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中国民间故事》中“四大民间故事”无关的一项是( )
A.梁山伯
B.范喜良
C.白素贞
D.田螺姑娘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B.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C.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D.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动,要重谢他。
B.尽管海力布焦急地督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C.那头牛跟他很亲切,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
D.姑娘听得入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被德国医生沃克称为“军神”的革命前辈是____________,他和____________率领的刘邓大军,在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幸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______给毛主席发电报以及毛主席收到电报的悲痛思想经历;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如《清贫》的作者______那样的革命烈士多得难以计数,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2)本册课本中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悉数出现,有选自《_______》的《景阳冈》,有选自《____________》的《猴王出世》,我们也认识了课文《____________》中忠厚老实的______和神机妙算的______,而《红楼梦》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在大观园中放风筝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节选自长篇小说名著的课文有《____________》,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选出来的;短篇小说课文《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____________》,那本书中的奇人很多,如____________。
(3)在语文能力方面,本册教材的主要编写意图是要求学生在继续学习______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学习______的方法,不但要求把事情说清楚,而且要求将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外貌等特点展现得具体.生动、形象;在思考能力方面,不但要有求同思维能力,而且还要有______思维能力,追求创造性。
5、判断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描写。
1.“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_______)
2.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_______)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_______)
4.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_______)
5.爸爸心软了:一个孩子被满床乱爬的臭虫咬了那么多疙瘩,怎么行呢?(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xié dài nián líng céng jīng yùn f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bìng mó xū ruò xī fú rén c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为加点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苇絮( ) 脊背( ) 门槛( )
抢劫( ) 撒谎( ) 糠皮( )
8、中华书法,源远流长。下面是( )书法家( )的书法作品,请欣赏并用几句话评价一下这幅书法作品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父亲的笑
①那年上学,我要交一大笔学费,正发愁着。父亲回家对母亲说,他下岗了。母亲听了就流泪,父亲却笑着安慰母亲。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这学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
②父亲失去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找新工作。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每天早晨出发,晚上回来,进门总是笑嘻嘻的。
③一天,父亲进门笑着说:“工作找好了,明天就上班。”第二天早晨,父亲穿了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gòu)面,浑身都是泥浆。我一看父亲的样子,嫌弃地端着碗离开了饭桌。父亲笑了笑说:“这孩子!”第二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夹在自行车后面。
④两个月下来,建筑工程完工,工程队解散了,父亲又骑着自行车早出晚归地找工作,每天早晨准时出发,天黑了才回家。一天,父亲骑着一辆旧三轮车回来,说是要当老板,给自己打工。我对母亲说:“就他这样的,还当老板?”此后,父亲整天骑着他的破三轮车拉着货,像个猴子一样到处跑。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要是在路上碰见骑三轮车的父亲,他就冲我笑一下,我却装作没有看见,不理他。
⑤有一天,我在放学路上看见前面围了好多人,上前一看,是父亲的三轮车翻了。车上的电冰箱摔坏了。父亲一手摸着电冰箱。一手抹眼泪。我从没有看父亲哭过,见他这个样子,慌忙往家里跑。等我带着母亲来到出事地点时,父亲已经不在那里了。晚上,父亲进门还是笑嘻嘻的,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母亲问:“伤着哪没有?”父亲说:“什么伤着哪没有?”母亲说:“别装了!”父亲忙笑嘻嘻地说:“没事,没事!处理好了,吃饭。”第二天一早,父亲又骑三轮车走了。母亲说:“儿子,你爸爸虽然没大本事,可他一心为这个家,要尊敬你爸爸。”我点了点头,第一次觉得他是那么可敬。
⑥就这样,父亲每天都在外面奔波。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报答父亲。考上大学时,父亲就是用这辆三轮车,挣够了我的学费。这时,我真想骄傲地告诉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
⑦在车站告别时,我再也忍不住了,哭着喊了一声:“爸爸!”但接下来除了大哭,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父亲仍是笑嘻嘻地说:“这孩子,哭什么!”
(选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蓬头垢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线索图。
【3】第③自然段父亲回来后“浑身都是泥浆”的原因是:_______。第二天回家却“干干净净”的原因是:________。这样的变化突出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划线句子属于_______描写,父亲翻车后哭泣是因为________。下文的“晚上,父亲进门还是笑嘻嘻的”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自然段中写道“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而第⑥自然段中则写道“我真想骄傲地告诉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结合这两个句子,我会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解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自然段中“我再也忍不住了,哭着喊了一声:‘爸爸!’但接下来除了大哭,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想对爸爸说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①(武松)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②(武松)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1)这两处动作、心理描写表现出武松____、____的一面。
(2)有人说,这样写显得武松太不英雄了,我____(赞同 不赞同)这种看法,因为:_____________。
11、课文传真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
本文记叙了“我”儿时在家乡 的无穷乐趣,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作者 。
12、阅读。
我当值日生
清晨,我早早吃过饭,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因为这个星期我当值日生,我和同学王丽负责检查学校的卫生状况。
我俩从一个班级到另一个班级,依次认认真真地看地面、门窗、黑板是否干净,看课桌椅是否摆放整齐。检查的结果令人十分满意,记分薄上,每个班都打上了鲜红的“优”。最后,我们来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①凝神思考的校长似乎没有发现我们的到来,他的手上正捏着一支烟,地上还有一个没有熄灭的烟蒂在冒着缕缕青烟。我内心一阵慌乱,是“说”还是“不说”,我犹豫不决。说真的,校长为了我们学校各方面工作搞上去,早来晚归,废寝忘食,吃了很多苦。如今,②学校建设得像花园;教职工意气风发,劲头十足;③我们这些“丑小鸭”一个个变成“小天鹅”,哪一样不包含着校长的心血啊!这不,他又在思考着学校的什么大事呢。我看看站在身旁的王丽,④她正歪着头对我笑,好像在说:“校长乱丢烟蒂,你敢说吗?”我想到值日生的职责,便鼓起勇气,走到校长面前,说了声“校长您早”,接着又结结巴巴地轻声说:“校长,这烟蒂是您丢的吧?”一边问,一边弯腰去捡烟蒂,不料,校长已经把它拾起来了。我偷头看了他一眼,⑤只见他脸红红的,好像做了错事的小学生,认真对我说:“谢谢你提醒了我……”
我心慌意乱地走出办公室,王丽一个劲儿地说:“你真是个称职的值日生。”可她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有多乱。
早操结束后,校长开始讲话了,我心里紧张极了,头埋得低低的,不敢正视校长。⑥操场上回荡着校长洪钟一样的声音:“今天,我要向全体师生作自我批评……”什么?校长作自我批评?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要表扬咱们的值日生,她提醒了我……”我蓦然地抬起头来,看到校长的神情是那么严肃,那么认真,我的眼睛湿润了。
【1】文中画横线的6个句子,只有3个是比喻句,这3个比喻句是第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句。
【2】照样子,再写出五个重叠词。
例:急急忙忙 ( )( )( )( )( )
【3】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再写出三个你从课外写到的成语。
( )( )( )( )( )( )
【5】填空。(在括号里选用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答,在横线上用自己的话回答)
短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致生动。提出批评前,“我”内心( ),不敢“说”也不忍 “说”是因为( );提出批评时,“我”( )问,大胆“说”是因为( );提出批评后,“我”( )地走出办公室,直到校长早操讲话时,“我”心里( );受到表扬后,“我”( ),是因为( )。
【6】短文最确切的中心思想是:( )
A.赞扬一位治校有方的校长勇于接受批评、改正错误的优秀品质。
B.赞扬校长治校有方。
C.赞扬“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D.赞扬校长治校有方和“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3、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19世纪的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不厌不倦。”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从小没上过多少学,12岁便进了印刷厂做印刷工人。他的读书方法是:
②一借。由于家境贫寒,当印刷工的报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③二摘。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来。他读过电学、地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呢!
④三背。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
⑤四写。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他写作的方式有二:一是仿写。读过一篇文章他仿写一篇。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二是创作。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乐趣、爱好,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阐述自己的观点。
⑥富兰克林这样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富兰克林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你的学习,你认为富兰克林的哪种读书方法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⑥段以问题结尾,有什么好处?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段划“﹏﹏﹏”的句子讲了哪三层意思?对学习有哪些借鉴意义?
意思:(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鉴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爱红树林
我爱森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色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大海里也有这梦幻般的森林。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底森林——红树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初春,我在海南岛球山碰到海上奇观。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意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一会儿湖退了,红树林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啊,我的眼前变成了一片约丽多姿的世界。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祸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样着硕大的树冠。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织成一张绿色的网。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使我陶醉了,我好像在梦中走进了龙宫的大花园。
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这响声是告诉人们,一棵新的小红树降生了。”因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点。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我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破土而生。倘若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我爱这片海底森林。红树林和北国沙漠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瘠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带来的自然灾害。
【1】按文章内容填一填。
(______________)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的支柱根
【2】为什么说我好像在梦中走进了龙宫的大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树繁殖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树林有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描写红树林的景色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与理解
太阳(节选)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
【1】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2】画线句子运用了( )着两种说明方法。
A.作比较、举例子 B.列数字、作比较 C.列数字、举例子
【3】个自然段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相应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1】选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 ”部分属于_______描写,这部分是一位________的心声;画“﹏﹏﹏”部分属于_______描写,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的心声。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就是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段中,从______、______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小说
军神(节选)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颜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③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④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⑤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⑥“七十二刀。”
⑦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由衷:__________
【3】选文中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过程是:
从容镇定——(______)——(______)——敬佩
【4】选文第2自然段对刘伯承进行了______描写,通过这处描写,你能体会到他的内心:_________
【5】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
【6】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平台。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②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旁边一个女人对母亲说的话,是对母亲的( )
A.赞扬
B.批评
C.鼓励
D.讥讽
【2】选文第3自然段运用的描写方法有( )(多选)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3】句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_______的母亲;句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_______的母亲。
A.辛劳能干 B.通情达理 C.生活拮据
【4】母亲的举动深深感染了“我”,结合自己的体会,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母爱如水,浇灌着我们_________________;母爱_______________, 温暖着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从“不由自主”“踌躇”这两个词中,你读出了毛主席当时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仅通过对毛主席的神态描写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
B.从“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中可以想象毛主席当时悲痛的心情
C.毛主席最后选择不把儿子的遗体运回国内是因为朝鲜不让
D.毛主席没有当着秘书的面直接签字,是因为他很生气,不愿意接受事实
【3】选文中画“_________”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3选2)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亮——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喜 挤 高 苦 香 累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是对景物的静态描写,照样子,写一写放学后校园的样子。
例: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放学后,校园恢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句,结合具体事例,把自己感觉时间很慢的内心体验写下来。
例: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把句子补充完整,具体描述几个事例的表现来突出情景特点。
六月一日,校园真热闹。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话,写出某个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把事物比作人来描写情景。
清晨,无数雪花在空中飘扬,_____________
22、仿照例子,改写句子。
例: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雨水把我的衣服打湿了。
①我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阵狂风刮倒了路旁的那棵高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感恩让世界充满温暖。生活中,你也一定有想要感谢的人吧,请以“谢谢你(您),我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400字左右,语言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
谢谢你(您),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