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但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淋巴细胞的生成明显减少。据此可推测该药物
A.是一种不含有氮元素的有机物
B.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C.很可能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
D.具有促进原癌基因突变的作用
2、洋葱根尖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在某些细胞中观察到染色体组型
B.都需要 10%的盐酸处理使细胞相互分离
C.部分小鼠骨髓细胞中同时存在核膜和一对中心粒
D.部分洋葱根尖细胞的赤道面上形成了细胞板,将进一步发展成新的细胞壁
3、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作用原理相同
B.“X”表示的是促进作用
C.植物生长主要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
D.欲证明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至少需设置4组实验
4、为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奉节无籽柑橘,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需在低渗环境中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可用离心操作实现②,再生细胞壁是其成功的标志
C.过程③需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控下进行
D.三倍体植株因减数分裂异常可产生无籽柑橘
5、下列关于成年人神经细胞各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膜面积,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
B.突触小体兴奋时可能释放肾上腺素
C.细胞体是染色质中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
D.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6、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下胚轴的顶端会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如图所示),相关研究表明该结构的形成原理与根的向地生长原理类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弯钩”可以保护顶端分生组织以及子叶在幼苗出土时免受伤害
B.幼苗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极性运输到下胚轴
C.“弯钩”外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内侧,细胞生长快,使得下胚轴向内弯曲
D.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缺失的突变体幼苗出土时可能无法正常形成“顶端弯钩”
7、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一种蛋白质)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细胞色素C的含量增加,促细胞凋亡的效果增加
B.据图判断dATP和细胞色素C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
C.有细胞色素C参与的细胞呼吸过程伴随着ATP的消耗
D.dATP与ATP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dATP特有腺嘌呤
8、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C.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
9、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 )
A.基因突变
B.表观遗传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
10、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目前已退耕还湿46万多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可因地制宜建设成公园做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
B.随着退耕还湿的推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这是由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发生了适应性变异更加适应环境的结果
C.水府庙湿地公园中的刁子鱼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自身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D.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由于湿地中生物的数量更多
11、红安格斯牛因肉质鲜美营养全面被称为“贵族牛”,某示范养殖基地利用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借腹生子”,同期移植接种了150枚的纯种胚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安格斯牛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
B.对本地黄牛要采取超数排卵技术
C.“借腹生子”可以充分发挥红安格斯牛的繁殖潜力
D.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应具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
12、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13、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区域内某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在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大而降低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对于濒危物种,要在种群数量超过K/2之后才能砍伐或捕获利用
14、下丘脑是人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自稳态调节的中枢,图为人体中下丘脑控制激素分泌的三种常见的途径,下列关于激素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激素空间结构相同
B.激素CD都由垂体合成、释放
C.激素BC可作用于同一靶细胞
D.四种激素都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
15、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发现果蝇的昼夜节律与PER蛋白浓度的变化有关。下图示PER蛋白作用的部分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ER蛋白可反馈抑制per基因的转录
B.permRNA的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C.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
D.一个per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相同肽链的合成
16、关于人脑机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受损会使水盐平衡调节异常
B.大脑受损可能会导致小便失禁
C.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能够听懂别人的讲话,但自己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
17、下列关于细胞中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B.联会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四分体
C.联会时期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D.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会形成23个四分体
18、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下丘脑某部位受损的患者,体温调节紊乱
B.学生通过对重点知识反复阅读来加强记忆
C.车祸中受害者大脑皮层言语S区受损而不会讲话
D.体检过程护士采血时手未缩回
19、如图表示某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过程,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增加
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粪便、塘泥作为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D.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
20、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猪的黑毛和狗的白毛
B.人的双眼皮和能卷舌
C.棉花的白色和青椒的绿色
D.人有耳垂和无耳垂
21、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火灾之后开始的演替
B.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物种丰富度相同
22、《联合国气候恋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B.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是个全球性问题
C.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
D.为了尽快降低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应立即实现CO2的净零排放
23、下列物质中,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钙离子③神经递质④尿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24、某卵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减数分裂形成的一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B,卵细胞的基因型是( )
A.AB
B.Ab
C.AB或Ab
D.AB和Ab
25、某课外活动小组以淀粉酶为实验材料,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以_____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
(2)图示实验结果中,pH 为 1 条件下的酶活性大于 pH为 3条件下的酶活性,与预期结果不符。于是活动小组又进行_____(填“对照”“对比”或“重复”)实验,得到与上图无显著差异的结果。查阅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推测,该实验中淀粉可能是在_____和_____的共同作用下分解的。
(3)据图示结果,欲更准确地确定该酶的最适 pH,简要的实验思路是_____。
26、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请回答:
(1)若要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需增加一个实验,其亲代噬菌体用_____标记。
(2)在实验过程中,若32P标记的组在离心后上清液出现了较强的放射性,请分析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分子自我复制的方式为________。模板是________假设A中的噬菌体为X个,C中的子代噬菌体数量32X,请分析在密度梯度离心管中,所有子代噬菌体DNA分布的位置及比例为________。
(4)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60个,复制三次共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________个,第三次复制时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________个。
(5)下图DNA双螺旋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27、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烟草后会大量繁殖,使烟草叶片出现畸形、斑驳等现象。研究人员对烟草健康株和感病株的色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特性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TMV的蛋白质外壳和RNA感染烟草,能在叶片,上出现病斑的是_______的烟草。推测染病后出现病斑的叶片_______作用将低于正常叶片,使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低于正常叶片,烟草叶肉细胞中ATP的来源是_______(填生理作用),而叶绿体中产生的ATP主要用于_______(填反应的具体过程)。
(2)用_______作为溶剂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测得两种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1烟草健康株和感染TMV植株的叶绿素含量
植株类型 | 叶绿素a含量 (mg/gFW) | 叶绿素b含量 (mg/gFW) | 叶绿素a+b含量 (mg/gFW) | 叶绿素a/叶绿素b |
健康株 | 2.108 | 0.818 | 2.926 | 2.577 |
感病株 | 1.543 | 0.604 | 2.147 | 2.555 |
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曲线图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烟草健康株和感病株的净光合速率变化。
①当光照强度为_______时,感病株的叶绿素含量逐渐成为影响感病株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且光照强度越强,影响作用越明显。
②据曲线图判断,健康株和感病株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基本相同,均为_______μmol•m-2•s-l左右(精确到整数)。当光照强度为2500lx时,感病株的实际光合速率大约为_______μmol•m-2•s-1左右(精确到整数)。
(4)曲线结果显示,在强光条件下,光照强度越大,感病株与健康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差距越大,请从绿叶中色素的功能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和抗药性的产生均与核DNA有关。某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可通过作用于核DNA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该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核的过程如下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原因是__________。
(2)分析图1可知,药物分子进入细胞后,被降解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在__________中被直接降解,另一种是在溶酶体中被降解,溶酶体能降解该药物分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未被降解的药物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积累后发挥作用。由此可以推测,该药物分子 在细胞质中停留时间越__________(填“长”或“短”),其抗肿瘤的效果就越好。
(3)科研人员发现亲核蛋白可以运输至细胞核内,为研究其运输机理,有人设计了有关实验,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处理完成后,研究者检测了各组的__________,结果表明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研究,请你提出一种提高该新型抗肿瘤药物作用效果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9、白细胞介素是一类淋巴因子。研究人员将人白细胞介素的基因导入到酵母菌细胞中,使其分泌出有活性的白细胞介素。
(1)为便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外源基因,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上应有___________,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以利于外源基因的表达。
(2)在重组载体导入酵母菌细胞之前,经常用Ca2+处理酵母菌细胞,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白细胞介素基因进入酵母菌细胞内,并且在其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4)为了能成功表达出白细胞介素不使用细菌,而使用酵母菌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__________,可诱导T细胞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从而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和记忆细胞。
(2)已知病毒甲导致的肿瘤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________________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功能。某种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1、棉蚜是一种生活在棉花上的农业害虫。研究人员将不同初始密度(1头/叶和20头/叶)的棉蚜放在开放和封闭条件的相同环境中,研究其种群变化情况,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棉蚜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法。调查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初始密度越大,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______。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比封闭条件下更早衰退的原因可能与______、______等有关。
(2)研究人员对某地区棉田中的棉蚜和七星瓢虫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头/100株)。由表可知,七星瓢虫与棉蚜的种间关系为______。
观测日期 | 5 月17日 | 5 月24日 | 5 月31日 | 6 月7日 | 6 月14日 | 6月21日 | 6 月28日 | 7 月5日 | 7 月12日 | 7 月19日 | 7 月26日 | 8 月2日 |
棉蚜 | 0 | 10 | 940 | 1560 | 2990 | 24530 | 58930 | 91600 | 8910 | 1850 | 188 | 128 |
瓢虫 | 0 | 0 | 4 | 6 | 10 | 10 | 610 | 11094 | 510 | 168 | 90 | 69 |
(3)七星瓢虫遇到敌害侵袭时,能分泌出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驱赶天敌,该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作用。
(4)相较于使用农药灭虫,该防治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32、某种昆虫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室保存有该昆虫的野生型(均为纯合子)和一些突变型个体。回答下列问题:
(1)a基因与b基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若只考虑昆虫眼的性状,白眼雌性昆虫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残翅灰体昆虫和野生型(长翅黑体)昆虫进行杂交,F2中出现残翅黑体昆虫的概率为__________,出现残翅黑体昆虫的原因是_______。
(3)白眼卷刚毛雌性昆虫和野生型(红眼直刚毛)雄性昆虫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直刚毛雌性:白眼卷刚毛雄性=1:2。出现上述表现型及比例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4)现有一只有眼直刚毛雌性昆虫,应从实验室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个体与其交配以确定基因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有眼直刚毛雌性昆虫为纯合个体的检测过程。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