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这句中 的“红”与“绿”指的是什么?( )
A.指代农作物
B.指代风光日影
C.指代江河湖海
D.指代花草树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女科长小侯介入劝架后,在签证大厅撕打的两人竟一起对小侯谩骂十多分钟。事后小侯获得了单位颁发的“委屈奖”。
B. 大厦做了大量工作来要求员工统一服装,但一些人还是各行其是,甚至还有员工为那些因此受到批评处罚的人鸣不平。
C. 分开两年多后,我们在路上碰上老同学,还是应当跟对方寒喧一下。若明明看见了还没啥反应的话,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
D. 嘉善县环境污染整治已进入了关键性的攻艰阶段,嘉善将围绕国家级生态县这一新的争创目标,努力使嘉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3、下面一组翻译中哪一句最准确
A.振长策而御宇内。
译: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译: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译: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E.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监是中国封建时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太学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
D.“茂材”,又作,“茂才”,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歌、行、吟、引”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近体诗主要有律诗和绝句两种。格律诗要求二、四、六、八句押韵,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B.诗的风格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派别,前者的代表人物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后者代表人物如屈原、李白等。词则有豪放、婉约之别,前者代表人物有苏东坡、辛弃疾、柳永、姜夔等,后者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李煜等。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创了豪放词派。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被贬儋州时所作。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是一首为歌女所写的抒情诗。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总人口超千万、劳务输出300多万人……作为农业人口大市、劳务输出大市的阜阳,如何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职教大市品牌。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强,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目前已有48万多人。
日前,记者来到阜阳工业经济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航空乘务方向)专业学生们正忙着上课。
“我们这个专业比较适合女生,而且就业前景比较好。毕业后,可从事空乘、值机、安检等职业。”学生李梦雨说。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确实越来越强。当前,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已有48万多人,其中高中阶段在校生26万多人,中职学校在校生1.1万多人。”市职教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以上成绩,得益于我市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其中,我市紧密围绕阜阳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突出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校专业设置既达到一定均衡,又各有侧重。
“与此同时,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取得初步成效。”市职教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全市遴选出62家企业挂牌“阜阳市职业教育学生创业实训基地”,阜阳工业经济学校、阜阳经贸旅游学校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
此外,我市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加快市级职教园区建设。阜阳工业经济学校整合阜阳商校,阜阳现代职业学校整合阜阳体育运动学校、阜阳艺术学校,阜阳农业学校整合阜阳农干校、阜阳农广校进入职教园区进行新校区建设。而且,我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目前,全市共有16个职教集团,共吸纳行业协会13个、企业80个、中职学校30所、本科学校1所、高职学校14所。
(摘编自汪乐意《职业教育,越来越有吸引力》)
材料二:
材料三: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应用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都有着直接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就越来越大。但发展问题也不断出现,下面是笔者所发现的几点问题:
1.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降。高校招生量的扩大,使得本来就不高的高职院校招生标准再一次降低,因为只有降低了招生标准,才能有效完成学校的招生计划。新生报到率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高职院校所录取的学生质量不足,大大影响了学校的声誉以及教学成果。高职学生的起点过低,让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2.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足。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只有取得了相关专业的职业证书,才会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但是,我国的许多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不足,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下降,影响了行业内人士对职业资格证的认可度。
3.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落后。我国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较为传统,具有较为深厚的传统管理思想。许多职业教育学校都是在小型的计划经济环境上建立起来的,行政化程度较深,且具有官场性。学校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且学校的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不尽明确。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术氛围不足,没有创新管理的机制,也没有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制度。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大致分为政府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企业管理与行业管理几种,管理体制的多样化,使得职业教育的管理情况较为复杂。
(摘编自《谈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1】下列不属于职业教育作用的一项是( )
A.可以使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B.可以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C.可以培养社会应用型和专业型人才。
D.可以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阜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职教大市”的品牌,是结合自身特点,走出的一条因地制宜办教育的新路。
B.我国现在每年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接近一千万,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劳动人口的整体素质。
C.高职(专科)学校的学校数量、在校生数和年招生数都低于中职学校,但这并不表明中职学校更受学生青睐。
D.我国职业教育近几年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会越来越高,规模会越来越大。
【3】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推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提几条建议。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 ”两句集中表现了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
(2)屈原《离骚》中“ ____”和“___ ”两句分别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因道不同而不与小人为谋的人生态度。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____,____”两句,表达了天地万物都处在变化中的理性认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2)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2)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3)诚意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绿腰》。
(5)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郁乎苍苍。
(7)_____________,譬如北辰,居其所所而众星共之。
(8)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出苏轼的心神怡、飘然若举的情态。
(2)在《登高》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抒发了漂泊异乡的凄苦和年老体衰的喟叹。
(3)《左传·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___________”以形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天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一句写出琵琶女弹奏的声音宛转流畅,又用“____________”描写曲终琵琶声戛然而止的声音。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①
李煜
樱桃②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注)①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②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
【1】上片开头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规啼月的景象,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2】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岁而民有十年之蓄。故禹水九年,汤旱七年,甚也,野无青草,而民无饥色,道无乞人,岁复之后,犹禁陈耕①。古之为天下,诚有具也。王者之法,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今汉兴三十年矣,而天下愈屈②,食至寡也,陛下不省邪?未获年,富人不贷,贫民且饥;天时不收,请卖爵鬻子,既或闻耳。曩顷不雨,令人寒心,一雨尔,虑若更生③。天下无蓄,若此甚极也。其在王法谓之何?必须困至乃虑,穷至乃图,不亦晚乎!窃伏念之,愈使人悲。
然则所谓国无人者,何谓也?有天下而欲其安者,岂不在于陛下者哉?上弗自忧,将以谁偷?五岁小康④,十岁一凶,三十岁而一大康,盖曰大数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天下何以相救?卒然边境有数十万之众,天下将何以馈之矣?兵旱相承,民填沟壑,剽盗攻击者兴继而起,中国失救,外敌必骇,一日而及,此之必然。且用事之人,未必此省,为上者弗自忧,魄然⑤事困,乃惊而督下,曰:“此天也,可奈何?”事既无如之何。及方今始秋时,可善为。陛下少闲,可使臣从丞相、御史计之。
(贾谊《新书·忧民》)
【注】①陈耕:古法,土地耕种若干年就需要休息,不得连续耕种。②屈:贫困。③更生:再次发生。④小康:小的饥荒。⑤魄然:困窘的样子。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三十岁而民有十年之蓄 有:通“又”
②诚有具也 具:方法
③贫民且饥 且:将要
④请卖爵鬻子 鬻:卖
⑤穷至乃图 穷:贫穷
⑥窃伏念之 窃:私下;私自
⑦盖曰大数也 大数:自然规律
⑧此天也,可奈何 奈何:怎么办
A.①⑤
B.②④
C.⑥⑦
D.③⑧
【2】下列对文中句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禹水九年,汤旱七年:夏禹时连续有九年水涝,商汤时连续七年旱灾
B.曩顷不雨,令人寒心:从前有一段时间不下雨,就让百姓感到忧心忡忡
C.上弗自忧,将以谁偷:陛下如果自己不肯操心(国事),又能和谁一起苟且偷安呢
D.中国失救,外敌必骇:国家对这些情况无法制止,外敌就一定感到惊骇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圣王治理天下的法则,一定要确保国家有充足的粮食储蓄。
B.面对汉兴三十年来国家储蓄粮越来越少的局面,作者忧心至极。
C.国家储粮不充足必然会导致民不聊生、兵祸接至的结果。
D.作者委婉劝谏,请君王自省,为实现国富民安尽早谋划。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卒然边境有数十万之众,天下将何以馈之矣
【5】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粮食问题是国家重大安全问题。请根据本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1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首席自我关怀心理学大师克里斯汀娜·布莱勒说,一旦学会自我关怀,人生就不再低迷,才能更好地照料他人。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想着自我的人最先灭亡,他只为自己而生活。
对两位名人的观点,作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人,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