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受强冷空气影响,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②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受名缰利锁所困,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
③“一切为了给傅海峰创造机会,”蔡赟曾如此表达两人的技术互补。前面一堵墙,后面一架炮,蔡赟的网前组织能力与傅海峰的后场进攻能力配合得天衣无缝。
④原材料不断涨价,资金难以周转,订单日渐减少,光凭我一个人目前的能力,要让我这个半死不活的工厂起死回生,实在是爱莫能助啊。
⑤这位老人兴趣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活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⑥依我的能力,承担这份工作实在是绠短汲深,但大家既然信任我,我只能勉力而为,争取把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槁暴(pù) 舟楫(jì) 舆马(yú) 日参省乎己(xǐng)
B.爪牙(zhǎo) 跬步(kuǐ) 蓼蓝(liǎo) 金就砺则利(lì)
C.驽马(nǔ) 骐骥(jì) 洞穴(xué) 金石可镂(lóu)
D.跂而望(qì) 须臾(yú) 二螯(áo) 锲而不舍(q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古希腊的德勒菲的著名巫师以模棱两可而流芳百世。
B.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这真使我百思不解。
C.事实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金钱建造巨大粒子加速器去检验这些高能定律,便是这些定律对现在宇宙的影响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标志。
D.哪怕宇宙现在只具有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都需要不可思议地仔细选取初始的密度和膨胀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总不能成天幻想远方,只是向往,只是想往,而抛弃现实。
B.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C. 为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在北京市旧城区改造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和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个层次逐步提高。
D. 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 潦:雨水大
B. 无稽之言,剿袭之说 稽:根据
C. 究其所以纷纶 究:探究
D.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豪:豪爽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今天更值得“官宣”的是什么
晁星
①这几天,一对明星结婚带大了“官宣体”。一时间,五花八门的“官宣”刷屏。在这场全民娱乐中,脱颖而出的是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出的一张“号外”: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再看54年前的报纸,泛黄的铅字难掩当时的举国振奋,同友们不由感慨:“这才叫‘官室’!”
②到底什么是一个时代最值得关注、最值得“官宣”的大事?
③就拿10月16日来说,没有54年前那团蘑菇云的腾空而起,“中国就不能叫有更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15年前,神舟五号成功着陆,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如果说这些都已是历史,那不妨再看今朝,“官宣热”的同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一颗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意在纪念将“中国天文学带到世界第一梯队”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可以说,恰是这些国之重器,莫定了中国的崛起之路:恰是这些科学巨匠,夯实着中国的实力根基。但遗憾的是,这些本该大书特书的内容,分得的流量却不多。
④“官室”是一个切口,从中我们看到注意力资源的滥用与失衡。娱乐新闻可以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类似消息不该是全民追捧的“主食”。虽然众多心无旁骛的科学家并不在乎自己获得了多少关注,更不需要所谓“热搜”“名气”,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如果大部分人对这些默默奉献的国之栋梁知之甚少,对事关家国命运的大事要事不甚关注,无疑是一种危险。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假如国人一味在“小时代”的浮华轻飘、熙熙攘攘里沉溺,不仅视野与格局越缩越小,更会消解掉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精气神。长远来看,这也是对大时代大未来的不负责。今天我们翻出老报纸,尚能鲜明感受到那一代人比学赶超、心系家国的赤子之心,我们更该发问,这个时代需要留下什么,又能让子孙后代记住什么?难道希望后人回溯今日时,看到的大热号外都是娱乐圈动态吗?
⑤流量重新聚焦,这不仅是适时纠偏,更是时代所需。当此之时,“中国号”正行进至复兴路上的关键一站,中国人念兹在兹的小康梦可望可即。然而,“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我们国家各个发展领域的“娄山关”“腊子口”不少,外部环境又波谲云诡,可以说是激流之上、不进别退。作为一分子的你我,关注什么,思考什么,憧憬什么,展现出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底色,影响着国家发展的走向。享受岁月静好当然可以,但切莫被莺歌燕舞、纸醉金迷蒙蔽。与大时代和大叙事的疏离,其实是另一种对未来的不负责。
⑥什么是今天值得“官宣”的大事,是一道所有人都该好好思考的命题。这其中,媒体当有使命感,在流量与责任的权衡中,在放任与引领的博弈中,作出鲜明的选择。“能让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一帮人在拼命,不是我一个人,一帮人全是这种心态,我们在一块儿可热闹了,这是一个群体。”这是巨匠的心声,更是这个时代的潮涌。更多“官宣”那些“大写人生”“大国故事”,关注这个澎湃的时代,我们方能书写厚重的大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五号、“天眼之父”南仁东等,都应该是“官宣”大力宣传的内容,得到的关注却不多。
B. “官宣”聚焦娱乐新闻,反映出注意力资源的滥用与失衡,也休现了国人与大时代、大叙事的疏离。
C. 众多科学家并不在乎“名气”,再加上媒体关注流量,使得很多人对默默奉献的国之栋梁知之甚少。
D. 流量重新聚焦,使国人走出“官宣”误区,不仅是适时纠偏,更是时代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一对明星结婚带火了“官宣体”这一事件引出话题:什么是最值得“官宣”的大事。
B. 文章第三段从正面立论:正是科学巨匠奠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夯实着中国的实力根基。
C. 文章第四、五段着重分析了“官宣”聚焦娱乐新闻的弊端和流量重新聚焦的必要性。
D.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并以中国的复兴梦为立论基础,具有现实针对性。
【3】结合文本,概述如何走出“官宣”的误区。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人诗心往往相通,陆游曾在某年的“十一月四日”夜阑人静之时“卧听风吹雨”,梦见“铁马冰河”;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也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类似情怀。
(2)“赋”体之文多铺采摛文,善用夸张,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表现阿房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占地极广;以“___________”谴责统治者对搜刮的财物毫不珍惜。
(3)李商隐有着“朦胧、象征”的诗美追求,善用典故是其创作的一大特点,如《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化用了“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一般人由于疼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们,反过来 “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糊涂的。
(2)《阿房宫赋》中,杜牧描写娇媚美妍的宫女们在皇帝乘着宫车隆隆而过后,只能 “______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以“_______”和“波涛如怒”两句,从山川 的角度描写潼关壮美的景象。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的《三峡》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生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学习,老师未必比学生贤明,学生也未必事事不如老师,其理论依据在《师说》中是这样说的“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写出了曹操儒雅豪迈的气概。
(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风雪中登山的情形,从云雾障目、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整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1】诗歌前四句是如何描写夜闻“吴吟“的?
【2】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中的诗人形象。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予友黄君梦升,其先婺州金华人,后徙洪州之分宁。黄氏世为江南大族。自其祖父以来,乐以家赀赈乡里,多聚书以招四方之士。梦升兄弟皆好学,尤以文章意气自豪。
②予少家随州,梦升从其兄茂宗官于随。予为童子,立诸兄侧。见梦升年十七八,眉目明秀,善饮酒谈笑。予虽幼,心已独奇梦升。
③后七年,予与梦升皆举进士于京师。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不得志,以疾去。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时予谪夷陵令,遇之于江陵,梦升颜色憔悴,初不可识,久而握手嘘唏,相饮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予益悲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
④后二年,予徙乾德令,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间。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叹曰:“吾已讳之矣。穷达有命,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求之,不肯出。遂饮之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笑曰:“子知我者。”乃肯出其文。读之,博辩雄伟,其意气奔放,犹不可御。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
⑤是时,谢希深出守邓州,尤喜称道天下士。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欲以示希深。未及而希深卒,予亦去邓。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卒以不得志,死于南阳。
⑥吾尝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词,曰:“子之文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阒然灭泯。” 未尝不讽诵叹息而不已。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埋藏。孰与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归咎,徒为梦升而悲!
(欧阳修《黄梦升墓志铭》有删减)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乐以家赀赈乡里____________ (2)心已独奇梦升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尤以文章意气自豪。(本文)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B.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本文)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C.乃肯出其文。(本文)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本文)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
(2)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
【4】第⑥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作者三次“为梦升而悲”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
14、微写作。请以“桥”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