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据此可知经济特区是
A. 实行特殊的政治管理制度 B.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C. 不利于增加我国国民经济收入 D. 特区事务我国政府不能完全依照我国法律处理
2、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
A.居住环境的变化
B.交通设施与出行方式的变化
C.电信事业的发展
D.衣着服饰与审美意识的变化
3、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式体制”,也就是要建立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经济特区
4、截至 2015 年,我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5 个民族自治区和 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 64%。这表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 金瓶掣签制度
5、人类现在能够测定轮船的载重量,应该感谢
A. 欧几里得
B. 亚里士多德
C. 爱因斯坦
D. 阿基米德
6、早在建国初,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长城1号
B.长征1号
C.神舟1号
D.东方红1号
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后,中国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以下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吃饭情况的是:①食物匮乏单调 ②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③野菜充饥 ④讲究绿色食品(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公私合营 B. 政企分开 C. 增加企业的活力 D. 劳按分配
10、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是
A.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建立、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
D.不受马克思主义束缚的社会主义
11、李明在整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将大事年表转化成了年代尺示意图。他整理的知识主题是
A.台湾对大陆政策的调整
B.大陆对台湾政策的调整
C.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的交往
D.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2019年4月23日为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海军在青岛附近海面进行了海上阅兵。今天的中国海军已由多兵种组成,主要有
①水面舰艇部队
②潜艇部队
③海军航空兵
④海军陆战队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79万亿美元,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西部大开发
D.改革开放
14、1958年,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错误决定是
A. 进行整风运动 B. 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C.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开展反“右倾”斗争
15、近代中国在经历了种种思潮和运动的滋烈碰撞以后、中国人民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开始了新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6、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是在下列哪次会议后
A.1955年的万隆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22年华盛顿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7、物理学上的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是谁发现的?( )
A.荷马 B.亚里士多德
C.雨果 D.阿基米德
18、某班开展以“ 中国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 ”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为主题的课堂讨论。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改革开放
19、下图是山东农民刘宗水的日记节选。据内容可知该日记反映的是
(1981年)10月23日,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里分地很顺利,田间地头,果园林地,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
A. 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B.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开始实行按劳分配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虽然华国锋仍然是党中央主席,但从实际工作来看,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 毛泽东
B. 华国锋
C. 邓小平
D. 四人帮
21、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2、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图一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战争。以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__”。
24、______的提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推动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______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26、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27、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9、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30、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再一次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种)
(2)历史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哪些手段企图扼杀新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外交硕果: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2001年我国又取得了一项外交成就指的是?
(4)总结反思: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认识。
32、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重点是什么?新中国外交上的胜利生产了怎样的影响?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乐队奏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的首都徐徐上升。
——摘自《人民日报》1949年10月2日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一所说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是在哪次会议上选举出来的?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主要发展什么?分别说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在汽车工业和交通建设上的成就?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