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平潭综合实验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说明文一般分两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的事物说明文,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的事理说明文,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

    B. 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与意,这种情与意通常是直露的,借助某种特定的事物,通过精巧的构思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

    C.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

    D.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创作了《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皆出于此乎     吾还也

    B.越国鄙远   必竭诚待下

    C.则思无喜以谬赏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根不固求木之长   秦以城求璧赵不许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未落,其叶沃若 采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B.秦伯说,郑人盟 于嗟鸠兮,无士耽

    C.桑之未落,叶沃若 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D.枝枝覆盖,叶叶相交通 不久当归还,还必迎取

  • 4、下列各选项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B. 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C. 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 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太阳刚下山了,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

    ①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

    ②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

    ③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

    ④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

    ⑤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⑥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

    A. ①③⑥⑤④②

    B. ②①③④⑥⑤

    C. ①③②⑤④⑥

    D. ③①⑥④②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文化短视频,顾名思义即是记录传统文化的网络短视频。截至20195月初,抖音平台上关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数量超过650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64亿次,传统文化话题成了抖音上最热的话题之一。目前,短视频客户端用户集中在24岁左右,而短视频传统文化传播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在年轻人群体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受众心理。

    人类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催促着人们主动进入新环境、新领域,获得新知识。而复古风从生活服饰刮到了传统文化领域,从前与受众保持一定距离的高冷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下,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受众的面前。受众对于生动丰富、充满趣味的小众传统文化是新奇的,基于好奇与求新的心理,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相对于抖音其他类型的信息,传统文化等知识的传播是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传递严肃的传统文化信息,受众在观看其他类型比如搞笑类短视频时可能会有浪费时间的隐忧,但是观看知识类短视频能够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而在此基础上,出于短视频的知识传播作用,短视频客户端不再只有休闲娱乐的作用,也是一款轻松学习、获得知识的工具。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通常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位。当今时代,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都在提高,审美观念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不仅仅要求简单的好看的眼球刺激,还要有个性、流行等因素。美而不同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新境界。传统文化一直作为高雅文化存在,在注入短视频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后开始接地气,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的呆板与生硬,有个性的传统文化传播符合大众审美,更容易在受众中间扩散传播。

    在传播活动中,从众是指个体(或群体)受到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或行为,使之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在短视频领域,传统文化短视频在受众点赞、转发的二次传播中,引起了其他用户的跟随观看。而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抖音客户端无限推送的信息流模式,很多用户会选择点赞量多的视频进行观看。而平台功能的便利性使得人们在从众心理的指导下,由好奇地观看转化为参与视频拍摄。如共青团中央的抖音号与京剧演员王珮瑜合作,共同发起了抖音话题我要笑出国剧范,并为话题提供示范视频,引发了众多受众的模仿,截至目前此话题阅读量超过26亿人次。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优秀的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了爆炸式的传播。

    新媒体技术大大丰富了知识传播的渠道与载体,短视频突破了以图文传播为主的两微传播,丰富了现代人接收信息的方式。虽然存在短视频短小微局限、所传达的内容不够深入、视频制作者水平不高导致视频质量不够精致等问题,但目前,短视频依旧处于风口位置,传统文化传播者在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发挥受众主导地位、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产出的同时,也要寻求更为深入的传播方式。

    摘编自郝玉佩《短视频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与受众心理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时代,“美而不同”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

    B.从众心理推动受众点赞、转发、观看、参与拍摄,使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传播。

    C.观看短视频能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D.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都想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B.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论及短视频作为新媒体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存在问题,给文化传播者指出方向。

    C.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证,主要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探讨短视频时代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倍受热捧的原因。

    D.文章用共青团中央与京剧演员合作发起抖音话题并提供示范视频的实例证明从众心理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传统文化也为抖音视频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注入了新活力。

    B.在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需要寻求不同领域的合作来实现传播效果的优质与传播方式的深入。

    C.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唤醒青年用户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D.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主观因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诗人借朦胧迷离的月色,表达了自己离别时的悲凉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新晴山月

    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①。

    注:①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从题中“月”入笔,形象地写出了林中月景,表现诗人对月景的赏鉴。

    B.颔联写诗人因“久不能寐”而独自在月下徘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

    C.尾联把昆虫鸣叫与自己低吟诗歌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物我交融,别有兴味。

    D.这首诗两联写景,两联写情,自然融合,酷肖唐代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风格。

    【2】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同举进士。侍皇太子为洗马。太子尝读《汉书》,称张释之贤。溥曰:“释之诚贤,非文帝宽仁,未得行其志也。”采文帝事编类以献。太子大悦。久之,以丧归。时太子监国,命起视事。东宫遣使迎帝迟,帝怒。连溥,逮系锦衣卫狱。家人供食数绝。而帝意不可测,旦夕且死。仁宗即位,释出狱,擢翰林学士。念溥由己故久困,尤怜之。明年建弘文阁于思善门左,选诸臣有学行者侍值。命溥掌阁事,亲授阁印,曰:“朕用左右,非止学问。欲广知民事,为治道辅。有所建白,封识以进。”宣宗即位,召溥入内阁,与杨士奇等共典机务。英宗初立。一日,太后坐便殿,帝西向立,召英国公张辅及士奇、荣、溥、尚书胡濙入。谕曰:“卿等老臣,嗣君幼,幸同心共安社稷。”又召溥前曰:“仁宗皇帝念卿忠,屡加叹息,不意今尚见卿。”始仁宗为太子,被谗,宫僚多死诏狱,溥及黄淮一系十年,濒死者数矣。太后复顾帝曰:“此五臣,三朝简任,俾辅后人。皇帝万几,宜与五臣共计。”《宣宗实录》成,进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是时,王振尚未横,天下清平,朝无失政,中外臣民翕然称“三杨”。溥性恭谨,每入朝,循墙而走。诸大臣论事争可否,或至违言。溥平心处之,诸大臣皆叹服。比荣、士奇相继卒,在阁者马愉、高谷、曹鼐皆后进望轻。溥孤立,王振益用事。溥卒,年七十五。后三年振遂导英宗北征陷土木几至大乱时人追思此三人者在当不至此而后起者争暴其短以为依违中旨酿成贼奄之祸亦过刻之端也

    (选自《明史·杨溥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三年/振遂导英宗北征/陷土木/几至大乱/时人追思此三人者在/当不至此/而后起者争暴/其短以为依违中旨/酿成贼奄之祸/亦过刻之端也

    B.后三年/振遂导英宗北征/陷土木/几至大乱/时人追思此三人者在/当不至此/而后起者争暴其短/以为依违中旨/酿成贼奄之祸/亦过刻之端也

    C.后三年/振遂导英宗北征/陷土木/几至大乱时人/追思此三人者在/当不至此/而后起者争暴其短/以为依违中旨/酿成贼奄之祸/亦过刻之端也

    D.后三年/振遂导英宗北征/陷土木/几至大乱时人/追思此三人者在/当不至此/而后起者争暴/其短以为依违中旨/酿成贼奄之祸/亦过刻之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衣卫,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后兼管刑狱,负责巡察缉捕等。

    B.卿,文中是君主对大臣的称谓,古代还可以指对男子的敬称,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C.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实录,文中指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如《宜宗实录》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溥辅佐太子,尽心尽力。他任太子洗马,太子称汉代张释之贤能,他分析张释之得志的原因,并采集汉文帝的事迹献给太子,太子很满意。

    B.杨溥掌管朝务,深得信任。仁宗把他从监狱放出来,任以要职,掌管弘文阁,并对他表示,自己除了看重他的学问,还希望通过他了解民情。

    C.杨溥忠于皇帝,位高权重。他在仁宗做太子时曾被牵连入狱,后被仁宗记挂;作为三朝老臣,太后希望他和其他人一起辅佐皇帝。

    D.杨溥政绩卓越,心态良好。有段时期天下太平,他获得众人赞誉;他上朝时很低调;大臣论事,有人攻击他,他心平气和,令人叹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人供食数绝。而帝意不可测,旦夕且死。

    (2)宫僚多死诏狱,溥及黄淮一系十年,濒死者数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