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其中不包括
A. 第一颗氢弹
B. 第一颗人造卫星
C. 籼型杂交水稻
D.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2、下列哪一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
C.新中国成立
D.农业合作社
3、工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为改变我国落后的工业面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农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4、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民族平等 B.设置自治政府 C.国家统一领导 D.民族团结
5、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五四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开国大典
6、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
B.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
8、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9、在朝鲜上甘岭战役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用胸膛堵住敌人地堡的机枪射口而壮烈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董存瑞
D.杨根思
10、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你认为小岗村农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包产到户”的推行
C.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
11、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12、我国火箭军是由下边哪个队更名来的( )
A.东海舰队
B.北海舰队
C.第一炮兵部队
D.第二炮兵部队
13、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较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 )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B.中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中国人民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4、一些火柴盒上的图案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印记。根据所学只是判断,下图所示文字属于下列哪一时期的历史遗存(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5、2018年10月24日,世界最大的桥隧综合体一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除了珠海,属于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还有
①深圳
②厦门
③汕头
④海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16、某校举办“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的图片展。其中属于外交成就的是
A. B.
C. D.
17、2021年“时代楷模”获得者黄文秀,北师大毕业后决定回到家乡扎根基层,担任百坭村书记的一年多时间里带领88户410人脱贫,贫困率从22.88%下降至2.71%。据此可知黄文秀投身的事业是有关“四个全面”中的哪项内容(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8、以下四个城市最早对外开放的是( )
A.
B.
C.
D.
19、下图是珍藏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幅战时宣传画。根据图意,这幅宣传画最恰当的名称应该是
A.“战犯最后的归宿”
B.“最危险的时候”
C.“团结抗战到底”
D.“不可饶恕的罪行”
20、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壁。“山水合璧”反映了
A.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 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 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为常态
D.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21、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2、______年底,周恩来在接见 ________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3、 _______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4、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政策。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_____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_____,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____新胜利而奋斗。
(2)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_____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7、三、拨乱反正
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胜利完成。拓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28、“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
29、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2)到2021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_____。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_____。
(4)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_____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_____。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6)中国的_____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_。
30、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31、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2、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是实现国家高强和人民幸福的前提与基础。1949年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你如何理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的准确含义?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引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根据中共八大的工作布署,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制胜法宝和关键一招。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中共会议是什么?会议还做出了哪一重大决策?
33、1978年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反分裂国家法》
①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提出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②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展现了国家的最大的诚意和努力?(写出1点即可)
③现在,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许多民间组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个?
④结合你对海峡两岸关系的了解,你认为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写出1点即可)
⑤结合对台湾的了解,请写出一个你知道的台湾的风景名胜或是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