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朔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用“精”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公司这位新上任的总经理,听说是个_____能干的人。他早年留学海外,_____多门外语。他办事严谨,要求下属办事之前应_____准备,所提供的数据必须_____

  • 2、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惊异——( ) 简陋——( ) 兴旺——( )

    (2)反义词:团圆——( ) 舒服——( ) 坚决——( )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矗立:_________

    (2)湛蓝:___________

    (3)肃穆:___________

  • 4、下面是“勤”的四种字体,分别是篆书、隶书、楷书和草书。请你根据字体辨认并填写在括号中。

    ( )书    ( )书      ( )书      ( )

  • 5、按要求照例字写成语

    1.形容人多:人满为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悲伤:嚎啕大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高兴: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时间有关:争分夺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有风的成语:风口浪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含有云的成语:不知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含有千的成语:千载难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宿建德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一个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下列词语。

    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气概。

    【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气势磅礴的特点。

    B.“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风浪急猛、浩瀚绵长的特点。

    C.“如今直上银河去”一句,通过想象,表现了诗人厌世避世的愿望。

    D.“同到牵牛织女家”一句,借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浪漫主义情怀。

  • 8、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浪淘沙》。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错。

    ①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_____

    ②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

    ③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段,回答问题。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况上文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本段中说明“张冠李戴”意思的一句话。

    【3】读句子,选出最正确的理解,将标号填在括号中。

    (1)伯父笑着说的“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 )

    A.伯父夸自己的记性好。

    B.表面是夸自己,实际上是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C.伯父是一位很有幽默感的人。

    (2)“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这说明了( )

    A.“我”感到伯父是在赞扬他自己。

    B.“我”觉得伯父记性好,而“我”的记性差。

    C.“我”听懂了伯父的话,感受到伯父对“我”读书学习的关心。

    (3)“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在暗示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容易碰到墙壁。

    B.这是用反问句在说夜色漆黑,走起夜路来人很容易碰到墙壁。

    C.伯父幽默的话幽默的话暗示自己的遭遇,经常受到挫折与迫害。

    【4】鲁迅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思考。正如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请仿照《有的人》中的写法,补充句子。

    有的人,面对险情退缩不前;有的人,在危难面前________。有的人,一心想着自己,留给别人的是寒冷与苦涩;有的人,有意隐去自己,留给别人的是_______。有的人,______________

  • 10、关于《中国诗词大会》

    (材料一)

    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 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

    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对于中国诗词大会,(      )的群体关注度最高。

    A.19岁以下 B.19-24岁 C.大于或等于50岁 D.35-19岁

    2人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关注度随着     的变化而        

    A.年龄的增长  递增 B.年龄的降低  递减

    C.年龄的增长  递减 D.年龄的降低  递增

    3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王国维认为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

    B.《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师范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

    C.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

    D.年龄在35-49岁的人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程度不超过10%。

    5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至少说出两点)

    观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天衣无缝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个晚上,他在大树底下乘凉。突然间,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上飘然而来。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针缝的,怎么会有衣缝呢?”

    【1】仙女的衣服上为什么没有衣缝呢?( )

    A.因为仙女的衣服就是一整块布。

    B.因为仙女的衣服是天衣,不是用针缝的。

    C.因为仙女缝制衣服的技艺十分高超。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描写。( )

    A.神态 语言

    B.动作 语言

    C.动作 神态

    【3】“天衣无缝”比喻( )

    A.天女的衣服没有衣缝

    B.尽善尽美,没有任何瑕疵。

    C.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 12、阅读。

    给颜黎民的信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说起桃花来,我在上海也看见了。我不知道你到过上海没有?北京的房屋是平铺的,院子大,上海的房屋却是直叠的,连泥土也不容易看见。我的门外却有四尺见方的一块泥土,去年种了一株桃花,不料今年竟也开起来,虽然少得很,但总算已经看过了罢。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我们不是没有说什么不能告人的话么?如果有,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临了,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你把自己的名字涂改了,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这是告诉了我所署的是假名。

    ……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根据内容填空。

    这是_________写给________的信,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回答问题。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在信中就读书问题提出了哪三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封信,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此文加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紫荆花

    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 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 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权,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守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形态各异。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花竞相开放。 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朵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颤着,随风飞舞,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一方窨,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着 ……

    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份惆怅, 叹息它短暂的一生, 突然, 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孕育、 诞生, 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望着这一切,我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的秋色中 ……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

    竞相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观察的顺序是:根 → 枝 → ( ) → ( );课文中作者多次直接抒发自己对紫荆花喜爱之情,请你找出这样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 “未来”指的是______;它“喜悦”表现了 ______;加点的“母亲”指的是____;这句话主要是赞颂紫荆花 ____的精神。

    【4】读了这篇短文,我不禁想了__________。等诗句,想起了_____等具有紫荆花精神的人。

  • 14、读一则说明书,然后做题。

    感冒灵颗粒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口名称):感冒灵颗粒

    (成份)三叉苦、金盏银盘、野菊花、岗梅、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薄荷油。辅料为蔗糖粉。

    (适应症状)本品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克(1袋),一日三次。小儿减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物及粒细胞减少;可见困倦、嗜睡、口渴、虚弱感;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5.糖尿病患者及有心脏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服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形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3.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有增加毒性的危险。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根据以上信息,哪些人和那种情况下不能使用本品?

    _________________

    【2】本药品是主治什么病的?成人怎么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中强调“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结合说明书,告诉我们是什么原因,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爸爸对我说:“我今天晚上不回家吃饭了,你妈妈做饭,你来帮忙。”放学后,我应该这么跟妈妈说:_________

  • 16、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1.鲁迅在回信中说:你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曹操的儿子冲曹冲说: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3.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4.詹天佑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 17、同学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续写句子,使其在结构上与前面句子相同。

    一只粉笔,能点拨学习中的迷惑;一块黑板,能记录下老师的深情;一个讲台,______;一本好书,_______

  • 20、他上课玩玩具,这是事实。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经历了很多事情,它会使你明白一些道理,如:懂得了孝敬父母,明白了“寸金难买寸光阴”,懂得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明白了……请以《哦,我明白了》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选取典型事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