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合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   )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B.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①句应在“演”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话必须真诚。写作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情。我们读一个人的作品,很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我们的写作也要想到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假话、空话、大话,必将引起读者的疑感、不满甚至反感,也就无法实现写作的意图。

    ①他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②要对读者掏出心来

    ③他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④他在想什么

    ⑤任何虚张声势都无助于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A.④①⑤③② B.④③①②⑤ C.①④③⑤② D.④①⑤③②

  • 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本课中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

    B. “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后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各个越族。

    C. “黔首”在课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指百姓。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鲰生”“氓”等。

    D. “山东”即山的东面。在古代,“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等不同的山,故“山东”所指地域也不相同。课文“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B.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中外的四大发明等,都令世界惊叹不已。

    C.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后者滔滔不绝讲了大概10分钟,不懂日语的特朗普却不知所云

    D.目前市面上的口罩鱼龙混杂,大部分的口罩材质都不够致密,顶多用来保暖和过滤一下灰尘和异味,在传播性病毒面前不堪一击!

  • 5、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现代文阅读

    父爱无价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非常富有的男人和他那年轻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们两人都非常热爱收藏艺术品。他们一起环游世界,并且只把最好的艺术珍品添加进他们的收藏品中去。它们被挂在他们家中的墙上,装饰门庭。当这位日渐衰老的鳏夫看着他那惟一的儿子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品收藏家的时候,心里就感到非常欣慰。尤其令他引以自豪的是,当他们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收藏家进行交易时儿子那高超的鉴赏力以及敏锐的生意头脑。

    那年冬天,他们的国家卷入了战争。因此,这个年轻人离开了家,奔赴前线,为国而战。才过了短短的几个星期,这位老人就收到了一封电报,说他那至爱的儿子牺牲了。心神狂乱的老人孤独寂寞地独自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心里充满了痛苦和悲伤。

    圣诞节的早晨,一阵敲门声唤醒了这位神情沮丧的老人。他打开房门,看见一位手里提着一个非常大的包裹的士兵正向他敬礼。

    士兵向老人自我介绍道:“我是您儿子的一位朋友。我有一些东西要给您看。”

    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露出一张纸。他轻轻地把它展开,原来是一幅肖像画,画的正是他那至爱的儿子。虽然,这幅画不是出自一位天才画家之手,自然也称不上是天才之作,但是它对那个年轻人脸部的细节特征把握得很准,可以说是惟妙惟肖。

    睹物思人,看着儿子的肖像画,老人仿佛又看到了儿子一样,老泪纵横,久久说不出话来。良久,他才强忍住悲伤,向眼前的这位士兵道谢,并说他将把这幅肖像画悬挂在壁炉的上方。

    儿子的这幅肖像画成了他最为珍贵的财产,它使得他对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收藏的那些所谓无价珍品的兴趣也黯然失色。他还经常对邻居们说,这幅画是他迄今为止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春天到了。可是这位可怜的老人却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根据老人的遗愿,他所有的绘画珍品将在新的圣诞节那天拿出来拍卖。

    圣诞节终于到了。那些艺术品收藏家从世界各地聚集到了拍卖现场,热切地盼望着竞买那些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绘画珍品。

    拍卖会由拍卖一件任何一家博物馆的藏品目录上都没有的绘画作品开始。它就是那个老人儿子的肖像画。拍卖师向众人征求一个拍卖的底价,但是会场里却像死一般沉寂。

    “有谁愿意出价100美元买下这幅画吗?”拍卖师问道。

    仍旧没有人说话。又过了一会儿,从拍卖厅的最后面传来一个声音:“谁要买那幅画啊?它只不过是他儿子的肖像画。快把那些珍品拿出来拍卖吧!”

    顿时,赞同声、附和声此起彼伏。

    “不,我们必须首先拍卖这一幅,”拍卖师答道,“现在,谁愿意买下他儿子的肖像画?”

    最后,老人一个并不富有的朋友说话了:“10美元你愿意卖吗?那样的话我就可以买下它了。”

    “还有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拍卖师大声问道。拍卖厅里越发安静下来。片刻之后,他喊道:“10美元一次,10美元二次……好,成交!”

    拍卖槌重重地落了下来。顿时,拍卖厅里人声鼎沸,庆贺声不绝于耳,有人叫道:“现在,我们可以竞买那些珍品了吧!”

    此刻,拍卖师无声地环顾了一下群情激奋的观众,郑重地宣布:“拍卖到此结束!按照这位老人,当然也就是肖像画中那位儿子的父亲的遗愿,谁买下那幅肖像画……”拍卖师顿了一下,遗憾地看了看众人,“谁就可同时得到他所收藏的全部珍品!”

    1获得儿子肖像画后,作者对父亲有一系列细节描写,请简要说明其作用。

    2拍卖大厅“死一般的沉寂”“附和声此起彼伏”“越发安静”“人声鼎沸”等场景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3这篇小说的结局方式使我们联想到美国哪位小说家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小说最后提到拍卖师的“遗憾”,请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遗憾并简述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返归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颔联作者运用了对比、渲染、列锦等手法,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但诗人借酒的意象表明自己是愁绪满怀的,尾联的“寂寂”也说明作者的愁苦。

    B. 颈联写春天水满,船行于水上,轻快如飞。微风轻轻拂过,薄薄的衫袖翩翩起舞,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影子。

    C. 尾联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养蚕,为防外人冲犯,门户闭得紧紧的。

    D. 整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风俗图。风景如画,不见人影,却处处可见人的活动。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

    祭梁夫山①先生文

    [明]程学博

    万历己卯秋,永丰梁夫山先生以讲学被毒死②。癸未冬,门人胡时和始得请收其遗骸,袝葬于后台程公之墓,从先生遗言也。友人程学博为文以哭之,曰:

    呜呼伤哉!予以何颜哭先生耶?嗟予不力,既不能脱先生毒手,而视先生冤以死;死又不能为先生白其冤状,而即礼收遗骸,而冤状犹然未,草草焉不能为先生成礼以葬。呜呼伤哉!予以何颜哭先生耶?

    先生之死也讲学。先生之学,先生所自信,而世所共嫉。世之人不喜讲学,亦未必不知学。而先生之学,天下后世有定论在焉,予又乌能喋喋于先生之学,以与世之人辩哉?予独谓先生之为人,其纯然一念,昭昭然若揭日月以行,可以贯金石,可以质鬼神,可以考往古,可以俟来今。平生精力,自少壮以及老死,自家居以至四方,无一日不在讲学,无一事不在讲学;自讲学而外,举凡世之所谓身家儿女,一切世情俗态,曾无纤毫微眇足以罣③先生之口而入先生之心。嗟夫!此无论其学何如也,即其为人,岂肯躁妄其心志,冥焉为狂诞者哉!岂肯卤莽其趋向,悍然任独往者哉?世之人不喜讲学者,即不讲学已尔,未必无人心在也,胡为而嫉先生若是也!嫉之亦已甚矣,胡为而辱先生以死而又若是之惨也!呜呼伤哉!

    然先生死则死尔,彼死先生者竟何如?先生虽赍志以死,其炯炯在乾坤,其肫肫④在朋友,其讲学遗言在方册,其学之真是在天下后世之定论。彼死先生者,能以其妾妇之威,电光石火之气焰,死先生血肉之躯于一时,而其所不能死者,直将与天壤上下,相为无穷。是先生一死而先生之事毕矣,先生何

    与先生散而聚、聚而散者垂二十年。先生虽不谆谆语予以学,而其箴规磨订之义不少假借,亦莫非学。予虽未从先生周游讲学,而其不敢媕婀⑤取容,以求无愧于立身行己者,亦莫非讲先生之学。奈之何予抱直道以归,归无何,而遽见先生遭兹毒手以死,而又莫能白先生冤,收先生骸,而葬先生以礼也!呜呼伤哉!感今追昔,能不刺心?予诚无颜以哭先生矣。先生有灵,庶鉴之。

    万历甲申季春,云南副使孝昌程学博顿首泣言。

    (注)①梁夫山:名汝元,号夫山,后改称何心隐,明代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一生从事讲学,批评时政,为严嵩等不容,被杖杀狱中。②毒死:被毒打而死。③罣:同“挂”。④肫肫(zhūn):同“忳忳”,诚恳直挚的样子。⑤媕婀:随声附和,没有主见。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冤状犹然未   白:昭雪

    B.先生虽赍志以死   赍志:怀抱志向

    C.先生何   恨:痛恨

    D.而其箴规磨订之义不少假借   假借:借助,指得益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既不能脱先生毒手 ②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B.①先生之死也讲学 ②具沛公言报项王

    C.①予与先生散而聚 ②因人力而敝之

    D.①庶鉴之 ②皆出于此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没有涉及死者生平琐事,而是围绕讲学这一核心,反复申述梁夫山抱直道讲学而死,控诉了当权者迫害抱不同见解的读书人的行径。

    B.这篇祭文高度评价了梁夫山高深的学问,赞颂了他光明磊落的胸怀和与天地同在的精神,足见作者与梁夫山友情甚笃,相知甚深。

    C.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全文自始至终贯穿自惭、自愧和自责之意,于叙事中抒发思恩怀念之情,于议论中饱含无力回天的无奈。

    D.本文采用散文的句式,又吸取骈文所长,运用排比、对偶,音调铿锵,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读来仿佛可见作者声泪俱下的哀容。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予又乌能喋喋于先生之学,以与世之人辩哉?

    (2)然先生死则死尔,彼死先生者竟何如?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个猎人外出打猎,别人劝他在枪里装上子弹,他不以为然:“打猎的地方还远着呢,到时候装一百发子弹也来得及。”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水面上浮着一大群野鸭,就在他匆忙装子弹的时候,野鸭觉察到动静,一下子都飞得无影无踪了。

    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