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哩(li lē) 的确(de dí)
或者(huò hè) 政策(cè chè)
2、下列句子,属于静态描写的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C.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D.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 坚固
B.弗能应也 应答
C.道旁李 道路
D.守株待兔 遵守
4、读拼音,写汉字。
yōu fāng | líng hún | shū lǐ | shuāi lǎo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5、读句子,写出带有读音“lì”的字。
(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_____)史文物。
(2)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______)我。
(3)我有个慈祥的母亲,我还有个严(______)的父亲。
(4)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的嘈杂声(______)刻停止下来。
(5)春种一(______)粟,秋收万颗子。
(6)美(______)的三峡风光,像一幅幅绚丽的图画。
6、巧填同音字。
chá 品_____ 检_____ 观_____
xié _____ 调 威_____ 皮_____
jì _____奠 经_____ 邮_____
huáng 辉__________帝 _____瓜
7、补充句子。
1.多少事,从来急;______,光阴迫。_______,只争朝夕。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到、_____到、_____到。
4.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_____,第二要有_____,第二要有_____。
8、听力拓展。
1.给短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2.“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着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结合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并答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节选)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语段中作者连续写时间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画“~~~”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评价文中的这位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的家乡大理
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名气。
大理的物产十分丰富。苍山上数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千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赏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砚台、杯盘、桌凳等。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的如玉,洁净无瑕;彩的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赭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令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苍山十九峰,白雪罩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山花争艳,森林郁郁葱葱,山峰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攀登,去观赏。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蔚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夜晚,明月东升,光照洱海,海面上的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岸处渔火点点,笑语声声,真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我的家乡!
【1】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带点的词是按照范围______________的顺序排列的。
【3】第三自然段写大理风景优美,具体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通过描写_______和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第二、三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的作用是____。第二自然段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四种物产,其中前三种写得简略,后一种写得______,突出表现了后一种物_______的特点。
【6】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7】用“ ”画出具体描写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的语句。
11、阅读理解。
太阳(节选)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 )和( ),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 ),到处是( ),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在文段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2】第一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加点的两个词“预防”和“治疗”能互换吗?为什么?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zhēng zhèng)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振 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音或字。
【2】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的是( )。
A.环境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3】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四个自然段,反复强调自己家穷,其作用是( )。
A.衬托母爱,为下文做铺垫
B.说明家里真的很穷
13、阅读调查表,完成练习。
在“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校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 读书笔记情况 | ||
有无计划 | 百分比 | 是否做读书笔记 | 百分比 |
有计划 | 10.1% | 每读必做 | 0% |
有时有计划 | 31.1% | 凭兴趣做 | 24.6% |
没有计划 | 58.8% | 从不做 | 75.4% |
【1】阅读调查表,你发现课外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再抓住一个说说会带来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时你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把你认为好的做法推荐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
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
作者:王亚宏 来源:《意林》
我们在挑西瓜的时候,要么听声辨音,要么给西瓜相面,要么干脆就凭运气。可蚊子会选择谁作为大快朵颐的对象呢?科学研究表明,蚊子也有类似的“挑瓜术”,只不过,它们关注的,是人的一些生理指标。蚊子靠什么来选餐?
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主要依据是人身上的化学信息。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昆虫学家乔普·范·龙发现,蚊子会根据二氧化碳的“痕迹”寻找“美食”。当人们呼气时,从肺里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非立即与空气混合,而是暂时形成类似面包屑那样的团块状气流。蚊子跟踪的正是这种气流。通过特殊习性和感觉器官,蚊子跟踪人体留下的细微化学痕迹寻找叮咬对象。蚊子能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痕迹辨别方向,为了更好地感知到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地方,它们会花更大的力气逆风飞行。
蚊子猎食的时候会用上所有的感官,但“嗅觉”更重要,研究发现,新陈代谢更快、体温更高、汗水更多的人更可能被蚊子叮咬。
我们身体产生的乳酸、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吸引蚊子。乔普·范·龙表示,利用二氧化碳痕迹,蚊子会锁定距离50米以内的“目标”。当蚊子靠近(距离小于一米)一群潜在的“受害者”时,它们的感觉器官开始读取各种参数,例如皮肤的温度,上面是否有蒸汽和微生物等。总体来说,色香味俱全的人会成为蚊子优先选择的进食目标。
蚊子选择这个人而非另一个人作为叮咬对象,其依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皮肤上微生物菌落产生的化学成分。皮肤上的微生物会产生一种由300多种不同成分组成的“化学花束”。科学家指出,它的成分取决于环境和人的遗传结构。此前有研究显示,和其他男性相比,皮肤细菌成分更多样的男性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更低。
【1】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的主要依据是哪一项?( )
A.年龄
B.皮肤厚度
C.衣服的颜色
D.人身上的化学信息
【2】下面的人最不容易被蚊子叮咬的是哪一项?( )
A.汗水更多的人
B.皮肤细菌成分更多样的男性
C.色香味俱全的人
D.新陈代谢更快、体温更高的人
【3】下面快速阅读本文的方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 )
A.王琳琳在阅读时遇到“大快朵颐”“团块状气流”等不理解的词语时,没有停下来,没有回读。
B.短文中有不少有趣的词语,如“挑瓜术”“长腿自助餐”“化学花束”等,李秀非常喜欢,于是来回多读几遍,体会作者生动的表达。
C.周楚带着“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这个问题,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D.张萌萌在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这段话要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了。
【4】文中画线句中括号里的内容是否可以删去?试着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明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每次踢完球后都是满身大汗,他有一个困扰——招蚊子。读了本文后,请你帮助明明解决一下他的困扰吧。(提示:说明原因并给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灰尘的旅行
高士其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运动。
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隙缝里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科学家测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城市街道上的空气,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旷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工的灰尘,主要是来自烟囱的烟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陶瓷厂、锯木厂、纺织厂、面粉厂等,这些工厂都是灰尘的制造所。
除了无机的灰尘外,还有有机的灰尘。有机的灰尘来自生物的家乡。有的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还有各种细菌和病毒。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皮屑、毛发、鸟羽、蝉翼、虫卵、蛹壳等,还有人畜的粪便。
有许多种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自从有机物加入灰尘的队伍后,这种危害就更加严重了。
灰尘的旅行,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呢?
它们不但把我们的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手上和脸上的皮肤。它们落到车床内部,会使机器的光滑部分磨坏;它们停留在汽缸里面,会使内燃机的活塞发生阻碍;它们还会毁坏我们的工业成品,把它们变成废品。这些还是小事。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它们是人体健康的最危险的敌人。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从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如果灰尘里边混进了结核杆菌,那就更危险了。所以必须禁止随地吐痰。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还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得哮喘病。在这些情况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这是严重的事故,必须严加防范。
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 (有删改)
【1】阅读本文我的用时约为__________分钟。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题目“灰尘的旅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对第一至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周围,灰尘几乎无处不在。
B.灰尘可以随着空气运动。
C.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
【3】阅读时,关注一些关键句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关注文中的问句,然后借助它们概括段落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至七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
第八至十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写在括号里。
(1)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_________
(2)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还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得哮喘病。_______
(3)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_________
【5】如何控制灰尘的旅行?请在文中找出答案画上横线。
16、阅读理解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1】“息”的意思有: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停止,歇;③利钱。“息”在“奔腾不息”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再用其余两种意思分别组词:________、________。
【2】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段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地域的范围逐渐扩大,暗含邓小平爷爷的影响________。
【3】文中两个标下划线的“属于”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陆游
陆游已气息奄奄,儿子要为他请郎中。陆游摇头制止,说,没有用了。陆游的眼里有泪。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儿子不懂。
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他,故乡在遥远的北方。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千遍万遍了。
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他已经提不动笔,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吐,让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诗歌能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江山吗?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敢告诉父亲,国人早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湖湖畔的歌舞、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
陆游仍写。陆游说他得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思念故乡的时候,就写诗解馋。陆游说,诗歌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
陆游要儿子听,并大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啊!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啊!金人打过长江了!”
儿子知道父亲已是回光返照。哪有什么杀伐之声啊!青山连绵,楼阁重叠,西湖那边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地传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人们几乎把杭州当成了过去的国都汴京。但儿子不敢说。
陆游大吼,叫儿子赶快操家伙,金人杀来了。一句句的诗歌,如二支支复仇的箭,从陆游的嘴中飞射而出。陆游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突然,陆游猛然跃起。随着一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冲出,刺破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那是陆游的鲜血飞向了北方的天空。它们慢慢地组合成一首28字的绝句,在汴京的上空久久徘徊。西湖那边的歌舞仍然绵绵不断。能有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父亲吗?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
【1】我刚读到第二段的时候,就猜测到这个故事肯定与陆游的诗《________》有关系。
【2】我快速读完这篇文章,知道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根据画“____”线句子描写的画面写出相映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游和儿子都坚定的认为,诗歌不仅可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还可以抗敌杀敌。
B.“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箭”,照应了陆游认为诗歌可以上阵杀敌的想法,从陆游的这一想法中可以看出他对国人读诗歌,唤醒内心爱国之情的希望。
C.文中将国人“早已不读诗歌”,和陆游临死前还在写诗歌的情景做对比,一方面表现了对国人沉迷享乐的指责,另一方面表现了陆游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当我读到画“﹏﹏﹏”的语句时,我认为应该用______(较快 较慢)的语速和______(低沉 高昂)语调读,更能突出陆游至死都不忘上阵杀敌,收复国土的愿望。
【6】根据故事的内容,试着以陆游的口吻,写一段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种花的邮差
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中年邮差(chā chāi),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千米的路程,日复一日将悲喜忧欢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huàng huǎng)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
有一天,他送完信,心事重(chóng zhòng)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一家花店。 “对了,就是这个。”他走进花店,买了几包花种,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将这些种子撒在往来的路上。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撒播着花种。
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子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都更令他们开心。在不是充满尘土而是充满花香的道路上,吹着口哨,踩着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触目所及:
心事重重:
3.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荒凉—( ) 持续—( )
4.短文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5.邮差为什么“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19、阅读短文。
暑假即将来临,小刚计划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为准备出行,他提前查阅了资料。
(资料一)
①秦始皇兵马俑(yǒng)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经探测,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②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其规模最大,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坑里有陶俑、陶马六千余件。庞大的士兵陶俑军队矗立在俑坑内,形态各异。仔细观察,每一个士兵都栩栩如生,从盔甲到表情,从武器到手掌上的纹路,无一不令人惊叹。其中的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hè)冠,身披销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③一号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深5米,面积为一号坑的一半。坑内的布局很有特点:内部精心构筑了战车方阵、骑兵阵、驽(nú)兵阵和车、步、骑混合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
④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三号坑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从它的内部布局看,应为指挥部。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独立出来,一方面便于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保证了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⑤秦兵马俑是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从1979年10月正式开馆至今,每年的观众可达200万人,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过兵马俑。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说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二)
开放时间
旺季(3月16日至11月15日):8:30-17:00,淡李(11月16日至次年3月15日)8:30-16:30。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丽山园)组成。两处参观均需约1.5小时。
通知公告
①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新馆试开放。新馆坐落在丽山园中,国宝铜车马在这里展出。欢迎广大文物爱好者踊跃参观。
②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单日最大观众接待量不超过8000人,超过上限时将采取临时闭馆措施。各展厅将根据实时观众量实行流控措施,请服从引导指挥。全程参观要佩戴口罩,排队及参观过程中,须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
购票预约
①观众可通过博物院官方票务网站、微信公众号预购门票。观众参观须预约门票(政策性免票观众无需提前预约),确认成功后再前往参观。
②现行政策性免票优惠对象(65岁及以上老人、由家长携带的16岁及以下未成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无需预约,持相关有效证件查验后,免费参观。
服务设施
手机充电:游客服务中心配备充电电源插座,提供手机免费充电服务。
景区讲解:观众可以到游客服务中心租自动讲解器或预约专家讲解。
【1】结合(资料一)(资料二)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要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俑坑,应主要参考资料一的内容。(______)
(2)从资料二中可了解到关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参观须知。(______)
(3)现如今,闻名中外的铜车马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展出。(______)
(4)位于陕西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______)
【2】(资料一)第①自然段中“经探测,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一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资料一)第④自然段中画曲线的语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指挥部独立出来,表明能够进一步保证普通士兵的人身安全
B.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冲锋陷阵,位于卒伍的前面
C.秦代指挥部独立出来,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4】联系(资料一)的内容,简要填写下面表格。
A.依次写出将军俑身材魁梧、昂首挺胸、神态自若、久经沙场的样子
B.具体写出将军俑威武的样子,并通过联想把将军的英雄气概写活了
C.运用动静相结合的手法再现了秦军强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7】仿照(资料一)中画横线句子的写法,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幅写一写。
跪射俑鞍马骑兵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资料一)(资料二)的内容,根据情境补充对话内容。
小刚有个幸福的家庭,爸爸是现役军人,妈妈是语文老师,暑假来临之际,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小刚和爸爸妈妈热烈地讨论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出行计划。
妈妈问:“听说很多景点都要求预约购票,咱们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需要预约吧,那么购票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小刚看看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抢着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了。”妈妈点点头,接着说,“咱们安排半天参观,你们有什么打算?”
爸爸想了想,说:“参观这样的历史古迹,我们得多了解一些信息和历史背景。”
话音刚落,小刚说道:“那咱们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是个好主意!”随后,爸爸问小刚,“你搜集了那么多资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什么最吸引你?说说你的理由。”
小刚翻看着手中的资料,解释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
(1)照样子,补充句子。
例: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①阿曼达_ 地说:“爸爸,真的是您吗?”
②“爱,能创造奇迹!”老师________地说。
(2)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用上加点的关联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缩句)
21、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大树用绿荫滋润着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表达。
题目:给 的一封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时交通不发达,战争中的书信饱含着亲人浓浓的情感,所以家书才会抵万金。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电子邮件无处不在,但一份亲手书写的书信,隽秀的字迹,整洁的文面,让人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寄信者的用心,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增进感情交流。那你最想给谁写一封信?无论是表达敬意,诉说心声,还是提出意见或建议,要求书信格式正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