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乌鲁木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培养 贪焚 比喻 饱揽

    B.姿态 玷污 潺潺 至少

    C.借鉴 报尝 锻练 心扉

    D.欺凌 担优 漂泊 手绢

  • 2、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B.《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

    C.《水浒传》表现林冲性格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疾恶如仇的情节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D.《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大观园题诗,最凄惨的情节是探春远嫁。

  • 3、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我们湛江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

    ③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人叫它“舌形贝”。

    ④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

    ⑤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称“海豆芽”。

    A.②④③⑤①

    B.②⑤③④①

    C.①②⑤③④

    D.①②④⑤③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请写出下面诗词的意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工整规范地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__________________

  • 6、规范书写词语。

    gē  bo wú  gōng chún  pǔ zhān  rǎn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7、没有_____________,能像____________把我们带到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能像______________带我们领略________________

  • 8、查字典填空。

    “纵”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纵”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竖,直,南北方向,与“横”相对;②放;③放任,不加拘束;④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⑤连词,即使。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纵”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填上序号。

    虎归山( )       情山水( )       身一跳(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路旁的人行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还没满一周岁呢!

    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儿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  ),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的手在(  )力量,小男孩儿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撇了撇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有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小脚又一次地踏上了旁边的人行道,另一只脚也费力地提到了空中,这回可真是(  )了劲。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着。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  )了笑容——了不起的胜利!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一开头总是困难的,但现在总算对付过去了。乖孩子,祝你永远向新的高度进军!”

    人生有多少第一次啊!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是(   )

    A.猛烈 积蓄 憋足 绽开 B.强烈 积蓄 憋足 绽开

    C.强烈 积累 憋足 展开 D.强烈 积蓄 鼓足 展开

    3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信心十足:_________________

    幽默:_____________

    4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文中一位老奶奶和小男孩妈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想法有所不同。你赞同谁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5“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中“第一个高地”指的是:_________

    6你是怎样理解“人生有多少第一次啊”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默读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的习题。

    雨果(1802—1885)是法国著名文豪。在英法侵略者纵火焚毁我国圆明园以后,1861年11月,他曾复信给一个名叫巴特勒的上尉,怒斥这桩丑行。下面是他复信的摘要: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那么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看见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是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1】根据短文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结合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荡然无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功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将文章分为三段,并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4】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雨果为什么把圆明园与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和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雨果的复信中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锡林郭勒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美丽的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在安闲地吃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锡林郭勒草原真是个好地方!

    【1】能够全面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A.锡林郭勒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还是个好地方。

    B.锡林郭勒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C.锡林郭勒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2】短文重点进行静态描写的是哪个自然段( )

    A.第一自然段

    B.第二自然段

    C.第三自然段

    【3】短文重点进行动态描写的是哪个自然段( )

    A.第三自然段

    B.第四自然段

    C.第五自然段

    【4】短文第四自然段重点描写的是哪一组事物( )

    A.雄鹰 百灵鸟 牛羊 小马驹 黄羊 牧民

    B.雄鹰 百灵鸟 牛羊 马群 黄羊 牧民

    C.雄鹰 百灵鸟 牛羊 小马驹 一阵风 牧民

    【5】短文第四自然段的描写运用修辞方法,下列不恰当的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 12、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1】《景阳冈》一文节选自( ),作者是( )

    【2】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老虎的三招是:( )( )( )

    【4】在文中画出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并说说从中感受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 13、课外阅读。

    赞花生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美美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de )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在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沐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上镶着粒粒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de   )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de )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就觉de   )它美丽。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伸手去采一朵玩玩。不要采  妈妈制止我 花生的花 不像桃花 梨花  花生的花 没有一朵是空花  开一朵花 地下就长一颗花生 你采掉一朵 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是真的?

    妈妈还会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上,不让人知道花生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朵小花默默de )凋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上汉字。

    2给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照样子,仿写词语。

    湿漉漉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花生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后,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

    蒙迪·罗伯特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想,罗伯特兴奋无比地将自己心中(埋藏 蕴藏)已久的梦想——拥有一个牧马场一一详尽地写出来,足足占据了七张纸,配有一幅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棚、跑道、种植园、房屋等建筑的平面设计图。在昏黄的灯光下,罗伯特沉浸在纵横交错、广阔的牧马场的梦境中。

    可是,老师并不领他的情,在他的作业本上批了个大大的“F”(差),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下课后,他满怀迷惑地找到老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得‘差’?”

    老师是个有一点绅士派头的、相貌冷峻的中年男子。他(平静 镇静)地看着这个与他一般高的毛头小伙子,说:“我很欣赏你作文中蕴涵的那份执著。但是,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个理想太不现实,你出身于贫困家庭,要拥有一个牧马场,需要很多钱,你根本无法实现这些!”老师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如果你重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些的目标,我可以考虑重给你打分。这个分数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想为难你。”

    这个分数——是罗伯特能否毕业的关键。回家后,他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便问父亲怎么办。父亲说:“你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拿主意,这对你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个星期后,罗伯特把这份作业原封不动地退回给老师,十分坚定地说:“你可以不改动这个‘差’字,我也不想改变我的梦想。”

    18年后,罗伯特经过不懈地努力拥有了一个200英亩的牧马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来,那个老师知道后,不无歉意地说:“罗伯特,现在我意识到,当我是你的老师时,我是个专门偷梦的贼。那些年我可能偷走了许多孩子的梦。幸运的是,你是那样矢(shǐ)志不渝(),那样的勇敢,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你的梦。”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许许多多瑰丽多彩的梦。它们极有可能是我们明天成功事业的雏形。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坚定、生活的挫折、别人的“好言相劝”等种种原因而(破碎 破灭)。

    记住,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

    【1】从文中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冥思苦想——_________  疑惑——_________

    【3】题目中的“梦”其实是指_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填空)。文中罗伯特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为什么给罗伯特的作业批了个“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中第四自然段画线句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7】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金蝉脱壳(节选

     刚出(ké qiào)的蝉儿除了(bēi bèi)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zhé shé)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这句话中作者把    比作    

    3.这段话主要是从蝉儿的            等几个方面写蝉儿的变化的。

    4.对蝉儿变化的过程,你想用哪些词语来概括这一情景?(至少写3)

                                    

  • 16、阅读课外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爱在身后二十米

    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送送你!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

    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我望着外面漆黑一片,说实话,心里还真有点害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你怕不怕?我问小栓。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呢。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也在假装勇敢。

    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两声动物的嚎叫传来,尖锐而凄厉。我和小栓不禁加快了脚步。

    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们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有拒绝。当父亲脱下长裤的那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勵黑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的刺眼。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刺的,早就好了。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你爹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给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怕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的勇敢,不承想却辜负了父亲的那一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开脚步的时候……

    (选文有删节)

    1通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能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

    拒绝父亲,假装勇敢____________看见伤疤,信以为真____________

    2第⑧自然段中写道: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怎样理解心却在流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处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章第⑩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全文中第⑨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

    森林里的音乐大师

    每当夜莺嘹亮、甜美的歌声响起,一种难忘的、令人陶醉的感觉就会迅速传遍全身,整个心成了歌声的俘虏。那摄人心魄的婉转啼鸣透着力量和柔情,穿过夜色苍茫的原野,越过静若处子的水面,在静谧的树林中游弋,在泛着月光的涟漪里摇曳。

    5月初,俄罗斯库尔斯克市郊。月光融融的夜晚,宁静、温暖、和煦的夜风轻轻吹过橡树林,四周一片寂静,静得好像是在等待音乐大师出场的音乐厅。————”“大师登台了,莺喙轻启,树林里立刻响彻着它那清脆、甜美的歌声,整个树林都好像被歌声包裹起来。其间的一草一木、一虫一物都在驻足聆听着这美妙的乐音,伴奏成了多余,清唱征服了一切。

    沉寂两个多小时的树林被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它俨然是一位万众瞩目的歌唱家,一定要为听众一展歌喉。它一段接一段,一首接一首地唱,简直就像在开个人演唱会。

    通常情况下,夜莺的个唱节目是固定的,但是当有外人出现时,节目就有所改变,个唱会就变成对唱会。著名摄影家、鸟类学家什捷因巴赫有幸欣赏到了夜莺精彩的对山歌

    头天晚上,他偷偷地接近夜莺,用录音机录下了它的个唱专辑,第二天晚上11,他来到树林里打开录音机,昨晚的音乐会立即重播了。正如什捷因巴赫所期待的那样,夜莺被惊动了,它感觉到这是一位不速之客,于是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开始激昂地高歌,想与录音机里的声音一决高下。

    当关上小录音机的声音,它以为压倒了对方,就想趁热打铁把入侵者驱逐出境。它抓住什捷因巴赫脖子上的录音机,即使是相机的镁光灯频闪,它也不在乎,甚至有三次把它抓住了,它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险境。看到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什捷因巴赫无计可施,只好关掉录音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摄人心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速之客: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称___________音乐大师”,因为它一唱起歌来,就像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第①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它们从 突出了  

    4第④段是一个__,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文中第⑤⑥段写了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征服在文中的意思是  。说伴奏成了多余”,是因为    

    (2)“夜莺被惊动了,它感觉到这是一位不速之客,于是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开始激昂地高歌,想与录音机里的声音一决高下。”“不速之客    ,“一决高下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      

    6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理解。

    鸟的天堂(节选)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将作者对大榕树发出赞叹的句子抄写下来:_________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是写鸟的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段中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4】从文中摘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各一个。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一句话中,“鸟的天堂”加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没加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A.这的确是鸟儿栖息的好地方,是鸟儿生活的乐园

    B.对大榕树的称呼

  • 19、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窃读记(节选)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酷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了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合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短文第一自然段画“________”的句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书店里的顾客________,更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心理。第六自然段把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突出

    了“我”________

    【2】作者是在哪里“窃读”的?她为什么要这样“窃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你们要长大,就要吃饭,长大了才好读书。

    B.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C.你们吃饭满足了身体成长的物质需求,而读书则满足了知识与智慧增长的需求,只有知识与智慧同身体一同增长,才是健康的人。

    D.读书使人长高,吃饭让人长胖。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改写句子。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给一个犯错的孩子改正的机会。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国女排精神,就是通过世界体育大舞台,具体而形象地阐释了中华民族精神,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一。②这种精神激动着更多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书写美好的未来。

    句①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援、穿行。(仿照句子的表达特点,写一写“云朵在天空飘荡”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你有什么心爱的事物?运用句中的手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课文诉说了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们的交流机会并不多。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把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谈”。可以回忆和他们之间最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要求:1.注意书信的格式,写出真情实感;2.语句通顺,字体工整,不写错别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