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A.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C. 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D. 中共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3、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 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4、下表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工业建设成就。其作用是
A.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B. 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C. 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D.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84次提到“人民”,焕发了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6、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地举行了“我和我的祖国”的合唱比赛。比赛开始前同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的词作者是( )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齐白石
7、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 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8、“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元朝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藏族
B.畏兀儿族
C.回族
D.党项族
9、把邓小平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10、每个时代都有独一无二的鲜明流行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反映了( )时期的社会特征。
A. 土地改革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新中国成立
1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显得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2、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
13、“70年前的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70年后,迎着又一个10月1日的晨曦,新长征路上的人民共和国,重整行装再出发。”材料中“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是在( )
A.和平解放北平后 B.开国大典上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14、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5、下列语句反映抗美援朝的是
A.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 战士仍单衣,夜夜杀倭贼
C.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6、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消费变迁,决定这一变迁的根本因素是( )
A.消费习惯
B.消费观念
C.经济发展
D.休闲娱乐
17、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8、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促进两岸文化合作
19、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革”
20、201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历史上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写进党章的分别是在哪两次党代会上? ( )
A. 十三大和十五大
B. 十四大和十五大
C. 十五大和十六大
D. 十六大和十八大
21、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②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④,对建设有⑤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概况:1978年,________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____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______、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4、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5、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7、___,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8、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2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30、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1、简答题
(一)、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富裕。
请回答:
(1)我国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村子是?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我国最早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二)、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2)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32、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推迟到5月21日在北京召开。请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3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什么?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34、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和1974年第6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中国为什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据材料二,概括其影响。
材料二 1971年以来中国参与或倡导创立的部分国际组织简表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这两个阶段中国参与或倡导创立国际组织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材料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美贸易摩擦的责任在哪一方?谈谈你的理由。面对中美两国经贸摩擦,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