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凉山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古语中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说法,这是古代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雏形。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因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C.建立种子库、精子库可以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D.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直接有效的保护

  • 2、据调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       

    A.演替速度变快,演替的方向未改变

    B.演替速度变慢,演替的方向未变

    C.演替速度未变,演替的方向改变

    D.演替速度未变,演替的方向未变

  • 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和它生活的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B.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主要场所

    D.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内液减少

  • 4、巴西红耳龟是我国入侵物种之一。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野生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巴西红耳龟在我国将一直呈“J”型增长

    B.在原产地,龟卵、幼龟被天敌猎取导致巴西红耳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调查某湖泊中巴西红耳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D.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达到K/2时防治,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 5、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的麦草、稻草和芦苇等扎成方格形状固定于沙中,并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用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一种治沙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草方格能蓄积降水促进固沙植物的生长

    B.该过程改变了演替的速度但没有改变演替的方向

    C.微生物对草方格材料的分解改善了土壤的结构

    D.该方法可增加治理区域的物种丰富度

  • 6、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捕食,则会导致估算结果偏低

  • 7、下丘脑是人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自稳态调节的中枢,图为人体中下丘脑控制激素分泌的三种常见的途径,下列关于激素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种激素空间结构相同

    B.激素CD都由垂体合成、释放

    C.激素BC可作用于同一靶细胞

    D.四种激素都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

  • 8、成熟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是指(       

    ①细胞膜   ②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③液泡膜  细胞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9、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下胚轴的顶端会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如图所示),相关研究表明该结构的形成原理与根的向地生长原理类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弯钩”可以保护顶端分生组织以及子叶在幼苗出土时免受伤害

    B.幼苗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极性运输到下胚轴

    C.“弯钩”外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内侧,细胞生长快,使得下胚轴向内弯曲

    D.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缺失的突变体幼苗出土时可能无法正常形成“顶端弯钩”

  • 10、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爆发。下列因素中,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的是(  )

    A.充沛的降水

    B.肥沃的土壤

    C.连片的麦田

    D.仅取食种子的鸟类

  • 11、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B.血浆渗透压升高

    C.产生渴感

    D.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 12、草菇喜温喜湿喜半阴,可在稻草和麦秸等农作物秸秆上栽培的一种食用真菌,某果园在果树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形成果树一草菇结构的立体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

    B.果树种群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草菇的生长发育

    C.草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农作物秸秆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碳源,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可为果树提供营养

    D.秸秆中的能量通过草菇能被人类间接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良性循环

  • 13、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新型免疫应答方式——训练免疫,即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在首次接触抗原刺激时会产生免疫记忆,当再次受到相同或不同抗原刺激时能产生更加强烈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免疫力不属于训练免疫

    B.接种疫苗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属于训练免疫

    C.花粉、青霉素等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训练免疫

    D.训练免疫利用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 14、大规模饲养草食性动物的养殖场会产生大量粪便,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用以粪便为食的蜣螂进行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草食性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B.牧草的绿色吸引草食动物和粪便气味吸引蜣螂都属化学信息传递

    C.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能通过粪便被蜣螂摄入体内

    D.蜣螂的活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15、生根粉是一种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下列有关探究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浸泡法或者沾蘸法处理插条时处理时间不同但深度相同

    B.取某浓度生根粉溶液2.5mL加入25mL无菌水中可稀释10倍

    C.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生根粉溶液浓度对生根的数目的影响

    D.正式实验与预实验相比更能体现生根粉作用的两重性

  • 16、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②发烧时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⑤人体对花粉等过敏时,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液出,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

    A.一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 17、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B.套种、间种和轮种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C.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技术不属于生态工程范畴

    D.“过腹还田”可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多途径的利用

  • 18、某地的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爬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蔬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螃蟹的排出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还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从螃蟹的排出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也可作为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19、下列有关实验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正确的是

    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先用8%的盐酸溶液处理,再用健那绿染色

    B.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林德曼的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

  • 20、如图表示某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过程,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增加

    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粪便、塘泥作为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D.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

  • 21、在生长素的发现史上,1913年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结果支持达尔文的假说

    B.黑暗处理后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C.若使该实验更有说服力可增加对照组

    D.温特通过分离化学物质改进了该实验

  • 22、一场长达7个月的大火导致澳大利亚的凤头鹦鹉和食蜜鸟等一大批标志性物种以及大量珍贵植被正在消失。下列有关火灾对澳大利亚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不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火灾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火灾导致澳大利亚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

    C.火灾后随着次生演替的发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快速恢复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2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

    B.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

    C.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D.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 24、设计制作小生态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A.应该将生态瓶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

    B.应该经常向小生态瓶中通气,从而保证瓶中生物的呼吸

    C.小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

    D.小生态瓶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水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果汁、果酒和果醋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汁时,可以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和澄清度。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

    2)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这是因为在最适温度下,__________ (选填果胶酶的活性最高或果胶酶的活化能最高)。

    3)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来源的果胶酶,某同学拟在果泥用量、温度、pH等所有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下,比较这三种酶的活性。通常,酶活性的高低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__________来表示。

    4)获得的果汁(如苹果汁)可以用来制作果酒或者果醋。制作果酒过程的开始阶段,也需要O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

    6)利用果汁加工制作果醋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

  • 26、为研究除草剂草甘膦对黑麦根尖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有丝分裂指数(细胞群体中分裂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为指标。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思路,

    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材料与用具:黑麦种子、草甘膦、蒸馏水、培养液、培养瓶、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测定有丝分裂指数的具体操作不做要求)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利用蒸馏水配制浓度为10mg/L102mg/L103mg/L104mg/L105mg/L的草甘膦溶液;

    ②取黑麦种子若干在室温下浸泡过夜,将萌动的黑麦种子培养一段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3天,取黑麦根尖细胞利用显微镜观察并统计__________,计算有丝分裂指数,并记录;

    ⑤每隔两天重复步骤④;

    __________

    2)如果草甘膦可以抑制DNA复制,而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请预测实验结果(在以草甘膦浓度为横坐标的坐标曲线图中表示前两次实验结果)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为了更好地分离细胞,可以将黑麦根尖置于含__________溶液中酶解一段时间,然后再压片。未加草甘膦溶液培养的黑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只有23%,原因是__________

  • 27、如图所示果酒、果醋工厂化生产流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候选菌AB经筛选和纯化分别获取____________________菌种。

    2)图中所用的培养基都需要在接种前用_________法进行灭菌。

    3)在纯化菌种A时接种了5个平板,每个平板均接种了01mL样品并培养。其中乙平板的菌落分布如图,纯化菌种A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推测出现平板乙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其余的甲、丙、丁、戊平板操作正常,其菌落数分别是210230470190,则样品中菌种A的数量为______/mL

    4)果酒发酵罐与果醋发酵罐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差异是_____________

  • 28、已知果蝇圆形眼和棒形眼分别由基因Dd控制,黑身和灰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让灰身圆形眼雌蝇与黑身棒形眼雄蝇杂交,所得F1代雌蝇全为灰身腰子形眼、雄蝇全为灰身圆形眼。让F1雌、雄果蝇互交,F2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果蝇

    表现型及比例

    雌蝇

    灰身圆形眼:灰身腰子形眼:黑身圆形眼:黑身腰子形眼=3311

    雄蝇

    灰身圆形眼:灰身棒形眼:黑身圆形眼:黑身棒形眼=3311

    1)棒形眼基因d由圆形眼基因D突变而来,棒形眼果蝇的视野范围比圆形眼果蝇小,不利于察觉敌害,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眼形基因的显性表现形式为________,腰子形眼果蝇个体的体细胞内基因D的数目最多为_________个。

    3F1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代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

    4F2代灰身雌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

  • 29、已知甲、乙两个豌豆品种:甲为野生型植株,乙为矮化突变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推测乙品种较矮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该假说的依据是赤霉素具有______的作用。

    2)为了检验上述假说,研究者设计用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______品种豌豆幼苗作为实验组,对照组设置为______。如果技术条件满足,还可测定甲、乙品种豌豆体内的______含量来检验该假说。

    3)上述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研究者随后测定了甲、乙品种豌豆幼苗的生长素含量,发现乙品种的生长素含量低于甲品种。通过测定用赤霉素处理过的______品种豌豆幼苗体内的生长素含量,可推测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含量来完成其功能。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从根本上说是______的结果。

  • 30、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索草莓栽培中人工补光的最佳光质条件,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处于生长中期长势健壮且相同的红颜草莓(品种)植株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补光处理,但光照强度相同,每天补光5小时,为期2个月,然后测定各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不同部位干物质含量、草莓产量。各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注:表中R/B表示“红光∶蓝光”)。

    组别

    处理

    叶绿素a

    (mg/g)

    叶绿素b

    (mg/g)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g

    平均单

    果重/g

    亩产

    量/kg

    茎叶

    果实

    总计

    1

    R/B=1∶1

    1.51

    0.58

    11.10

    16.95

    7.90

    35.95

    15.51

    2 208

    2

    R/B=2∶1

    1.75

    0.72

    11.77

    20.75

    6.41

    38.93

    16.23

    2 222

    3

    R/B=3∶1

    1.69

    0.69

    11.92

    21.08

    6.36

    39.36

    19.32

    2 739

    4

    R/B=4∶1

    1.66

    0.69

    13.91

    25.25

    4.57

    43.73

    19.68

    2 812

    5

    R/B=5∶1

    1.50

    0.67

    11.76

    23.34

    6.29

    41.39

    19.72

    2 768

    6

    白光

    1.49

    0.66

    11.13

    21.22

    6.14

    38.49

    15.78

    2 215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第6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人工补光常用红光或蓝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①在一定R/B比值范围内,蓝光能够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合成;②在一定范围内,R/B比值增大,有利于植株________(填“地上”或“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③R/B比值与草莓产量的关系可以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组的补光处理最有利于提高草莓的产量。

  • 31、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发生的主要时期是__________

    (2)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消耗的原料是_____链形成后通过_____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3)已知过程②的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0%、20%,则与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

    (4)图中y是某种tRNA,它由_____(三个或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CAA称为_____,一种y可以转运_____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_____种氨基酸组成。

  • 32、回答与枯草杆菌纯化和a-淀粉酶固定化过程有关的问题:

    1)培养基的准备:在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过程中,完成加水、装锅、加热排气、 保温保压适当时间后,切断热源,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压力表的读数______________ 打开排气阀,旋开固定螺栓,开盖,才可以取出灭菌的培养基等物品。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__________左右时倒平板。

    2)枯草杆菌是生产a-淀粉酶的优良菌种,为确定合适的稀释倍数,小组成员取1mL菌原 液进行如图1所示的操作,在无菌条件下,用______________0 1 mL稀释后的菌悬液进行 2____________所示的操作,接种后的平板在培养时的放置应如图3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在统计菌落时,发现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33个,则每毫升菌原液中的细菌数大约为______________个。

    3a-淀粉酶宜采用吸附法进行固定化,下列关于反应柱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反应物和酶均可自由通过反应柱B.反应物和酶均不能通过反应柱

    C.反应物能通过反应柱,酶不能通过反应柱D.反应物不能通过,酶能通过

    4)为了确定筛选出的a-淀粉酶的应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检测固相a-淀粉酶的活性,在该实验中,亲和层析洗脱液中加入KI-I2指示剂后,试管中呈现______________色。相对于唾液淀粉酶,枯草杆菌产生的a-淀粉酶具有______________特性,从而有利于工业生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