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4年10月,我国某报纸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 ”。这篇新闻报道的是
A.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写进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
3、“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A. 1950 一 1952 年的土地改革 B. 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1978 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1953 一 1957 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4、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讲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求由我们提出。”从这段话中提炼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 重庆谈判粉碎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B.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的目的是为内战准备时间
C. 毛泽东是带着“双十协定”去进行谈判的
D. 体现了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据1954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国务院
D. 中央军委
6、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重新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C. 人民大众与资本主义复辟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7、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 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三大改造
C.农业集体化
D.土地改革
8、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A. 陆军
B. 火箭军
C. 空军
D. 海军
9、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如下图)。大大增强了我国的海防力量。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海军兵种的是
A. 野战部队
B. 海军航空兵
C. 海军陆战队
D. 潜艇部队
10、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在青岛港举行海军大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火箭军
D.南海舰队
11、“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这个“他”指的是两弹元勋( )
A.屠呦呦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12、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
B.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13、火箭军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它的前身是( )
A.海军陆战队
B.第二炮兵部队
C.战略支援部队
D.水面舰艇部队
14、《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能证明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西藏的和平解放
1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说明
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②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反响巨大,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和建设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不忘的“初心”是( )
①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②追求“三民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目标
③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赤胆忠心
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⑤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梦想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17、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事件是
A.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 两岸实现“三通”
C. “汪辜会谈”
D. 两岸实现停火
18、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及完成的时间是( )
A.1952-1956年
B.1953-1957年
C.1954-1958年
D.1958-1962年
19、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 小篆一一秦朝通用的规范文字 B. 郦道元一一农学家
C. 李冰一一都江堰 D. 华佗——医学家
20、洋务运动前期发展的重点部门是
A.兴办纺织业 B.学习西方采矿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21、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_____________、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22、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每空,
(1)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2012年,________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2013年,他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起来称为“________”。
(3)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过程:
(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_____。
(2)2013年,_____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_____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24、“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
25、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______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4年召开了________会议,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3)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4)中共中央提出“_____巩固、充实 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6、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革开始:1966年夏
(3)实际指挥部: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________,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
(4)全国动乱:“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________”;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5)最大冤案: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6)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________等人外逃,在蒙古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7)文革结束:____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8)文革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________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7、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8、邓小平提出的“____”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____”,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人物。
(1)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的人是______。
(2)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我国第一个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航天员是______。
(4)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的国际知名火箭专家是______。
30、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3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一
32、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人是谁?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3)完成在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3、正确的思想决定正确的行动,先进的理论推动社会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方针?
(2)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哪次会议上这一理论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行动指南?
(3)在中共十六大上,什么重要思想被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上,哪一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2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哪一宏伟蓝图?这一宏伟蓝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4、阅读下面材料: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想,中西部地区范围很大,如何加快开发要有通盘的考虑……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江泽民在西北五省区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的谈话
(1)开发西部地区对全国发展有什么影响?
(2)结合教材谈谈开发西部地区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