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金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课内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B.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C.公车:古代臣民上书或朝廷征召使用专门的公家车马,以示朝廷的重视和礼节的庄重。

    D.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而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的。

    B. 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它沟通了各国文化,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互了解。

    C. 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D.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让所有贫困地区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首当其冲的是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携手并进,埋头苦干。

  •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使子路反见之。 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C.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D.夫子矢之曰

  •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文是在祭奠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袁枚的《祭妹文》和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是古代祭文的代表作。《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B.方苞,字风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与姚鼎、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著有《望溪全集》。

    C.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文学创作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井称“韩柳”。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

    D.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忠靖。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运动的领袖,“三苏”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自其门下。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你想中国什么样,你就朝什么样去努力。点点滴滴,从我开始。

    要把怨气化成勇气,批判加上反省

    不可能心中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而你又是个有希望的人

    一切由自身做起,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拿出勇气影响社会,才有一个光芒耀眼的自己

    现在社会有太多怨气

    人们习惯把负面事件放大,然后鞭挞周围,却忘了问自己,会不会做得更好

    佛经云:万法唯心造

    A.⑤③②④①⑥ B.⑤②④⑥①③ C.④⑤⑥②③① D.④①③②⑥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文字始祖”仓颉是何人?汉字是不是他创造的?传世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吕氏春秋·君守》:“仓颉作书。”《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论衡·骨相》:“仓颉四目,为黄帝史。”

    ②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就可以肯定汉字是仓颉所造吗?不能。古往今来,无论是《淮南子》所记载的类似神话的猜想,还是今人依据大量考古资料所做的科学探索,都不能视为给出明确答案。可见汉字起源问题之复杂。

    ③古人不是独对汉字的创造者有过追溯,对上古时期一系列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创造发明者都有过追溯,正如《吕氏春秋·君守》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不过,仓颉与其他五人一样,未必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若把他当作历史上应该存在过的对该事件起过重要作用的某个或某类人的象征符号,倒是客观得多。

    ④古书中有关仓颉的材料,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前列这两条:“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和“仓颉四目,为黄帝史”。两条材料均极为简略。“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四目”几乎无异于神话传说,不能当真;“仓颉作书”“为黄帝史”倒是可以拨开迷雾找寻历史上的蛛丝马迹。

    ⑤仓颉“为黄帝史”这一传说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汉字的创造者与史官有关。甲骨文、金文中均有很多“史”的记载,史官作为早期负责文字记录事务的人,是当时识字水平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他们对文字的整理、传承、改造和规范自然作出过重要贡献。

    ⑥然而,作为记录汉语的成系统的书写符号,汉字不可能是某个人在某个时间苦思冥想而独创出来的。文字的发明之于仓颉,与制礼作乐之于周公、造纸术之于蔡伦等历史上其他重大事件一样,都是集众多前人智慧于一身,或者进行系统整理,或者加以改进提升,于是因逐渐普及而广为人知。这正如《荀子》所记载的:“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一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一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一也。”鲁迅先生《门外文谈》中这段文字也很可取:“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

    ⑦至于汉字是否产生于“黄帝”时期,依然是学术史上的未解之谜。根据现有考古材料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去追溯:距今三千年的甲骨文是完全成熟的文字,以此为起点往前推,我们可以看到四千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陶壶上与甲骨文字形十分接近的朱书文字,可以看到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陶尊上与甲骨文和早期金文也很接近的图形符号,可以看到七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的甲骨刻画符号……这些材料中除陶寺陶壶朱书等个别外,大多还不能确认为汉字,甚至不能确认它们与汉字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不同时代的刻画,一定对成熟的甲骨文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摘编自陈双新、祝天瑞《“仓颉作书”新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南子》《吕氏春秋》等中华传世文献中都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但是作者却对此持怀疑态度。

    B.汉字起源问题十分复杂,无论是古代典籍的记载,还是今人的科学研究,都不能给出令人一致认同的答案。

    C.早期的史官文化程度很高,有负责用文字记录事物,所以汉字的创造者和史官发生关联是大概率的事情。

    D.从考古发现来看,汉字在距今3000年时已经成熟,但汉字的起源却可以由此上溯到4000年前甚至更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逐层推进的论证思路,先质疑,再从中找到肯定因素,最后顺势提出自己的主张。

    B.文章大量引用经典文献记载,并加以分析,这种论证方法的使用和本文论证的话题有关。

    C.作者引用鲁迅的文字,证明了《荀子》中“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说法。

    D.文章论证了汉字之所以创造,是因为集众人智慧,再有人系统整理加工,绝非一人之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否定《淮南子》和《论衡》中关于仓颉的说法,是因为二书中的记载材料极为简略,且接近神话传说。

    B.古人对上古时期的一些重要创造发明者做了记录,只是这些人物是否真实存在,尚待考古考据的进一步证明。

    C.早期的史官是当时识字水平最高的一批人,所以改造文字和规范文字自然也成为他们的主要工作之一。

    D.汉字是否产生与黄帝时期,目前尚无定论,由此不难看出,关于黄帝时期的历史记载也都是难以考证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不逾矩。”

    (3)故令有所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学无忧。

    (4)大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止于至善。

    (5)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笃行之。

    (6)惟君臣相遇,___________,则海内可安。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阁夜》中既写杜甫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又写深夜美景的壮丽,表现出杜甫悲壮深沉的情怀的诗句是“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借对女娲补天神话的妙用来渲染音乐强大魅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邦彦《苏幕遮》中被王国维赞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语气写出了楼阁之间通道的奇丽壮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将进酒》中突出表现作者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引出“小大之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羲和驾六龙”的传说,衬托出蜀道的山高水急。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写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的原因是“___”;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意,却“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放开小船自由飘荡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此景,让他欢乐至极,不禁“__________________”,想要登仙而去。

    (2)《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借用“____”的比喻,说明即便学习龙伯高不成功,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又转而借用“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比喻,告诫他们若学习杜季良失败,则会成为纨绔子弟。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时的态度是“________”,种完树后的态度是“其置也若弃”。

    (3)李白的《越中览古》中“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之意。

    (4)杜甫《蜀相》和陆游《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书愤》中的“____________”则注重他的精神品格。

    (5)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言,欧阳修《伶官传序》中“________”两句也具有与之相近的意思。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2)陆游《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火茫茫,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天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送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使用典故概括了悲秋的感受,同宋玉一般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抒情主人公心头,引起他的共鸣。

    C.“故人何在?烟火茫茫”,承上启下,为全词的主旨,烟水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D.“立尽斜阳”,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于夕阳残照之中,念远怀人,如呆如痴,完全沉浸在回忆与思念之中。

    【2】“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几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十余创,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岂不谬哉!

    【1】下列句中加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籍不愧于心乎 独:独自(私下)

    B.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遭受

    C.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顺:回头

    D.吾闻汉我头千金 购:悬赏

    【2】与例句中“之”意义和用法相的一项是( )

    例句:何兴暴也!

    A.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而死固付度外矣

    D.句读不知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农夫山泉的“四季插画瓶”,将长白山的春夏秋冬通过插画呈现出来,在小小的瓶身上展现(中国特色)的自然景色,深受消费者青睐。

    材料二:

    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封神演义》的国产动漫《哪吒》上映后,掀起新的国漫热潮。导演认为,故事就是一个壳,真正内核的东西是时代精神,要有时代精神才能符合当代审美。

    材料三:

    从2018年首次亮相组约时装周,到2020年再登巴黎时装周,中国李宁先后推出融合中国文化和时尚元素的“悟道”系列、“功夫”系列、“敦煌”系列,频频惊艳世界。“每一季,中国李宁都把想象力和创造力放在首位,借此向全世界展示自信的中国文化,”公司创始人李宁如是说。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学生代表的身份,为“‘中国潮,未来期’主题校园文化周”的启动仪式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