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贺龙
D.林彪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
A. 1949——1953 B. 1950——1952 C. 1953——1956 D. 1953——1957
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果,不符合当时结果的是
身份 | 占乡村人口比例 | 乡村土地的占有比例 |
地主与富农 | 不到10% | 70﹣80% |
贫农、雇农与中农 | 90% | 20﹣30% |
A. 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C.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4、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北海市老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
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B.北海市粮食销售秩序井然
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
5、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兴奋和激动,我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时间是( )
A.1949年5月1日
B.1949年7月1日
C.1949年8月1日
D.1949年10月1日
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7、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国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
A.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
B.道路曲折最终失败
C.借鉴了各国探索成果
D.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
8、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周恩来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典型范例是
A.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10、我国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用公私合营办法改造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国有企业
D.个体手工业
11、对于从小岗村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公共食堂办得好,吃饭不花钱
C.加入合作社就是好,集中力量办大事
D.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12、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到2020年实现的宏伟目标是
A.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我因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党和政府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冶制度
D. “一国两制”
14、现在汽车已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一五”计划期间
D.改革开放后
15、“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16、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在哪次战役中接受和平改编,使人民避免了战争之苦?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7、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 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B. 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 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 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18、如图是两幅阅兵仪式的图片,根据图片能说明的是
A.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力量最强国家
B.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我国军事力量实现全面国产化
D.我国已全面实现科技强军
19、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中国战败了
20、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实现中国梦
21、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3、观察下图,在图上相应位置填出下列地点的英文代号:
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图
A.中朝边境:鸭绿江
B.《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
24、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2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________。
26、《共同纲领》内容:①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②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____ 领导的,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主人。
2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28、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9、2012年十八大:胡锦涛的_______被写进党章。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1、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32、请回答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及香港澳门回归时间。
33、回顾过去,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要想健康稳定地发展,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坚持什么原则?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不利因素?(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并消除了地主阶级。二是……”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我国参与这一事件的军队名称是什么?举出重要战役一例
(2)材料二中“提高农民地位”在建国初期哪一事件中有所体现?这一事件基本完成于哪一年?这一事件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地位发生怎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