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玉溪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G20峰会达成的《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将使我们在机制上有保障,行动上有计划,理念上有共识。

    B.《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系列文化节目的热播,表明传统文化的魅力始终在国民心中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C.以外滩、豫园、世博园等为代表的经典景点,因其多功能的旅游业态和浓郁的文化底蕴,成为外来游客体验上海风情的首选。

    D.心是五脏之主,心脏病基本都是五脏病变作用在心脏上的表现。心悸伴随气短出现,说明心是受到肺的影响了。

  • 2、下列句子中,“征”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召 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迹象

    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应验 ④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出征

    ⑤挟天子以征四方  征讨 ⑥旁征博引  引用

    ⑦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征收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⑦ C.②③④⑥ D.①④⑤⑦

  •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宋,怀庆青华镇人,技击工:擅长

    B.多力善射,子灿七岁长:比……年长

    C.故尝与宋将军过:经过

    D.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丑陋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 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试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

    C. 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D. 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 5、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重庆各地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仍然非常混乱,一些房地产商坐拥百城,捂盘惜售,哄抬房价,重庆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确保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状态。

    ②季羡林先生金玉满堂,精通诗文,且文人脾气浓郁,只认文章不认人,即使见到中央领导的诗文,如果不合意,也要在文稿上删改涂抹。

    ③重庆小学生的“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机》在网上热传,沉迷于手机的父母令人痛心疾首,更需要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

    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本出自《华严经》,却成了不少创业者的暮鼓晨钟。初心是什么?就是让你当初心潮澎湃的念想,是让你甘愿卧薪尝胆的理由,是让你能够逆流而上的动力。

    ⑤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绝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由此而言,王毅、崔天凯、傅莹等外交官员在国际舞台上慷慨陈词,折冲樽俎,本质上就是捍卫国家利益。

    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亚洲博鳌论坛时指出,面对风云际会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份久远的歉疚

    阎连科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的。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

    20世纪70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因对阅读小说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

    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人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景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

    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

    就都各自吃饭去了。

    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乡村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苦恼于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

    他答着去了。

    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也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

    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如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

    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

    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

    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

    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明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

    我从床上坐了起来。

    二姐说:你没睡?

    我以做了回答。

    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

    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着窗中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

    然后,就是漫长地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

    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

    我想,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

    (选自《今日文摘》2020年第14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自己村子里的人们对时间的概念,可以看出当时“我”的家乡以及整个中国农村的贫穷落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B.“我”在开始时对考高中的态度很随便,“无为而治”“随遇而安”,后来我看到人们对村里的知青的态度,激发了内心读书的愿望。

    C.在开学的前一天,二姐送“我”钢笔时眼里含着泪,却依然笑着叮嘱我,既有自己不能继续读书的伤感和痛苦,也有对弟弟的期望与祝福。

    D.我的后辈们听了我和二姐的故事后“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表明了两个时代差异很大,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文章的标题“一份久远的歉疚”有哪些含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世间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胸襟和境界。韩愈在《马说》中列举了三种不能发现人才的现象,首先是“策之不以其道”,再次是“_______”,还有“__________”,而这最后者尤其耐人寻味。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与“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两句名言所表达的价值取向有相同之处,其中“志”和“心”可理解为同义关系。

    (3)庄子《逍遥游》中,用“______”一句指出蜩和学鸠所飞之低,又对斥鴳认为“_______”就是飞的最高限度给予一定的嘲讽。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安春雨初霁》中写作者不愿被京中恶浊所沾染,应该早日回家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庭坚《登快阁》诗巧用典故,其中___________化用了伯乐断琴谢知音的故事,_______________化用了阮籍青白眼的典故。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沙漠到处结冰,空中阴云密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这种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2)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箫声感染力强,触动了蛟龙和寡妇。

    (3)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弹琵琶的过程中,琵琶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作者认为这比有声之时更有情调的一句是“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向唐朝及后代统治者发出了警告——骄奢亡国。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夸张手法揭露了秦统治者掠夺、挥霍财富的疯狂。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用过渡句把全词连接起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上片的景物描写进行概括,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下文对周瑜的赞颂。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地提醒唐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3)《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的结局。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作者八十六岁。

    1前两句描述的民俗活动有 ___________

    2下列对本词五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间转移,由远而近。 B.意境拓展,由动而静。

    C.情感深化,由乐而歌。 D.时间变化,由昼至夜。

    3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画线句。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特殊句式:根据画线处指出句式的特殊之处,并翻译句子。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告以事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复见将军于此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沛公军霸上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击破沛公军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欲呼张良与俱去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籍何以至此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客何为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大王来何操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沛公安在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若属皆且为所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吾属今之虏矣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各地的登山家多以征服珠穆朗玛峰——地球第一高峰为荣,但自2004年以来,有近两百人在攀登途中遇难。此事引发了友们的热议。

    有人认为时至今日,人类的勇气和精神力量,不必靠登山来体现;有人认为冒险登顶,满足了自我,却可能把悲伤留给亲人,不负责任;也有人认为在实现自我和追求梦想的途中,有些代价我们必须承受。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