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梦是近年来中国最流行的词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梦的基本内容的是
A.全面小康
B.国家富强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塾轧钢广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3、1953年下半年,重庆市广播电台、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新闻、宣传画、连环画、海报、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民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等内容。这是为了( )
A. 宣传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 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C. 庆祝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 D. 给文艺体育事业制造舆论氛图
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A.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5、1937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938年4月2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校更名表明国民政府( )
A.实现了东西部教育资源整合
B.对抗日战争有了新认识
C.高等教育新战略布局已完成
D.重视西南国民素养培育
6、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开国大典
C. 政协会议的召开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7、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后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广州 B、上海 C、厦门 D、深圳
8、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 D.各级检察院和各级法院
9、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
C.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10、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要完全撤走,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完全回到中国人的手里。这表明
A.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B.帝国主义在亚洲的统治被推翻
C.新中国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D.西藏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2、某座纪念碑顶部雕有三尊红军头像,象征着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如果想去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参观,我们应该去的地点是
A. 江西南昌
B. 甘肃会宁
C. 广东广州
D. 贵州遵义
13、如图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他们分别是
A. 雷锋、邓稼先
B. 邓稼先、王进喜
C. 焦裕禄、王进喜
D. 焦裕禄、邓稼先
1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 北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东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15、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
A. 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 成功研制氧弹
C. 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16、拿破仑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的主要活动有( )
①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②制定 《拿破仑法典》③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17、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九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七大
18、她开创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
A. 屠呦呦
B. 袁隆平
C. 杨利伟
D. 翟志刚
19、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
A.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改革开放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小李在检索某历史人物时,输入了“千里跃进大别山”“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关键词,他要查找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21、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22、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1999年11月,__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_____的目标。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5、中共十六大将“________”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中共________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________。
27、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成就: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________、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__,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模范人物: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模范人物有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2)文革时期科技成就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②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28、(___________)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建设的新时期。
29、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30、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交接入列;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
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回答: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32、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3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与基础。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为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正确导航。中共八大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在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探索过程中,我们有过失误与挫折。请举2例史实予以说明。
(3)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人是谁?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
3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站起来”有什么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