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侧是一位同学的自学笔记,在“内容”处应填写的是
①制定第—个五年计划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⑤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建国100周年时的“中国梦”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解决中国社会的所有问题
C. 实现个人目标和理想 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封锁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
B.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它”在日内瓦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4、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③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妥善解决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共产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里主要介绍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早期工人运动的开展
B.中共三大召开的背景
C.中共三大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
6、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几十年中,我国导弹部队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和多种型号的导弹,具备较强的战斗力。这说明( )
①我国国防现代化水平获得很大提高
②科技力量大大促进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
③火箭军的组建促进了我国导弹部队的发展
④我们能够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挥更大作用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7、每年的七月七日,在全民族抗战爆发的地方,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这里还修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个地方是( )
A.卢沟桥
B.西安
C.武汉
D.台儿庄
8、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结束 D. 三大改造完成
9、土地改革的意义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有( )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执政 ③民主监督 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是 ( )的制定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2、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 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B. 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C. 发送探月器到月球背面
D. 研发“蛟龙”号深海探测器
13、建国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有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建国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陈有汉家生活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文化大革命
14、现代航空母舰不仅是一个国家海军力量强大的体现,而且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力量的综合体现。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山东号
B.台湾号
C.辽宁号
D.长征号
15、中国共产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在
A. 中共十七大
B. 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
C. 中共十九大
D. 中共十八大
16、“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 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17、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18、中共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其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1997年9月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19、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举办上海世博会
D.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0、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辉煌,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③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_____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_____,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____新胜利而奋斗。
(2)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_____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一
(2)彻底催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一一
(3)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一一
23、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5、(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6、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2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8、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9、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1、探究题。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两大强国,它们的关系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请我们一起探究中美关系。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2)乒乓外交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小球指乒乓球,“大球”指什么?
(3)1972年中美之间有何大事发生?中美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任务二】解决问题
(4)建国后,美国对华态度有何变化?
(5)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该原则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3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位领导人的照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请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了什么?
34、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之耻)
材料一 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授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中国所受待遇说明了什么道理?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
(外交之兴)
材料二 新中国外交大事年表(部分)
1953年周恩来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① 五项原则 |
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② 会议 |
1959年毛泽东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朋友 |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③ 的合法席位 |
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 |
④ 年中美两国建交 |
(2)请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外交之盛)
材料三
(3)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到今年12月20日恰好多少年?它是哪一伟大构想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根据图二说出我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加入的国际组织名称。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