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 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中国梦” D.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2、如图为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据此推断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同步开放
B.限于沿海
C.不断深入
D.关闭边境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的是( )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4、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士地改革。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着深切体会,下列说法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需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交租
B.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加入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共同富裕的道路
D.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5、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四大
6、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 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B.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7、“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的这句豪言壮语说于
A. 新中国成立时 B.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
C. 土地改革完成后 D. 三大改造完成时
8、2015年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访问大陆时表示,达成两岸的“九二共识”是双方合作交流的基础。“九二共识”指的是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两岸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的共识
C. 两岸就经济交流达成共识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9、某历史研究小组找到有关“战略导弹”、“潜艇待命出航”、“国庆阅兵式”的相关资料,请你帮他们选出一个最佳研究主题
A.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B.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C.陆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D.“两弹一星”成就展
10、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所有制结构改革
B. 国有企业改革
C. 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D. 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1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 )
A.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B. 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
C.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D.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12、黄继光与邱少云都是抗美援朝战争英雄,具有的精神是(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④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兴建经济特区
B.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C.开发上海浦东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曾经被软禁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事变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5、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人取的的成就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壮大了国防力量
B.增强了粮食产量
C.保障了生命健康
D.促进了科技发展
16、目前我国有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还有一个是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自治区 C.云南自治区 D.贵州自治区
17、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下列图片为其选择一条最恰当的标语
A.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 B.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18、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9、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的人口比重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及人口、土地占有比重 | 1950年 | 1952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值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2 | 7.9 | 8.6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
20、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下列历史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康有为
④左宝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1955年 _________ 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___”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 和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
24、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高铁 D青藏公路
25、(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6)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6、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29、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30、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业,手工业以及________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1、(大国外交)
(1)请列举两例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关系敌对的例子。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两例即可)
(3)中国在当今世界国际事务中起什么作用?
32、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宣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何积极影响?
(3)图3中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3、土地改革进行的目的及影响是什么?
34、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外交事业既充满艰辛又闪耀着智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既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又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材料一 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 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世界。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依据材料四,概括说出中国为推动建设和平繁荣的世界,为世界发展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