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泉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大王必欲

    B. 盖失强援,不能独

    C. 吾社之行为士

    D. 秋毫不敢有所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我虽不,请尝试之     敏:聪慧

    B.百亩之由,勿其时     夺:夺取

    C.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说明

    D.奚暇礼义哉             治:讲求

  • 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名作,作品中广泛使用对比的创作手法。

    B.《家》是四川现代作家巴金的名著,它是其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之一。

    C.《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相传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记载了体现孔子“以仁治国”和关于教育方面等许多思想。

    D.《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浪漫主义大师狄更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

  • 4、下列对有关语法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找精神上的力量。句中加点词“应该”,词性是动词。

    B.“重视语文”“生态文明建设”“自主创新”“情感真挚”从短语的结构类型看,以上短语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D.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个转折关系复句,该复句要强调的是“但”引出的内容。

  • 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卷天下……之意

    ②天下集响应

    ③五亩之宅,之以桑

    匈奴七百余里

    ⑤赢粮而

    ⑥且夫天下非小弱

    ⑦以黔首

    至尊而制六合

    A. ①②⑤/③⑧/④/⑥⑦

    B. ①②/⑤⑥/③④⑦/⑧

    C. ①②⑤/⑥/③⑧/④⑦

    D. ①②⑤/④⑦/③/⑥⑧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歪毛儿

    老舍

    小的时候,我和白仁禄一下了学总到小茶馆去听评书。我俩每天的点心钱不完全花在点心上,留下一部分给书钱。其实,我俩真不够听书的派儿:我那时脑后梳着个小坠根,结着红绳儿;仁禄梳俩大歪毛。孙二大爷用小笸箩打钱的时候,一到我俩面前便低声地说,“歪毛子!”把钱接过去,他马上笑着给我们抓一大把煮毛豆角,或是花生米来。“吃吧,歪毛子!”他不大爱叫我小坠根,我未免有点不高兴。可是说真的,仁禄是比我体面的多。他的脸正像年画上的白娃娃,虽然没有那么胖。单眼皮,小圆鼻子,清秀好看。

    他不淘气,可是也有背不上书来的时候。歪毛仁禄背不过书来本可以不挨打,师娘不准老师打他。他是师娘的歪毛宝贝:上街给她买一缕白棉花线,或是打俩小钱的醋,都是仁禄的事儿。可是他自己找打。每逢背不上书来,他比老师的脾气还大。他把小脸憋红,鼻子皱起一块儿,对先生说:“不背!不背!”不等老师发作,他又添上:“就是不背,看你怎样!”老师磨不开脸了,只好拿板子打他。

    奇怪,这么清秀的小孩,脾气这么硬。

    一直有十几年的工夫,我们俩没见面。听说,他大学毕了业,到外边去做事。去年旧历年前的末一次集,天很冷。我转了一圈,没看见什么对我的路子的东西,本想不再绕,可是集南边有个地摊,摆着几本书,看书的时候,我看见卖书人的脚,一双极旧的棉鞋,袜子还是夏季的单线袜。别人都跺着脚,天是真冷;这双脚好像冻在地上,不动。把书合上我便走开了。

    走了几步,我不由地回了头。他穿着件旧灰色棉袍,很单薄,头上戴着顶没人要的老式帽头。我好似被他吸引住了,决定回去。他身上有那么一股高傲劲儿,像破庙似的,虽然破烂而仍令人心中起敬。无论怎说吧,我又立在他面前。

    “是不是仁禄哥?”我大着胆问。

    他又扫了我一眼,又去看山,可是极快的又转回来。他的瘦脸上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腮上微微地动了动,傲气使他不愿与我过话,可是“仁禄哥”三个字打动了他的心。他没说一个字,拉住我的手。“走吧,我住的离这儿不远。”我一手拉着他,一手拾起那几本书。

    没有五分钟便到了家。他坐在屋中了,我才放心,仿佛一件宝贝确实落在手中。可是我没法说话了。问他什么呢?我改变了战略,开始告诉他我这些年的经过,费了许多周折,我才用上了这个公式——“我说完了,该听你的了。”“还不都在乎脾气,”他微微摇着头。“那时候咱俩还都是小孩子,所以我没对你说过,说真的,那时节我自己也还没觉出来是怎回事。后来我才明白了,是我这两只眼睛作怪。”

    “不是一双好好的眼睛吗?”我说。

    “平日是好好的一对眼。不过,有时候犯病。”

    “你不用看人脸的全部,而单看他的眼,鼻子,或是嘴,你就看出点可恶来。特别是眼与嘴,有时一个人正和你讲道德说仁义,你能看见他的眼中有张活的春画正在动。那嘴,露着牙喷粪的时节单要笑一笑!越是上等人越可恶,上等人会遮掩。假如我没有这么一对眼,生命岂不是个大骗局?还举个例说吧,有一回我去看戏,旁边来了个三十多岁的人,很体面,穿得也讲究。我的眼一斜,看出来,他可恶。正在这么个当儿,查票了。这位先生没有票,瞪圆了眼向查票员说:‘我姓王,没买过票,就是日本人查票,我姓王的还是不买!’我没法管束自己了。我并不是要惩罚他,是要把他的原形真面目打出来。我给了他一个顶有力的嘴巴。你猜他怎样?他嘴里嚷着,走了。要不怎说他可恶呢。这不是弱点,是故意的找打——只可惜没人常打他。”

    “那么你很愿意犯病!”我故意的问。他似乎没听见,我又重了一句,他又微笑了笑。

    “我不能说我以这个为一种享受;不过,不犯病的时候更难堪——明知人们可恶而看不出,明知是梦而醒不了。”

    “以前,我见着可恶的便打,至少是瞪他那么一眼,使他哆嗦半天。我虽不因此得意,可是非常的自信,自信我比别人强。及至一想结婚,与世界共同敷衍,坏了;我原来不比别人强,不过只多着双病眼罢了。很希望别人指着脸子说我可恶,可是没人肯那么办。”他又愣了一会儿。“生命的真文章比人作的文章更周到?耶稣为仇人、为土匪祷告:他是个人物。他的眼或者就和我这对一样,能始终是硬的,因为他始终是软的。普通人只能软,不能硬,所以世界没有骨气。我只能硬,不能软,现在没法安置我自己。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

    他把酒喝净,立起来。空中飞着些雪片,天已遮满了黑云。我送他出去,谁也没说什么,一个阴惨的世界,好像只有我们俩的脚步声儿。到了门口,他连头也没回,探着点身在雪花中走去。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小时候仁禄梳俩大“歪毛”和我梳着个“小坠根”,既符合人物的身份,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揭示主人公的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

    C.歪毛仁禄发出“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的感叹,可见,他已意识到现实的残酷,正努力地改变自己。

    D.结尾处的环境描写隐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主人公将何去何从,命运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引人深思。

    2下列对歪毛儿白仁禄的那双“病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双善于发现社会“病态”的正义之眼。

    B.能够体现仁禄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的性格。

    C.这双眼睛揭示了当时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

    D.是现实中白仁禄生活落魄不羁的根本原因。

    3文章直接以“歪毛儿”为话题的内容并不多,却以“歪毛儿”为题。试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了令人胆寒的气氛,仿佛飞鸟也缺乏安全感,雌雄相依,不敢失伴,衬托出蜀道之难。

    (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重逢画面的设想,寄托了相思之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②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怜君不得意”中由一“怜”字引出,“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这句只写了丘为,没有写诗人自己。

    B.“况复柳条春”中“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柳条春”暗含送别的场景水岸边,杨柳依依,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

    C.颔联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

    D.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遗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

    【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亦伐根以求木茂               斯: 这

    B.莫不忧而道著                  殷:富足

    C.则思谦冲而自##dot##牧                  牧:养,这里指提高修养

    D.虽之以严刑                      :督责

    【2】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长者            李牧连却

    B.根不固求木之长        赂秦力亏

    C.虽董之严刑               地事秦

    D.可忽乎                      声呜呜然

    【3】下列对“十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提出,作为帝王,在他计划营造宫殿时,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以尽可能减轻百姓负担,使他们安居乐业。

    B.帝王担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当他产生骄傲自满时,就应想到自己要像江海那样宽广低下,有能容纳百川的胸怀。

    C.帝王担心自己偏信谗言邪说,就要想到首先端正自身以便除去邪恶,将要施恩奖赏人时,要警惕不因自己的偏爱而赏错。

    D.帝王喜欢到郊外去打猎,就要想到最多只能去三次;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4】《谏太宗十思疏》第三段最后一句指出,君主不必“亏无为之大道”。但其实要达到“无为”,还需“有所为”。那么,根据作者的意思,如果想达到“无为”,君主应该怎么“有所为”?请用文章里总结性的原句回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音乐人、清华大学校友高晓松在《奇葩说》的一期节目中有这么一段言论:“清华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国家之重器、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而不仅仅是去谋求一个职业,否则我们清华和蓝翔技校有什么区别?”

    蓝翔校长荣兰祥在蓝翔的一次毕业典礼上说:“同学们,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地学本领,咱们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表达你的想法。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