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作用原理相同
B.“X”表示的是促进作用
C.植物生长主要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
D.欲证明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至少需设置4组实验
2、生物学实验中常常遇到筛选问题,以下筛选不能够成功的是( )
A.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筛选融合的原生质体
B.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
C.含高浓度盐的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筛选耐盐突变体
D.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据调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 )
A.演替速度变快,演替的方向未改变
B.演替速度变慢,演替的方向未变
C.演替速度未变,演替的方向改变
D.演替速度未变,演替的方向未变
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5、 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导管输送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C.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6、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
7、下列关于成年人神经细胞各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膜面积,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
B.突触小体兴奋时可能释放肾上腺素
C.细胞体是染色质中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
D.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8、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反射弧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效应器,由此说明肾上腺髓质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C.健康人体内激素c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原因是激素c的分泌受负反馈调节
D.若激素c能抑制T细胞对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则人长期情绪压力不能缓解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9、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猪的黑毛和狗的白毛
B.人的双眼皮和能卷舌
C.棉花的白色和青椒的绿色
D.人有耳垂和无耳垂
10、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表示随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变化导致胚芽鞘弯曲角度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Ⅰ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Ⅱ时,α值越来越大,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含有生长素
11、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区域内某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在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大而降低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对于濒危物种,要在种群数量超过K/2之后才能砍伐或捕获利用
12、下列物质中,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钙离子③神经递质④尿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13、成熟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是指( )
①细胞膜 ②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③液泡膜 ④ 细胞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C.四倍体植株的卵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15、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B.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
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D.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16、如图为受寒冷刺激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与激素分泌有关的结构,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激素②促进激素③分泌的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激素③通过作用于垂体a,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幼年时激素③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17、为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奉节无籽柑橘,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需在低渗环境中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可用离心操作实现②,再生细胞壁是其成功的标志
C.过程③需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控下进行
D.三倍体植株因减数分裂异常可产生无籽柑橘
18、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②发烧时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⑤人体对花粉等过敏时,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液出,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
A.一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19、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
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20、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应由发展中国家完成
B.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氟氯烃等化合物的大量排放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
D.“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导致生物圈的碳循环受到阻碍
21、某卵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减数分裂形成的一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B,卵细胞的基因型是( )
A.AB
B.Ab
C.AB或Ab
D.AB和Ab
22、让人们谈虎色变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即HIV引起的,HIV存在于患者 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中,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
B.生活中与患者握手易感染HIV
C.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
D.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23、一场长达7个月的大火导致澳大利亚的凤头鹦鹉和食蜜鸟等一大批标志性物种以及大量珍贵植被正在消失。下列有关火灾对澳大利亚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不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火灾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火灾导致澳大利亚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
C.火灾后随着次生演替的发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快速恢复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4、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爆发。下列因素中,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的是( )
A.充沛的降水
B.肥沃的土壤
C.连片的麦田
D.仅取食种子的鸟类
25、2019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与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CRISPR/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5只体细胞BMAL1基因敲除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中国正式开启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新时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5只体细胞克隆猴模型的获得涉及核移植技术,核移植操作需要将经过细胞培养获得的供体细胞的细胞核注入_______中,体外培养的供体细胞需要_______的环境条件,所用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成分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成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含有______________。在进行细胞原代培养时会出现______________和细胞接触抑制现象。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某校同学在实验室开展生物技术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组同学制作泡菜。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最后要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组同学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毛霉的______,对人体无害;加盐的作用除了能使豆腐块失水变硬外,还有____________,避免豆腐块变质。
(3)C组同学制作蓝莓果酒与果醋。某同学对自己的发酵装置定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该同学是在制蓝莓果________。另一位同学在蓝莓果汁中直接加入某品牌活性酵母后,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蓝莓果酒制作过程中,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由______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其可在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____,然后再变为______。
(5)牛奶常用的消毒方法:____________,培养基常用_______法灭菌,涂布器常用____法灭菌
(6)倒平板后需要将平板_____(怎样放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戴口罩、勤洗手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有效措施。某公司在 防疫期间推出一款新型免洗洗手凝胶。为衡量该凝胶的清洗效果,研究人员检测了凝胶 洗手前后,手部细菌的含量。凝胶洗手前的检测流程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实验前需要配置培养基,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___________。如果培养乳酸杆菌,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
(2)为统计洗手前手部细菌的数量,应选择的接种方法是____(填“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一般就能得出接种液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_________。
(3)某实验员将 10mL 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 0.1mL 稀释倍数为 106 的样品接种 到 5 个培养基,经适当培养后,5 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13、156、462、178 和 191。据此可得出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实际值比计算值要______________。
(4)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____(至少填两项)等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培养基上菌种的类型。
28、下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和应用,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涉及的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________(答两种)。让动物1能够产生出人体胰岛素,一定需要的借助于___________技术(答两种)。
(2)图中克隆动物的成功说明___________具有全能性,但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常常选取 胚胎细胞核进行移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o
(3)胚胎干细胞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_(2点)。除图示外,另一个获得胚胎干细胞的途径是从___________中获得。
(4)胚胎干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___________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
29、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 长翅红眼 | 长翅白眼 | 短翅红眼 | 短翅白眼 |
雌蝇(只) | 151 | 0 | 52 | 0 |
雄蝇(只) | 77 | 75 | 25 | 26 |
请回答: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基因B与b互为_________基因。
(2)亲本基因型为父本__________,母本__________。
(3)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长翅红眼雌果蝇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条染色体。
(4)F1短翅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5)现有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雄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则子代雌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为__________。
(6)为验证长翅红眼雄果蝇(BbXR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行了__________实验,请写出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
30、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31、科研人员利用固定化酵母直接发酵甜菜汁生产燃料乙醇,如图表示相关的工艺流程。请分析回答:
(1)图1的步骤①中,溶化海藻酸钠时要注意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入果胶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进行增殖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1的步骤④体现了固定化酵母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研究表明使用固定化酵母的酒精产量平均值高于游离酵母的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上常将酶固定化以反复利用。部分操作如下:将酶固定在_______(“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将其装入反应柱内后,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固定化酶柱,以除去未吸附的酶 。一般来说,酶不适合采用__________法固定化。
32、下图 1 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 2 为该生态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该草原生生态系统除了图 1 中出现的以外还应缺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两种成分。
(2)图1中鹰属于第______ 营养级,麻雀和蝗虫之间是 ________关系。按图1 的关系,如果大量捕杀麻雀,对草原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A表示__________的能量,B表示________ 的能量;除图显示外,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
(4)若图 1 中的草被人为地大量破坏,则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