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我国在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是( )
A.大庆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长征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
2、1976年10月,全国各地都有人民群众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场面。这种欢庆的场面庆祝的历史事件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开国大典
C.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D.粉碎“四人帮”
3、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斗英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雷锋 D.毛岸英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十一届二中全会
B.十二届二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5、到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几位(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6、分析下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对外开放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国有企业改革
8、下图漫画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公私合营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停工“闹革命”
9、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这就意味着我国( )
A. 工作重心应该转移
B.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 必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D. 必须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10、下列属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重大举措的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成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D.开发上海浦东
11、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
A.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B.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始终是主力
C.最终目标得到实现,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
D.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2、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后,党和国家又着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至于城市改革怎么改?党中央回答:“农村改革是权力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力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由此可知,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所有制结构改革
C.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1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哪些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罗盛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图是1999年发行的一套邮票和纪念信封,邮票上印有邓小平的头像。邓小平出现在这张邮票上的原因是( )
A.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领导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提出“一国两制”,为香港回归开辟了道路
D.提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作出了贡献
15、“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下列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的事件是
①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日建交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三大上 B.中共十五大上
C.中共十七大上 D.中共十九大上
17、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 )
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C.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18、下图人物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领导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
A.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B.治疗感冒的新方法
C.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D.治疗天花的方法
19、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特点是
A.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优先发展重工业
20、1949年,《大公报》记者萧乾写道:“如果重生是奇迹,今天我看见了5000年老中国的重生。老了时,我将拍着胸脯对我的儿孙们讲,开天辟地的那一天,我在场!”这里的“开天辟地”是指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1、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22、重大会议能够帮助人们认清方向,继续前进。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4、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5、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政策。
2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8、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2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0、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史实。
(1)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4)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32、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右图人物的什么成就,解决了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内涵?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3、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初的哪一行为说明中国在追赶世界的脚步?这一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了怎样的发展?
(3)21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21世纪,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请你举两个例子说明。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34、正确处理历史问题。敢于开拓创新,构建和谐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希望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二、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1997快些到吧,让我站在红磡体育馆…
(2)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使“我”的“香港梦”变成了现实?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特”在何处?
材料三 2015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3)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
时间 | 主要事件 |
20世纪50年代 | 党和政府确立了争取用 ① 方式解放台湾 |
改革开放后 |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
1987年 | 台湾当局开始调整“ ② ”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
1992年 | 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 ③ ,称为“九二共识” |
1995年初 |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 ④ |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