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7年,数万台湾民众发起返乡探亲运动。母亲节当天,民众举行集会,他们身穿白色衬衫,正面印有红色“想家”二字,背面印的是“妈妈我好想你”。这反映了( )
A.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2、从1954年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C.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3、1950-1952年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据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图中为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部分)。据此可知( )
A.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B.农业处于全国中心地位
C.浮夸风在全国各地蔓延
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5、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
A.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 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 加强集权,削弱地方 D. 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6、“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集团诬蔑他为“叛徒、内奸、工贼”并加以残酷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他被免除一切职务。这最能说明“文化大革命”(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摧残了科技教育
C.践踏了民主法制
D.阻碍了经济发展
7、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个城市发展变化速度飞快,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8、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和它们的女儿“圆仔”非常健康、快乐,现在一家三口已经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9、以下四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风雨历程。其中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是
A.开天辟地
B.星火燎原
C.当家作主
D.伟大转折
10、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是1999年11月的 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成功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东方红一号
1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B.制定经济建设总方针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国旗、国徽和国歌
12、下图的纪念币是我国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发行的。它发行于哪一年?
A. 1947年
B. 1997年
C. 2007年
D. 2017年
13、“一国两制”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而制定的。“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祖国统一、一个中国
B.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可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D.买行资本主义制度
14、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成就卓著。下列不属于“两弹一星”范畴的是
A.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我国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神州一号发射成功
15、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
A.《袁隆平传奇》
B.袁隆平的新闻报道
C.袁隆平遗留的手稿
D.袁隆平的成果展示
16、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订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 发现了青蒿素
B. 研发出核武器
C.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 培育出杂交水稻
18、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是指
A.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B.21世纪海上丝绸经济带和丝绸之路
C.环太平洋经济带和丝绸之路
D.欧亚经济带和丝绸之路
19、抓住关键词是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之一。一份1971年10月的报纸报道中有“乔冠华”“外交胜利”等内容。据此判断这份报纸可能是在报道
A.中苏的建交 B.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日内瓦会议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0、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A.土地改革取得了极大胜利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C.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领导班子
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3、全方位外交: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________、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4、动乱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________事件,学校________、________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的冤案。
25、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________));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首发地是(___)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8、我国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下图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杰出人物)
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30、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___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
(2)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_____”“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_____》,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3)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_____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____、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31、在学习完八下第二单元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哪个时期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取得的成就?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分别与这一时期哪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与“宪法保障”有关的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建立的时间是什么?
32、习近平在2012年11月提出了中国梦,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哪两个一百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了哪些重大举措?至少列举三项
33、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4、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某班同学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图1反映的会议的召开地点位于_______。图二中的历史事件宣告了_____________革命取得胜利。中共在图3的会议上作出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上来的决策。
(2)在小组讨论中,小华同学就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分别从“开天辟地”“当家作主”“伟大转折”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作简要说明。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取得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3)请你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来论证上述材料中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