公民都能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需要调整

    ③规则限定未成年人自由的空间和边界

    ④不能适应生活实际变化的规则需要改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小明和同学一起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为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小明的行动说明(     

    A.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定能健康成长

    B.我们不应花时间来参加社会生活

    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D.个人的渺小力量对社会作用不大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求助信息添油加醋甚至虚构,类似打造“苦情牌”圈钱的事件,近年来频频在慈善圈上演,屡屡突破道德下线,欺骗网友善意。2018年6月,广东一名男子在众筹平台发布求助信息,称妻子骑摩托车被撞成重伤,肇事者逃逸,两次抢救仍未脱离生命危险,引起家庭拮据,希望大家支援医疗费用,希望筹到80万元,但据警方调查显示,当事人系摩托车失控摔倒,与其描述并不相符。针对这种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

    甲:“苦情圈钱”频上演,猫腻众筹来骗钱。

    乙:热心公益点滴间,加强监管防诈骗。

  • 22、规则约束人心烦,随心所欲享悠闲。

    违法犯罪一念间,以法律及守底线。

  • 23、材料:初中生小米是班长,平时工作任务就比较繁重。一天,学校招募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小米说:“我是学生,只承担作为学生的责任。参与社会服务,对我没有任何好处。”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米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在各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每天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就有人活动,直到晚上10点左右结束,有跳广场舞的、打太极拳的、唱歌、拉琴的等,特别是晚上的广场舞,各舞队比拼音乐的音量,导致公园嘈杂声一片,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休息。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对我们行使合法权利有何启示?

    (2)假如你是广场舞噪声的受害者,你打算通过哪些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二个方面即可)

  • 25、   全国“最美孝心少年”许卓婧6岁时,母亲身患重病,父亲在外打工,弱小的她就承担起买菜做饭、洗衣、刷碗的家务劳动。小小年纪的她总是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学习,每天坚持用琴声帮助妈妈入眠。她相信,只要有自己和小提琴的陪伴,妈妈就一定能战胜病魔。许卓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孝敬”二字恒久芬芳。

    (1)材料中的许卓婧承担了哪些责任?

    (2)什么是责任?作为中学生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 26、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27、“公权力姓公,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材料二   2023年2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月报数据。通报显示:今年1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925起;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809起,其中,查处“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问题最多;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116起,其中,查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问题1739起,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721起,违规吃喝问题876起。

    (1)全国各族人民、一如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______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我国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警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 28、2017年12月6日,山西省太原市西温庄乡东温庄社区举行换届选举竟职演讲,竞选人乔利军、赵润明、高俊萍、张有花、胡建珍依欢进行了竞职演讲,并回答了选民的提问二庄演讲中,竞选人畅谈了履职设想,内容包括参选职位及理由,三年任期工作目标以及具体措施,为村民办哪些实事,对待当选与落选的态度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竞选人在行使自己的什么权利?

    (2)公民行使上述权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公民在行使上述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