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① 的② 和③ 的④ 。
A.①黛玉②金锁③宝玉④通灵宝玉
B.①宝钗②通灵宝玉③宝玉④金锁
C.①宝钗②金锁③宝玉④通灵宝玉
D.①宝钗②金锁③宝玉④补天之石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过推荐、初选和终选,科技部于近日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报告,这些研究成果是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与你我的生活休戚相关。
②丽江古城景色秀美,风光旖旎,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但多年来游客投诉却居高不下,近日再度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限期整改。
③红地毯上星光黯淡,缺少大牌明星撑场面,入围影片质量平平,第67届柏林电影节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过去了,乏善可陈,几乎没有激起什么波澜。
④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良,为人处世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⑤王阳明的弟子中官居高位者不计其数,入阁拜相者不乏其人,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者更是如过江之鲫。
⑥冯友兰教授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到办公室去见蔡元培校长,一进去就感到蔡校长有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而且满屋子都是这样一种气象。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点绛唇
李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A.这首词通过春风等意象明写春景,实则暗抒离情,情与景有机融合,含蓄蕴藉,有一种素淡、朦胧的美。
B.上片写眼前景色。水流歌断,春风又暮,从而引起往事的怀念。以一个“清”字为全词感情上定下了幽清的基调。
C.“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中,“树”是“烟树”,“路”是“依约”,营造出迷离惝恍的意境。由“云”而“树”而“路”,由飘忽而实,梦中寻找知音的足迹甚明。
D.下片实写词人踏遍“碧水黄沙”寻访有人终不可得,从而越发突出词人对友人的怀念与无法知晓友人处境的深深忧虑。
4、下面各句括号内所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
5、阅读下面诗歌,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杂诗七首(其四)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押韵,四联的韵脚字分别是“李”“沚”“齿”“恃”。
B.诗中运用了“湘夫人”的典故,前四句的构思、用语可看出屈原《湘夫人》的影响。
C.这首诗以“佳人”比喻自己,继承了屈原以香草美人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
D.全诗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寄寓了自己盛年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阐发他的治国思想,他认为对内要使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仕途的厌倦失望。
(3)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根据描绘的情境写出《李凭箜篌引》中相应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坚守节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子欣赏纯厚质朴,《老子》中认为真实可信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话语不真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指出读书人因道路遥远、责任重大而应该有远大抱负、坚强意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紧承“出”字,总写阿房宫的规模,上句言其广,下句言其高。
(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花开月圆的美好日子已经结束,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发了抚今追昔的感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幕遮·燎沉香》中,写诗人归乡似箭,梦中乘舟都回到魂牵梦系的西湖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根据描绘的情境写出相应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提示的情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渑池之会”后,廉颇认为自己功劳最大,“________________”却位居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而蔺相如却退让回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永遇乐》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和孙权的英雄业绩,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北伐抗金应有充分准备,如果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的结局。
12、(1)君子之仕也,_________。________ ,已知之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_________,钻之弥坚。_________,忽焉在后。(《当仁,不让于师》)
(3)子曰:“_________,则远怨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子曰:“_________,不可以长处乐。_________,知者利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君子去仁,_________,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_________,颠沛必于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子曰:“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有教无类》)
(7)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_________,_________。(《王何必曰利》)
(8)在天者莫明于日月,_________,在物者莫明于珠玉,_________。(《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
(9)_________,天下大事必作于细。_________,故能成其大。(《有无相生》)
(10)________,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_________?(《鹏之徙于南冥》)
(11)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注)①:此诗写于829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乐天)在洛阳,无稹(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镜湖是越州境内的一个湖。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望雪相似”出语平易而境界真切,形象地描绘出月光下洁白纯净的景象。
B.“遥想”表明空间之远,而“正如此”则表明了这份情感不会因距离而减弱。
C.“知君当此夕”中“知”字,语气肯定,表明诗人相信友人定会如约欣赏月下湖景。
D.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彼此牵挂的缕缕情思,随着皎皎月光绵延至“千万里”。
【2】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赏析。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斯列传(节选)
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日:“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申,更往复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日:“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节选自《史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
B.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
C.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
D.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囹圄,亦为监狱,秦朝的监狱称之为“囹圄”,到了封建社会以后,监狱的称谓就有了进一步变化。
B.百越,先秦古籍对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纷杂且中原人对其不甚了解,故谓之为“百越”。
C.谒者,官名,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据传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即用此称。
D.五刑,中国古代官府对犯罪者所使用的五种主要刑罚的统称。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在狱中想到关龙逢、比干、伍子胥这些才智过人的臣子都很忠诚,却被夏桀、商纣和夫差杀死,所以自己尽忠而死是应该的。
B.李斯认为二世治国无道,竟不顾后果杀死亲兄弟自封为皇,残害忠良,重用奸臣,大规模修建阿房宫,对百姓横征暴敛,其治必不长久。
C.李斯在狱中上书时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故意给自己罗列了七大罪状,以让奏书能够顺利地上报二世,希望二世能觉悟省察并赦免他。
D.李斯虽遭受严刑拷打,但仍不顾一切地以实情对答,他自恃口才好,有功于朝廷,即使二世派人验证他也不改口供,终于获得二世的欢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
(2)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
阅读材料后,你对“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