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滨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结合语境填空。

    (1)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酒热血,文天祥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怀才不遇时,李贺依然拥有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虚度光阴的同学,我想引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我们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时间可以检验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知识,遇到事情只有亲身实践才知道困难。

    (3)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与心仪的书不期而遇,我们会有不少收获:《魯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让我懂得________________;《骑鹅旅行记》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_______》中的汤姆和贝琪凭借成功脱险,找到了出口。而我,目前正在读《_______》这本外国名著,书中的主人公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__人。

  • 2、默写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其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修辞方法的运用。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_____________

    3.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_____________

    4.花色板蓝的小甲虫好像南国的少女。_____________

  • 4、生字词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shēn yùn hán xiá    gāo wàng zhòng

    ( ) (   )   (   ) ( )

     

  • 5、《故宫博物院》内容感知。

    1.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____

    2.本文“材料一”中作者按照____的空间顺序,向我们介绍了______

    3.“材料一”采用了“_____”的结构形式。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赏析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烘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困惑。

  • 8、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 “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春(节选)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方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1】小草刚从地里钻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2】形容柔软的词语是___________

    【3】小草偷偷从地里钻出来,描绘的画面与下列诗句最接近的( )

    A.春风又绿江南

    B.浅草才能没马蹄

    C.草色遥看近却无

    D.风吹草地见牛羊

    【4】④自然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___________的特征。

    【5】找出文中把景物当成成人来写的句子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 10、片段:

    ①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②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④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文中的“花”指的是(   

    A.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

    B.诸元素之女

    C.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D.以上三项都是

    【2】①用了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片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

    B.这里写出了花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

    C.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星星,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即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

    D.以上三项都是。

  • 11、课内阅读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   )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   ),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   )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   )的。

    1.在文中括号里写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故乡的风筝时节有哪些样式的风筝呢?你还知道哪些样式的风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选文第2自然段中“小兄弟”给你留下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短文2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只要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就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爱植树造林,变沙漠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即有遮阳蔽日之处,又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甘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音序查字法查“漫”,应先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五条:(1)水过满,向外流       (2)到处都是       (3)莫,不要       (4)不受约束,随便       (5)广阔,长。“漫天风沙”的“漫”应选第_______条解释。

    【2】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3】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火焰山,理由有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_______的特点。这两个事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     )的人已从(     )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的举行。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军乐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     )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36名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是60人的军乐队。(     )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     )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穆、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     ),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英姿勃发  冉冉上升  心潮澎湃

    万头攒动  四面八方  成千上万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霎时——_____________   迫切——_____________

    注视——_____________  威严——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人头攒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潮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描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依次记叙的是________、升旗盛况、________、升旗后人们的心情。

    【5】用“  ”画出最能表现人们激动心情的句子。

  • 14、阅读小长廊

    苇 塘

    我喜欢一幅画,一幅巨大的水墨画。

    春的旋律开始在大地昂扬的时候,丹青手开始了挥毫泼墨。笔尖饱蘸浓绿,气定神闲,挥洒自如。一夜间,水塘四周染上了潇潇洒洒的绿,那就是芦苇。

    芦苇,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立在水塘四面的浅滩处,一色俊俊朗朗,一色蓊蓊郁郁。极目看去,近一点的淡绿,远一些的深绿,最远处呈墨绿。由近及远,汹涌着活泼而执着的绿,释放着狂放而野性的绿。

    这样一幅水墨画,是春馈赠给小村的杰作。打苇叶包粽子是大人们的事,孩子们只管在苇丛里钻进钻出,撕下长长的叶片,三折两卷,一个青青芦笛便在指间诞生。吹上一两声,无韵无调,却心生欢喜。有时也会把苇叶的尖头卷起来,将两头各撕成三瓣,再把外面的两瓣对穿起来,一只绿色的小船便可以扬帆起航了。那时候,苇塘里飘满了这些小绿船,在水面静静地荡啊荡。

    盛夏,太阳肆无忌惮地照射着,一切花草皆无精打采,芦苇则不然,每一株秆皆挺拔,每一片叶皆舒展。偶尔有一两棵芦苇逃离苇塘的浅水滩,立于岸上,也仿佛一只引吭振翅的鹤直指高天。

    鸣蝉鼓着腮帮催促的时候,芦苇痴痴地开起花来。长长的花序谦逊地低着头,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丽。清早,刚抽出的花序带点甜丝丝的水汽,一群馋丫头们会伸出舌头舔一舔。或者,从深水处将芦苇连根拔起,那白生生的根,嚼一嚼,吮一吮,润润的甜味儿顺着舌尖传递,一种满足的快乐自心底升起。

    深秋,开始收割芦苇了。母亲弯下腰,左臂轻轻一拢,一簇芦苇便乖乖地依进母亲的怀里;母亲右手握镰向左前方一划拉,随着咔嗤咔嗤一阵响,一撮芦苇一顺溜倒向地面。母亲拿起身后的麻绳,麻利地捆成匝。也许是想到芦苇卖出后可以换点粮食,母亲的嘴角始终带着笑意。稍带寒意的风掠过苇塘,一阵沙沙声在苇梢上盘旋。

    小村的苇塘就这样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鲜活着。很多年后,斜阳下,母亲躬身割苇的情景,被岁月的风切割成了一个个影像,烙在我的记忆深处。

    1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按照   的顺序观察的,通过            等词语突出了芦苇绿的特点。

    2春天,孩子们钻进苇塘里折芦笛、      ;夏天,馋丫头在苇塘里舔芦花、      ;秋天,母亲    

    3小村的苇塘就这样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鲜活着”,句中鲜活的意思是_____

    4读完全文,你觉得哪一句话最贴近作者的思想感情(  )

    A. 作者喜欢苇塘的景色,喜欢在苇塘里玩耍

    B. 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

    C. 作者借写儿时的苇塘,怀念童年生活,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5短文描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苇塘,冬天的苇塘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发挥想象,写上几句:  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到了正午,天安门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仿写一个人物入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写出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璧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词句练习。

    (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鲁滨逊流落荒岛。鲁滨逊从未放弃生存希望。

    ______

    (2)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缩句)

    ______

    (3)仿照例句,填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

    (4)读句子,选择横线上的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有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饿、安静、厚、盼望、难过

    仿写:______

  • 19、路边的小杨树在风中发出阵阵响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 20、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我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缩句:

    (2)少年出场了。

    扩句:

    (3)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

    (4)过去的日子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例子,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   。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一学期结束了,想一想,这学期你感到哪件事最有趣?哪件事让你最得意?哪件事让你最感动?哪件事让你最伤心?哪件事让你最生气?……选一件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2.注意把事情写具体,灵活运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及环境描写等表达方法;3.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