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内容回顾。
(1)《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为了说明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用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其中“腊八”“除夕”“____”和“______”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
(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____,全文围绕八儿一家熬腊八粥的经过(依次是盼粥→____→____→___→吃粥),展示了一幅___的图景。
(3)《寒食》一诗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反义词。
迂回——(_______) 拘束——(_______) 洒脱——(_______)
舒服——(_______) 羞涩——(_______)
3、注音
丘 _____ 渲_____ 迂_____束_____鄂_____涩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yí shì shén shèng yōu yuǎn zhuāng zhòng gē shě
( ) ( ) ( ) ( ) ( )
5、看拼音写词语。
dǐ yù jǔ sàng gē da bān diǎ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tuí rán shì dàng jì gāo yī chóu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1~4小题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①白玉盘②。
又疑瑶台③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④垂两足,桂树何团团⑤。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注释:①呼作:称为。②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③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④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望舒,又名纤阿。⑤团团:圆圆的样子。
【1】这首诗的作者是被后人称为“____”的____代诗人李白,他与____合称“大李杜”。还有一位被称为“诗鬼”的诗人,他是____。
【2】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和“____”,十分稚气可爱,语言简朴,比喻风趣。
【3】写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的意思。
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
7、课外阅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词牌名______,词名是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
8、课外诗词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①南飞雁。 ,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②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③?
(注释)①望断:望尽。②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③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
【1】请描绘“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展现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将原词补充完整,再结合全词,体会这两句词中流露的情怀。
【3】结合你对本词的理解,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词人从眺望远景起笔,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阵阵南飞北雁,触发了词人胸中的豪情。
B.词的下阕,词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
C.词的最末两句以问句结尾,表明词人对红军战士何时夺得最后胜利充满疑问。
D.此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朗读者》,完成下列各题。
朗读者
【材料一】《朗读者》是一档由中央电视台推出,于2017年2月18日起播出的节目。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的宗旨是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材料二】(网友评论)《朗读者》使人看到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新希望。一个节目缺少内涵,即使当下再红火也会很快被厌倦与遗弃。与别的流行综艺节目形式不同,文化类综艺节目天然是有使命感的,它自出现就被寄予传承和改变的希望,这也是区分此类节目优劣的重要指标。
【材料三】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朗读者》节目宗旨的一项是( )
A.文化感染人
B.文化鼓舞人
C.文化教育人
D.文化娱乐人
【2】阅读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朗读者》是一档有内涵的综艺节目。
B.《朗读者》展现理想世界虚拟人物的情感。
C.《朗读者》的开播时间是2017年2月18日。
D.《朗读者》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倾诉。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条列出《朗读者》这档节目的优点。(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参加《朗读者》,你会朗读什么作品(请写出作品名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一天,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点剩饭吃。
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祈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那十分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不好意思地问道:“我应该付您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行以爱心,应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他深深地向年轻女子鞠躬,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似乎看到上帝正冲他点头微笑,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若干年之后,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来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例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大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这位大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医院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他在通知单的旁边,签了一段短短的文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尽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文中“一个奇怪的念头”闪过霍华德·凯利医生的脑际,这个“奇怪的念头”指的是____________。
(2)文中的那位年轻的女子被称为“特殊的病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短的话语概括文中两个人物的品质。
年轻女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凯利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在内心深受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一定会想到一些与本文主题有关的名句格言,请你在下而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反过手来拉着将军的手。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负责作战的副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海拔最高的一个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次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④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⑤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⑥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⑦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⑧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⑨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⑩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第①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中“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请分析将军“惊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请你选出你最崇拜的一个人,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只有一个地球》的片段,完成练习。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 )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提供(gōng gòng) 灾难(nán nàn)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渺小——____ 慷慨——____
【3】在选文第二、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理解选文内容填空。
(1)“本来”的意思是_________,它表明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__。
(2)“滥”字有两个意思:①流水漫溢;②不加选择,不加节制。在选文中应选第________个意思。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方面说明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5】选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地球的渺小及自然资源有限。请找出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一个句子画上波浪线。
【6】把选文分成两部分,并写出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____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____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
【7】地球自然资源中,____是不可再生资源,____是可再生资源。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8】“生态灾难”具有很强的危害性,请搜集资料,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问题。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言谈举止等自然 , 不拘束。_________
(2)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 ______________。
【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一段的描写中,你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内容我了解
(1)本文是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 )的爱,对( )的爱,对( )的爱。
(2)本课有描写春天的词语,你也试试写几个
艳阳天: 、 、
(3)红叶和青松,在这个特殊场合,( )出的一种( )的美,无形中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 )。
(4)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 ),一眼看不尽。它比( )更红,比( )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 ),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的热闹。
(5)你还知道北京哪些名胜古迹的地方?
15、依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改为“把”字句:
(2)几个唯一的听众在倾听我的弹奏。
修改病句:
(3)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善待它。
改为反问句:
16、改成陈述句。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让我开口。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
18、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瞧您,衣服还不会穿吧,怎么谈得上伟大呢?(改为陈述句)
(2)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用加点词造句)
(3)做客 打算 我 到 你 我那里 请( 连词成句)
(4)小女孩儿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20、句子训练营。
(1)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给句子换成肯定句,意思不变。)
(2)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把这句话改写为“把”字句)
(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21、习作与表达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发生了许多故事,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成功有失败。爸爸妈妈的呵护,让我们品味甜蜜;同学朋友的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一次次挫折,让我们变得坚强……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长大了。
请你以“ ,让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可以从“逆境”、“苦难”、“呵护”、“奋斗”、“关爱”等方面入手)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能围绕中心意思写;③感情真实,条理清楚;④语句通顺,字数不少于450字。